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征討東吳僅僅是為關羽報仇,還是另有它圖?

原度拾趣


引言

公元219年,劉備在漢中大破曹操,封位漢中王。其綜合實力達到鼎盛,大有一統全國之勢。公元220年,關羽敗走麥城,為呂蒙所殺。公元221年,劉備稱帝,進而打著為關羽報仇的口號,進軍東吳,發動了三國史上又一次著名的以少勝多經典戰役-------“夷陵之戰”,最終被陸遜火燒600裡,兵敗身亡。

正文

那麼劉備舉全國之力討伐東吳,真像演義裡那樣說的是為關羽報仇嗎?熟讀三國的人,都知道劉關張自桃園三結義後,共同扶持,食宿同寢,前有徐州大戰,後有赤壁大戰,一個戰壕裡出來的兄弟,的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尤其以義著稱的關雲長,放棄了曹操給予的奢華生活,也要過五關斬六將奔向劉備,著實讓後人驚歎。而在關羽被呂蒙所殺之後,劉備不惜破壞孫劉聯盟,也要討伐東吳,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可若只是為關羽報仇,小容覺得就有點牽強附會了,且聽小容慢慢分析。

1.劉備一直以大漢皇叔自稱,在三國亂世,希望效仿劉秀,恢復劉家天下。而在擊敗曹操之後,其綜合實力更是達到鼎盛狀態。但這個鼎盛也只是相對於劉備前面實力而言,劉備於公元211年入川,算上221年稱帝,經營蜀漢也不過10年時間,期間還經歷了2年多的漢中大戰。而曹操從官渡之戰後漸漸掌管整個北方,算下來差不多20多年的時間,再加上兩個區塊的人口儲備、物產數量、以及地理條件,曹操仍舊佔據著上風。因此以此時蜀漢的綜合國力,仍舊難以取勝(可參考之後的諸葛亮六次北伐)。前面說了,劉備是有大志向的人,不會偏安一隅,221年時,他已經62歲了,這在古代,也算是一個行將朽木之人了。如果想要在有生之年,直搗許昌,唯有舉蜀吳兩國之力(吳國人丁興旺,物產豐富)北上伐魏,剛好藉著漢中大勝之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消滅吳國,再用蜀吳兩國之力,戰勝曹操,統一全國也就指日可待,從而實現自己的皇帝夢。

2.關羽戰敗之後,荊州回到了東吳手中。荊州可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天下九州,荊州居於中腹,北可上中原,南可下江東,西可進巴蜀。東吳本在三國鼎立中一直處於防守狀態,究其原因就是一直過不了長江,上有劉表、關羽壓著,下有張遼鎮著。諸葛亮的孫劉聯盟政策,劉備打心裡其實是一直看不上的。但現在東吳過了江,情況就發生了微妙的變化,若讓東吳在荊州坐實,並經營數年之後,其野心肯定不在趨於防守。那時對本就實弱的蜀漢而言,其危險程度或許會高於曹魏。要知道,劉備入川就是從荊州來的,曹魏攻破蜀漢防線需過漢中,之後再是蜀道的艱難。而東吳從荊州進軍,則可水陸兩路人馬齊頭並進。深諳此道的劉備遂決定趁東吳立足未穩之地,討伐東吳,就算不能攻破建業,也勢必要搶回荊州。

以上兩點就是小容對劉備討伐東吳的真正意圖,純代表個人觀念。





小容講評書


我覺得劉備征討東吳的目的有兩個。第一是為了擴展勢力。第二才是為關羽報仇。

征討東吳的背景

關羽死的時間: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征討東吳是章武二年(222年)。這裡相隔了近3年。這說明劉備並非腦子一熱為了關羽去報仇。

而從建安十七年開始,劉備的人生就彷彿開了掛一般,先是滅了劉璋。在益州站穩了腳,建立了自己的勢力圈。而後又在漢中之戰中打敗了曹操,佔領了漢中,勢力範圍進一步擴大。關羽在襄樊之戰中又大發神威,打的曹操差點遷都。而孫權這個時候下了黑手,導致荊州丟了,關羽死了。

劉備的思考

接連在益州和漢中戰場取得勝利,並且在荊州戰場要不是孫權背後捅刀子也肯定大勝的情況下,劉備內心肯定是有點飄的。他認為自己現在兵強馬壯,完全可以和東吳和曹魏叫板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劉備心中已經不再堅信隆中對中連吳抗曹的策略了。他思考的更多的是,如何增加自己的勢力範圍。為統一全國做準備。那麼這個時候要麼打魏國,要麼打吳國。

打魏國,由於山川阻隔,糧草無法正常運輸,是下策。而攻打吳國則可以水陸並進,糧草的運輸問題也更容易解決。同時吳國的勢力也沒有魏國強大,吞併的可能性也相對較高。所以他在登基的第二年不顧諸葛亮的反對,發動了伐吳之戰。

劉備的使命

劉備一直以漢室後裔自居。尤其是他還以漢室名義稱帝了。所以統一全國就是他一生的使命。在襄樊之戰失敗之後消滅曹魏已經非常困難了。對魏發動戰爭只能是消耗自己的國力。而對吳的戰爭還是有很大勝算的。所以他只能傾全國兵力攻打吳國,以換取最大的勝利果實。如果成功那麼統一全國或許還有希望,如果失敗也能對天下有個交代。所以這也是無奈之舉。


為關羽報仇

劉關張的感情肯定非常好,要不然關羽也不會寧願放棄曹操的恩賜,也要投奔無處安家的劉備。但是作為一國之君,是不可能衝動行事的。所以這個目的只能是次要目的。同時也是發動戰爭的藉口。


結語

作為兄弟,劉備非常想第一時間給關羽報仇。但是作為君主他又不得不拋開個人恩怨,先以大局為重。最後經過權衡利弊,決定以報仇為名發動伐吳之戰。



閒談三國


所謂給關羽報仇,只是劉備找的一個藉口,在三國演義中被誇大了,因為演義開篇就寫了桃園三結義,把劉關張寫成生死不渝的異姓兄弟,其實那裡有因兄弟之情而不顧國之大事的?

古時戰爭,總要找個理由,聲明大義,才能師出有名,得到天下人理解和支持,所以很多還得搞個檄文,昭告天下。別人信不信是一方面,反正得讓自己的兵將信,這才有士氣戰力,最不濟也得讓自己心安理得。

劉備並沒在關羽兵敗被殺後就馬上起兵為關羽報仇,而是事隔了二年多。這時天下實際發生了鉅變,曹操已死,曹丕受漢獻帝禪讓,建魏稱帝。劉備見狀,不承認曹魏獲取政權的正當性,自認繼承漢之正統,在成都稱帝。這時,劉備出兵討伐曹丕,這才是最合理的“大義”,而東吳孫權此時並沒有稱帝,討吳的理由並不充分。可是,劉備並沒有那麼強的實力伐魏,也不容易翻越秦嶺,戰略步驟上,還是要先爭取拿回荊州,才有地盤、人口、經濟的擴張,才能與曹魏抗衡。要舉刀向孫權,這才找出了要給關羽報仇的理由。

不可否認,劉備在剛起步時,與關羽、張飛一度食宿都在一起,那是因為條件有限,沒能力擺譜呢。加之劉備自稱是中山靖王之後,誰知道真假,不過怎樣也只是個平民了,什麼都沒有時,也只能靠一些小手段來收買人心。可條件好一點了,與關、張的關係就必須界定清楚是“君臣”,否則就無法管理了,而這就是有儀仗和規矩了,這就是儒家所說的“禮”,以禮治天下。就是在宣揚劉關張兄弟情誼的演義裡,羅貫中也非常強調了這一部分,在“千里走單騎”的橋段裡,關羽對二位嫂嫂,執的就是君臣之禮。

所以,劉備征討東吳的真實目的,不是為關羽報仇,而是為再奪荊州。這是蜀漢的地理位置決定的,並沒有戰略方向上的錯誤,藉口是什麼並不重要。說諸葛亮反對這種話,才是沒什麼根據的,給諸葛亮描紅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