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狄更斯"都德:经历着国家战乱之殇,描绘着爱国主义

导语:都德是谁?很多人对这个名字似曾相识,应该是个法国的小说家。

他写过什么?大多数的人都想不起来,其实,国民认知度最高的外国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就是出自他的笔下。里面那个爱逃学的"我",看到今天课堂坐满了人,才知道"被人侵略"的严重性,头一回好好听课,也是头一回知道自己的"顽皮"在国难的情况下是多么的无地自容。

《最后一课》

纵观《最后一课》,它以一个小朋友的口吻写这篇文章。唯一提到战争的是"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而通韩麦尔先生的对话中,才知道事态的严重性,懊恼自己为什么之前没有好好学习。都德没有照搬传统的写作手法,针对时事,抨击当时的社会,他擅长用当时人物的平常生活片段让我们得知大概,小人物的平常琐碎中,品味片刻的感伤,正是"笑着流泪"

底层人士的爱国主义

都德,生于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一年, 19世纪40年代的法国正处在复辟的波旁王朝统治时候。里昂工人起义、议会内的党羽互相争斗,企图推翻统治者。

里昂工人起义

这时候,法国的工业革命才刚刚起步,相对于旁边完成工业革命、逐渐强大的英国。法国更像是一个拖着残腿奔跑的残疾人,乱糟糟的社会情况严重挫伤了每一个法国人,都德的父亲也不例外,封建政权活跃的时候,严重打击了这个弱小的丝绸商人。坚持到1855年,也就是都德15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再也支撑不住了,宣告破产。雪上加霜的痛苦,迫使都德早早出来谋生。

年轻的都德

他辗转于教育行业,在外拼搏的时候,不曾忘记受到过母亲文学的熏陶。母亲是一个爱小说的人,为了看一本书不做家务,也从未主动料理自己的家政事。同时,母亲从小就灌输了他读书写作的思想,让文学的种子在都德心中生根发芽。他自身聪慧过人,七岁就能自行创作,写出一首小诗。17岁时,他辞去了小学学监的职务,带着自己的著作《女恋人》来到巴黎,追逐自己的梦想。

19世纪时法国巴黎的街景

9年后,发表《磨坊书札》取得一定的销售量,在社会上小有名气。普法战争时,都德的创作数量呈现了井喷式的上升。我们熟知的《最后一课》,于1872年发表,正好是德意志在卢浮宫宣布建国的后一年,

在别国宣布自己国家建立,成为了每一个法国人心头上永远无法抹去的耻辱。

德意志在法国宣布独立

《最后一课》用学习语言的事情渲染出"不要忘记自己的民族本来的东西"、"法兰西万岁"真挚情感。这篇文章也成为享誉世界的优秀短篇小说

《最后一课》违背史实?

《最后一课》中,写的是法国

"阿尔萨斯与洛林",实际上,根据历史的记载,这个地方在中世纪的时候,属于神圣罗马帝国接管,同时也是德意志的首都。17世纪,法国、德国爆发几次战斗,自1681年,法国将阿尔萨斯、洛林收归自己的统治区域下。

十七、十八世纪法国

自古以来这个地方就有浓厚的德语氛围,说法语的人数都没有说德语的多。因为毗邻德国,又和法国接壤,自古以来两国为这个地方割让来割让去。1681年归属法国,1871年德国抢走了,一战失败回到了法国的怀抱里,二战时强势的德国有掳掠了回来,二战失败后最终到法国,直至现在。这里现在通用的语言是德语,学校流行德语、法语双语教学。而在都德手上,就成了百分百的爱国主义文章。这是为什么呢?

普罗旺斯

都德出生在法国东南部的普罗旺斯,也就是我们国人熟知法国薰衣草种植基地、生产红酒的地方,而阿尔萨斯和洛林,在法国的东北部、德国的西南部。可是当时的都德那有管这么多啊,自己国家的领土割去了,有强烈民族主义的他义愤填膺,心中的猛烈的情感不能久久平息,于是就写下了《最后一课》。或者说,都德是知道这件事的。借着阿尔萨斯和洛林这两个地区的特殊性,表达自己的爱国主义同时,借着这个历史遗留问题,为自己文章制造话题。然而,笔者的解释太阴谋论了,不论如何,《最后一课》的极高艺术表达能力值得后世借鉴。

相关作品:《繁星》、《小东西》

《繁星》是带有浓烈法国乡村气息的小说,它主要讲述的是一个牧童和田庄主人女儿的短暂故事,抒发的是牧童心中暗恋丝苔法内特却碍于身份无法诉说。文中大面积描写法国乡村恬静的气息,"天空洗涤得透净,满山的水珠映照着阳光,闪闪发亮"。平时我们印象中繁重、劳累的农活因为这份情谊,变得梦幻起来。

写到丝苔法内特离开牧童时,牧童的心理描写"当她在山坡的小路上消失的时候,我似乎觉得驴子蹄下滚动的小石子,正一颗一颗掉在我的心上。我好久好久听着它们的响声;直到太阳西沉,我还像在做梦一样呆在那里,一动也不敢动,唯恐打破我的幻梦。"这时候,丝苔法内特刚刚好调戏完牧童,问他的女朋友是不是一个飞来飞去的仙子埃丝泰蕾尔,牧童羞涩了,他心中的仙女埃丝泰蕾尔,其实就是眼前的美人。

郊外的繁星

牧童跟丝苔法内特讲星星结婚的故事,田庄主的女儿很惊奇,之前她都没有听说过。故事实际上就是我国牛郎织女的故事外国版,只是换成了"每七年结一次婚"。值得一提的是,听的困的丝苔法内特靠在牧童的肩膀上睡着了,青少年懵懵懂懂的情谊,让牧童激动不已,他小心呵护着落在他肩膀上的天使。此时,只有"星星中那最秀丽、最灿烂的一颗,因为迷了路,而停落在我的肩上睡着了……"

《小东西》是都德半自传体小说,全篇31章,说的是他的前半生。文中以"小东西"自称,会出现第一人称第三人称的转换,有时是"我",有时是"小东西他"。这样子让我们觉得这篇文章更具备真实性,抒发了都德渴望我们能真切感受他坎坷的前半生。一个农村人到城市奋斗的前半生,往往是充满着亲朋好友间的背叛、至亲的去世、工作上的打压、情场的失意,在"小东西"身上我们也发现到。

《小东西》

只不过,不同于现在爽文中的主角们,他们得到了贵人相助,马上飞黄腾达,更没有突然间修炼了某种绝世武功,能将敌人杀个片甲不留。"小东西"不论在乡下做学监,还是进了巴黎生活,苦难还是伴随着他,所谓贵人,都是某一阶段上默默支持他前进的人。像乡下的李尔马纳神父,看到"小东西"想上吊自杀,请他回去自己的屋子里睡觉,因为"你在楼上自杀,楼上有火,很温暖",得知小东西自己被所谓的好友背叛,神父说"这些算不了什么,我的孩子…….赶紧离开这个鬼地方"还资助了他钱。到了巴黎,有体谅他的雅克亲哥哥,"小东西"叫他"雅克妈妈"。他是最后一个知道哥哥明天去世的,哥哥将建立家业的任务交给了"小东西"。小东西最后在皮埃特罗、黑眼睛的帮助下,开了一家玻璃店。

主角达尼埃尔在这部书的名字叫"小东西",这个绰号,将一个青年人幼体化,为的是让我们感受到达尼埃尔无时无刻都需要爱,周围的人或是伤害他,或是同情、帮助他,串联起的种种丰富了这个词语的内涵。其实,在现实中挣扎的我们,也是一个个"小东西",渴望得到别人的爱怜、别人的尊重赞赏。都德就是一个神奇的文字调色师,在这篇小说中,小东西在创立家业的追逐,经历人事的悲喜交加,跃动出来的色彩敏锐击中读者的情感,真像是

"奇妙的感觉机器"。

结语:都德说《小东西》的真实性,前半部大多是自己亲身经历,后半部除了哥哥相助,其他都是虚构的。绰号"小东西"真真切切是他读书时同学给他起的名字,因为父亲生意失败,家道中落,营养跟不上同龄人,瘦弱的他就因此得名。然而,文学创作上,他不满足于成为"小东西",他成为了院士,并被人称为"法国狄更斯"。

笔者浏览都德三篇作品,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德喜欢侧重描写人物的主观情感,或者将自己的酸甜苦辣的经历加进去。我们都说,一个作品是了解一个作者心灵的窗口。而都德生活的那个年代,他目睹了资本主义的腐朽,目睹了法国攻打德意志的犹豫不决、软弱。他的不平,都刻画在笔下一个个小人物中,借着小人物行为举止,幽默、和婉地批判这个世界。

参考资料

《繁星》

《小东西》

《最后一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