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狄更斯"都德:經歷著國家戰亂之殤,描繪著愛國主義

導語:都德是誰?很多人對這個名字似曾相識,應該是個法國的小說家。

他寫過什麼?大多數的人都想不起來,其實,國民認知度最高的外國短篇小說《最後一課》就是出自他的筆下。裡面那個愛逃學的"我",看到今天課堂坐滿了人,才知道"被人侵略"的嚴重性,頭一回好好聽課,也是頭一回知道自己的"頑皮"在國難的情況下是多麼的無地自容。

《最後一課》

縱觀《最後一課》,它以一個小朋友的口吻寫這篇文章。唯一提到戰爭的是"鋸木廠後邊草地上,普魯士兵正在操練",而通韓麥爾先生的對話中,才知道事態的嚴重性,懊惱自己為什麼之前沒有好好學習。都德沒有照搬傳統的寫作手法,針對時事,抨擊當時的社會,他擅長用當時人物的平常生活片段讓我們得知大概,小人物的平常瑣碎中,品味片刻的感傷,正是"笑著流淚"

底層人士的愛國主義

都德,生於英國對中國發動鴉片戰爭的一年, 19世紀40年代的法國正處在復辟的波旁王朝統治時候。里昂工人起義、議會內的黨羽互相爭鬥,企圖推翻統治者。

里昂工人起義

這時候,法國的工業革命才剛剛起步,相對於旁邊完成工業革命、逐漸強大的英國。法國更像是一個拖著殘腿奔跑的殘疾人,亂糟糟的社會情況嚴重挫傷了每一個法國人,都德的父親也不例外,封建政權活躍的時候,嚴重打擊了這個弱小的絲綢商人。堅持到1855年,也就是都德15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再也支撐不住了,宣告破產。雪上加霜的痛苦,迫使都德早早出來謀生。

年輕的都德

他輾轉於教育行業,在外拼搏的時候,不曾忘記受到過母親文學的薰陶。母親是一個愛小說的人,為了看一本書不做家務,也從未主動料理自己的家政事。同時,母親從小就灌輸了他讀書寫作的思想,讓文學的種子在都德心中生根發芽。他自身聰慧過人,七歲就能自行創作,寫出一首小詩。17歲時,他辭去了小學學監的職務,帶著自己的著作《女戀人》來到巴黎,追逐自己的夢想。

19世紀時法國巴黎的街景

9年後,發表《磨坊書札》取得一定的銷售量,在社會上小有名氣。普法戰爭時,都德的創作數量呈現了井噴式的上升。我們熟知的《最後一課》,於1872年發表,正好是德意志在盧浮宮宣佈建國的後一年,

在別國宣佈自己國家建立,成為了每一個法國人心頭上永遠無法抹去的恥辱。

德意志在法國宣佈獨立

《最後一課》用學習語言的事情渲染出"不要忘記自己的民族本來的東西"、"法蘭西萬歲"真摯情感。這篇文章也成為享譽世界的優秀短篇小說

《最後一課》違背史實?

《最後一課》中,寫的是法國

"阿爾薩斯與洛林",實際上,根據歷史的記載,這個地方在中世紀的時候,屬於神聖羅馬帝國接管,同時也是德意志的首都。17世紀,法國、德國爆發幾次戰鬥,自1681年,法國將阿爾薩斯、洛林收歸自己的統治區域下。

十七、十八世紀法國

自古以來這個地方就有濃厚的德語氛圍,說法語的人數都沒有說德語的多。因為毗鄰德國,又和法國接壤,自古以來兩國為這個地方割讓來割讓去。1681年歸屬法國,1871年德國搶走了,一戰失敗回到了法國的懷抱裡,二戰時強勢的德國有擄掠了回來,二戰失敗後最終到法國,直至現在。這裡現在通用的語言是德語,學校流行德語、法語雙語教學。而在都德手上,就成了百分百的愛國主義文章。這是為什麼呢?

普羅旺斯

都德出生在法國東南部的普羅旺斯,也就是我們國人熟知法國薰衣草種植基地、生產紅酒的地方,而阿爾薩斯和洛林,在法國的東北部、德國的西南部。可是當時的都德那有管這麼多啊,自己國家的領土割去了,有強烈民族主義的他義憤填膺,心中的猛烈的情感不能久久平息,於是就寫下了《最後一課》。或者說,都德是知道這件事的。藉著阿爾薩斯和洛林這兩個地區的特殊性,表達自己的愛國主義同時,藉著這個歷史遺留問題,為自己文章製造話題。然而,筆者的解釋太陰謀論了,不論如何,《最後一課》的極高藝術表達能力值得後世借鑑。

相關作品:《繁星》、《小東西》

《繁星》是帶有濃烈法國鄉村氣息的小說,它主要講述的是一個牧童和田莊主人女兒的短暫故事,抒發的是牧童心中暗戀絲苔法內特卻礙於身份無法訴說。文中大面積描寫法國鄉村恬靜的氣息,"天空洗滌得透淨,滿山的水珠映照著陽光,閃閃發亮"。平時我們印象中繁重、勞累的農活因為這份情誼,變得夢幻起來。

寫到絲苔法內特離開牧童時,牧童的心理描寫"當她在山坡的小路上消失的時候,我似乎覺得驢子蹄下滾動的小石子,正一顆一顆掉在我的心上。我好久好久聽著它們的響聲;直到太陽西沉,我還像在做夢一樣呆在那裡,一動也不敢動,唯恐打破我的幻夢。"這時候,絲苔法內特剛剛好調戲完牧童,問他的女朋友是不是一個飛來飛去的仙子埃絲泰蕾爾,牧童羞澀了,他心中的仙女埃絲泰蕾爾,其實就是眼前的美人。

郊外的繁星

牧童跟絲苔法內特講星星結婚的故事,田莊主的女兒很驚奇,之前她都沒有聽說過。故事實際上就是我國牛郎織女的故事外國版,只是換成了"每七年結一次婚"。值得一提的是,聽的困的絲苔法內特靠在牧童的肩膀上睡著了,青少年懵懵懂懂的情誼,讓牧童激動不已,他小心呵護著落在他肩膀上的天使。此時,只有"星星中那最秀麗、最燦爛的一顆,因為迷了路,而停落在我的肩上睡著了……"

《小東西》是都德半自傳體小說,全篇31章,說的是他的前半生。文中以"小東西"自稱,會出現第一人稱第三人稱的轉換,有時是"我",有時是"小東西他"。這樣子讓我們覺得這篇文章更具備真實性,抒發了都德渴望我們能真切感受他坎坷的前半生。一個農村人到城市奮鬥的前半生,往往是充滿著親朋好友間的背叛、至親的去世、工作上的打壓、情場的失意,在"小東西"身上我們也發現到。

《小東西》

只不過,不同於現在爽文中的主角們,他們得到了貴人相助,馬上飛黃騰達,更沒有突然間修煉了某種絕世武功,能將敵人殺個片甲不留。"小東西"不論在鄉下做學監,還是進了巴黎生活,苦難還是伴隨著他,所謂貴人,都是某一階段上默默支持他前進的人。像鄉下的李爾馬納神父,看到"小東西"想上吊自殺,請他回去自己的屋子裡睡覺,因為"你在樓上自殺,樓上有火,很溫暖",得知小東西自己被所謂的好友背叛,神父說"這些算不了什麼,我的孩子…….趕緊離開這個鬼地方"還資助了他錢。到了巴黎,有體諒他的雅克親哥哥,"小東西"叫他"雅克媽媽"。他是最後一個知道哥哥明天去世的,哥哥將建立家業的任務交給了"小東西"。小東西最後在皮埃特羅、黑眼睛的幫助下,開了一家玻璃店。

主角達尼埃爾在這部書的名字叫"小東西",這個綽號,將一個青年人幼體化,為的是讓我們感受到達尼埃爾無時無刻都需要愛,周圍的人或是傷害他,或是同情、幫助他,串聯起的種種豐富了這個詞語的內涵。其實,在現實中掙扎的我們,也是一個個"小東西",渴望得到別人的愛憐、別人的尊重讚賞。都德就是一個神奇的文字調色師,在這篇小說中,小東西在創立家業的追逐,經歷人事的悲喜交加,躍動出來的色彩敏銳擊中讀者的情感,真像是

"奇妙的感覺機器"。

結語:都德說《小東西》的真實性,前半部大多是自己親身經歷,後半部除了哥哥相助,其他都是虛構的。綽號"小東西"真真切切是他讀書時同學給他起的名字,因為父親生意失敗,家道中落,營養跟不上同齡人,瘦弱的他就因此得名。然而,文學創作上,他不滿足於成為"小東西",他成為了院士,並被人稱為"法國狄更斯"。

筆者瀏覽都德三篇作品,發現一個共同的特點,都德喜歡側重描寫人物的主觀情感,或者將自己的酸甜苦辣的經歷加進去。我們都說,一個作品是瞭解一個作者心靈的窗口。而都德生活的那個年代,他目睹了資本主義的腐朽,目睹了法國攻打德意志的猶豫不決、軟弱。他的不平,都刻畫在筆下一個個小人物中,藉著小人物行為舉止,幽默、和婉地批判這個世界。

參考資料

《繁星》

《小東西》

《最後一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