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待‘原油宝和解协议曝光’事件?

大智慧销售技巧


金融委一发话,中行原油宝暴雷事件有了新进展!

中国银行挂钩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WTI原油5月期货合约的“原油宝”产品,按照美国时间4月20日CME官方结算价以负值结算,多头客户产生了大幅亏损。

原油期货出现负价前所未有,是疫情期间全球原油市场剧烈动荡下的极端表现,客户和中行都蒙受损失。

据各路媒体报道,原油宝穿仓事件发生近半个月后,中国银行拟与原油宝投资者达成“和解”的方案正在浮出水面。

“银行可能会让客户签和解协议和保密协议,想要拿到赔偿,投资者需要负保密责任。”有知情人士表示。

和解协议也显示,投资者因负油价意外情况产生的负价亏损将全部由中国银行承担、银行将不再追偿,因负价亏损划扣的保证金中行将进行退还。除了承担负价亏损外,中行还将对受损客户进行补偿。

综合来看:目前中行给出的解决方案,不少投资人表示暂时无法接受,有些人要求按照4月20日22点的价格进行结算;也有投资人要求按美国正式测试负值的时间(即4月15日)的结算价来结算。

也有要求退还所有本金,“因为我们签合同的时候,没有负值这一说法,既然4月15日芝商所改了交易规则,那也就说明之前所签的合同应该作废。”不过也有投资人表示可以接受中行的和解方案,“毕竟投资有风险,也要尊重游戏规则。”

事情发展到现在,感觉是为了应对社会的反响做出的妥协,这里面最重要的两个问题要解释清楚:

1.出现这样的问题到底是谁的责任,谁的责任谁承担?

2. 为什么同样的客户最后的待遇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是赔偿20%的本金,而有的人是不赔偿?

这种操作应该是中行的规避了法律方面的风险之后做的一次妥协公关,主要是为了挽回中行的声誉,后面就是投资者和中行之间的扯皮,慢慢的事件热度下来,人们就会慢慢的淡忘。



雾里大山


除去合理不合理不说,这算是一个双赢的方案了。

对投资者来说,已经极大的挽回了损失,亏本部分就是一笔高昂的学费。如果中行咬死了不赔,说白了投资也是投资者个人的行为,P2P暴雷无法追回的多了去了,投资者也只能认了。在我一个旁观者看来,免除负价部分损失已经算是不错了,现在还补了20%的本金亏损,也就是国有大行能干得出来。换成其它机构试试看?

对中行来说,操作中确实存在问题,产品设计、风险控制、产品宣传和销售,各个环节都有漏洞。都会说投资是个人行为,盈亏自负,可是作为国有大行,这一次如果还是用这样标准的话术来解决,怕是会伤了客户的信任。亏的是钱,担起的是责任。

不过,最后还想说一句,这钱从哪里来……你品,你细品~


无趣财经


5月5日晚间,中国银行发布关于回应“原油宝”产品客户诉求的公告,提出与客户和解方案,解决纠纷。中国银行表示,近期已经研究提出了回应客户诉求的意见,相关分支机构正按意见积极与客户诚挚沟通,在自愿平等基础上协商和解。如无法达成和解,双方可通过诉讼方式解决民事纠纷,中行将尊重最终司法判决。至此,原油宝事件有了最新解决进展。

根据中行制定的《和解协议》,投资人购买的挂钩CME WTI 5月期货合约的美元/人民币“美国原油2005合约”,参考CME公布的当期合约结算价即-37.63美元/桶进行结算,价格在0美元/桶到-37.63美元/桶之间的结算金额部分构成本协议中投资者负价亏损。规定这部分亏损全部由中国银行承担,即穿仓造成的损失由中行来负担。

另外,根据中行与投资人签订的交易协议,原油宝的强制平仓保证金最低比例要求为20%,也就是说当客户的保证金低于20%的时候,中行就要进行强制平仓来避免损失扩大。但因中行未及时平仓而造成投资者20%保证金损失。中国银行除了承担负价损失以外,另外再承担20%保证金损失(有媒体称针对1O00万以下客户),这样投资者可能会拿回20%的保证金。

投资人陆续接到当地中国银行的电话,被邀请去银行面谈协商原油宝的解决方案。在平等自愿基础上,客户需与中行签定协议并承担保密责任。

原油宝事件应属于极端的风险事件,中行在操作方面可能存在失误形成巨大损失,但是投资者忽视了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特别是4月15日芝商所负值测试公告,沒引起中行及其投资人的高度重视,或许多单者根本沒意识到会是负数!这将给银行和投资人同时敲响了警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