為什麼面試官會詢問應聘者父母的職業?

一個問題背後的真正意圖,可以通過分析提問者和提問場景,提問者和被提問者的關係,來進行判斷。

從“面試官”、“面試場景”、“面試官和應聘者”這些特定角色、特定場景和特定關係分析,這個問題的目的有以下幾種:

一、放鬆應聘者的心神,為接下來的面試鋪墊。

面試剛開始被問“父母的職業”,面試官目的最可能是藉此拉近距離,放鬆應聘者的情緒,為接下來應聘者的表現營造一個輕鬆的氣氛,以使應聘者在更自在的狀態下更真實地展現自我。

面試剛開始,從面試官角度講,這是整場面試的“導入階段“,此時需要通過問一些簡單的、應聘者熟悉的或者有所準備的題目,使應聘者放鬆心神,以保證面試中的表現更接近於其日常的狀態。

二、探究應聘者更深層次的特質和潛質。

面試快結束時被問“父母的職業”,最大的可能是面試官通過這類“背景性問題”,瞭解候選人的出身、成長環境、思維和行為模式,思考候選人可能的潛力或者更深的特質,進而為最終的是否錄用提供更多的信息和依據。

原生家庭對於個體的影響之深遠,很多影視、書籍、自媒體都已經深刻地演繹闡述過,在此無需贅述。父母務農,父母經商、父母從政,這三種家庭背景給孩子營造的成長和學習環境、觀念和行為模式的差異是顯而易見的。即便是同一行業,不同崗位的父母,做財務工作還是做銷售,都可能能潛移默化孩子的言行。

我們當然不能以父母的身份和職業過度的去猜度孩子。但是作為人力資源工作者,實際工作中,需要而且會不自覺地通過簡歷和麵試時收集的信息,去勾勒應聘者的素質模型,再進行人崗匹配,為公司是否錄取的最終決斷給出人力資源的意見。

為什麼面試官會詢問應聘者父母的職業?

三、判斷應聘者勝任力。

有些行業有些崗位,需要候選人有自己的人脈圈子,才能更快地融入或者適應自己的工作。比如銷售類公司的銷售崗,特別是產品金額比較大的,對候選人的能力和人脈都是有要求的。再比如需要頻繁與政府對接的部門和崗位,從業人員自己有公務員的從業經歷或者出身一個從政的家庭,熟悉政府部門的辦事流程和原則,對自己的工作是大有裨益的。

四、判斷應聘者穩定性。

就群體而言,父母務農的應聘者穩定的概率會更大一些,父母是公務員或者體制內的應聘者將來考編考公的概率會大一些。父母經商的應聘者為人處事靈活性相對強,但是在一家公司工作10年甚至終身給別人打工的概率也相對小。

為什麼面試官會詢問應聘者父母的職業?

綜上,“面試官”這樣身份的人,在“面試”這種目的性明確的溝通交流中 ,可以說不存在無目的閒聊的可能性。應聘者只要洞察到這一點,整場面試就可以“以不變應萬變”,無論對方如何問,也無論我們從哪個角度回答,都必須緊扣一箇中心點,那就是“我就是你們要找的那個最對的人”。

如果整場面試的回答寫出來成為一篇文章的話,那一定是議論文。你要確保文章的論點是“我是最合適的候選人”,其他都是強有力的論據。如此,你的面試技能算是修煉到滿級了。

為什麼面試官會詢問應聘者父母的職業?

“ 我是不想上班的工作狂,只分享有價值的職場純乾貨,歡迎關注,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