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曹操听了贾诩建议不打赤壁,曹操能否一统天下?

腐攸


建安十三年,曹操占领荆州以后,此时志得意满,想要顺流东下,乘势占领荆州。贾诩劝谏曹操:

"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太祖不从,军遂无利。


贾诩建议曹操先稳定荆州,威服江东,确实让曹操拥有统一机会。赤壁之战,曹操失败很重要的原因用兵太急,当时诸葛亮劝说孙权就曾点出曹操占领荆州的现状,一是士卒疲弊,已经是强弩之末;二是北方人不习水战;三是荆州士民没有归附。

曹操之众,远来疲弊,闻追豫州,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偪兵势耳,非心服也。

如果此时不是着急与孙权“会猎与吴”,而是全力经营荆州,特别是要“宜将剩勇追穷寇”,一举消灭刘备势力。以此时刘备不到两万人,而且正值新败,毫无战力,在曹操全力进攻,一定能够消灭刘备势力,这样不仅可以彻底消灭荆州反对势力,稳定荆州,更可以威慑东吴,让其不敢轻举妄动。


同时,从古至今北方统一南方,莫不是在北方完全实现统一的前提下,而当时西北还有马超、韩遂,西南还有刘璋、张鲁,这些势力都相较孙权要弱,如果此时曹操稳定荆州,威服江东之后,先北后南,在完全统一北方,特别是占领蜀地,据有长江上游,就完全保持了对江东战略优势。

同时,由于曹操势力比孙权强大得不止数倍,时间越久对曹操越有利,在安抚荆州的同时,不仅可以让自己军队休养生息,有效整合荆州水军,提升战力,为日后的武力统一奠定基础。


一壶清茗品春秋


一代枭雄曹孟德赢得三国时期第一場大战的胜利,即官渡之战,平定北方,灭了北方最强大的对手袁绍,士气正旺,剑指东吴精心打造船只谁备渡江作战一举拿下东吴,全国统一在望。

贾诩曹魏的首席资深谋士,曾劝曹操暂休整部队,安抚百姓,建设家园,先强国力,也不失为良策。

曹操何许人也,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他的胸怀并非诸葛亮的三分天下,静观其变。周公慬的天下二分,鲁肃的塌上策,即曹魏,刘表,因当时的刘备还没资格争雄天下,仅流寇而已。

而曹操志在天下,剑指东吴,他这个总司令对参谋长贾诩的话仅作保留,亲率大军二十万(号称八十三万)渡江拿下东吴指日可待,在曹操眼里其它的对手不足为奇,这可是魏武挥鞭的英雄气概。

但世事都不尽人意,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曹操赤壁之战失败了,失败的原因有两大重点。

(一)东吴都督周瑜不畏强敌,领三万兵馬利用长江天险死守家园,借天使用火烧了曹营部分战船,曹军出師不利,受阻长江对岸,渡江战役失败。

(二)赤壁之战曹魏的失利并非单独军事上的失败,其主要原因是曹操的兵营的将士都得了一种《传染病》,历史记载也没说什么病,当时都是中医,没有科学的检测手段。部队一触即溃,大部队别说打仗,生命都有潜在的危险,所以曹操果断的下令毁掉大部战船,有计划的撤退,这一退曹操终生遗憾,回去后老犯头疼病,统一天下的梦想从此划上句号。

结束语:渡江作战我们都看过中国人民解放军渡长江,解放海南的影视,渡江是讲批次的,并非所有人都到船上,即使先头部队全部遇难,主力部队然在大本营,最多说出师不利,损失较大,但绝不会因先头受阻或失利而整个部队就消失了,这不合乎逻辑,也不合情理。

曹操赤壁之战是大格局,大手笔,贾诩没有此眼光,曹操赤壁之战主要输在《无名的传染病》上,部份输在周瑜的抵抗上,若曹操带二十万兵馬,首次渡江的也最多一个团或两个团的兵力,也就是说曹操最少还有十八万以上的军队,根本对曹操形不成致命的打击,并非演义所讲仅乘二三十人。曹操沒听贾诩的是完全正确,渡江成功之日,就是统一有望,三国根本不可能再成鼎立之势,也不可能再有蜀汉这一说。再见!


9紫气東来


贾诩是什么样的人呢?平时不显山落水,像个隐形人。史书也好,小说也罢,对他的着墨并不多,但是他老先生每次登场,都是在最关键的时候,几句话,就能使局势大变,搅得敌方天翻地覆,冥冥之中他似乎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贾诩,精英中的精英,谋士中的大师。

赤壁大战前的曹操,已经狂得没边。自官渡之战后,一切都太顺了!袁绍被灭,刘琮束手,此刻的曹操,兵强马壮,粮草充足,假天子发号施令,真是痛快,各路诸侯战战兢兢,唯恐被曹孟德盯上。

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灾。贾诩自然已经洞察到曹军面临的危机,在曹操发动赤壁大战前及时劝谏,还是非常正确的。

贾诩的建议很简洁:曹老大你本事大、能力强、声明远播。咱们这块地盘条件不错,基础雄厚,目前只需要让百姓安居乐业,长此以往,江东那些诸侯迟早会降服称臣的,没必要打打杀杀的。

贾诩的这个建议是很厚道的。相比于各路诸侯,曹操已经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之势。不打仗,少死人,让百姓安居乐业,休养生息,富国强兵,你强大了,吓也能把那些诸侯吓死,还用讨伐吗?再说,把江山打烂了,即使取得了胜利,损失最大的还是你自己。

不战而屈人之兵,乃为上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