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家消金公司业绩披露:未来发展喜忧参半

10家消金公司业绩披露:未来发展喜忧参半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近期,随着上市公司及银行财报的披露,相关持牌消费金融公司2019年业绩也陆续浮出水面。


据统计,有数据披露的10家消费金融公司2019年营收均有所增长,部分增幅较大,例如长银五八消费金融2019年营收同比增长超过5倍;有一家亏损,华融消费金融2019年亏损达到1.98亿元。


对此,「看懂经济」邀请几名看懂经济评论作家对此文进行了深度解读。(评论内容精选自看懂APP的解读)


10家消金公司业绩披露:未来发展喜忧参半

李庚南

财经专栏作家、浙江钱塘江金融研修院特邀研究员,看懂APP评论作家

消费金融公司业绩高速增长的局面令人喜忧参半。喜者,最直观地理解,消费金融公司快速发展的背后是消费金融对消费经济的支持。这应该是政府部门乐见其成的。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已悄然转换,消费经济逐渐成为经济的“压仓石”。这种转换在外贸受制于国际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投资又对房地产投鼠忌器的情况下,应该是最优的选择。


而消费经济的提速显然离不开消费金融的驱动。可以预期,疫情结束后消费市场将迎来反弹,按照前不久中央政治局“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即全年发展目标不调整,势必需要激发消费“压仓石”发挥更大的牵引力。因此,市场对消费金融的前景普遍看好就顺理成章了。


忧者,就是对消费金融快速增长背后的杠杆率风险及金融乱象的担忧。诚然,消费金融对消费经济具有很强的拉动力。但是,消费金融又是一柄双刃剑,在促进消费增长的同时,可能推高居民杠杆率,导致宏观杠杆风险增大。


联想到前不久国家发改委23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居然在消费金融方面不著一字,更无任何涉及融资方面的要求,匪夷所思之余或可洞见相关方对居民杠杆率高企的担忧。


更为值得担忧的是,消费金融领域现金贷、套路贷、金融欺诈等非法金融活动或沉渣泛起。随着消费金融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持牌机构与非持牌机构相互交织,泥沙俱下,无序与乱象频生。


从利润高增长的消费金融公司名单中,我们看到,一些利润高增长的消费金融公司的核心业务恰是薪金贷、校园贷,瞄准的是低收入、没有正常收入来源的群体。


会否因消费者保护意识淡薄,出现盲目营销、不当营销,催生出以卡养卡、以贷养贷等不健康融资行为,或暴力催讨等违法行为,都是值得高度关注的。


当然,无论从巩固消费经济的“压舱石”地位,还是从以消费促进全产业链的修复角度,对于消费金融都不应投鼠忌器。关键是对消费金融的监管不能缺位,消费金融公司需真正树立消费者保护意识。


10家消金公司业绩披露:未来发展喜忧参半

郭宇轩

财经作者,看懂APP评论作家

消金公司净利润的快速增长,反映出中国消费市场未来的巨大前景。特别是在疫情后,消费预计会有较大的反弹上升空间。


正是基于良好的前景,部分银行纷纷入场,以子公司的形式成立消费金融公司,推动零售金融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提升自身的利润率。


当前,我国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占据主导地位,依赖强大的资金优势与多元的客户群体,能够起到领先市场的作用。


但未来,随着互联网巨头系消费金融公司的入场,竞争将会趋于白热化。便利的互联网金融是否会挑战现有银行信贷体系,后来者居上,值得期待。


此外,由于消费金融的借贷方式较为灵活,如何利用大数据有效甄别用户信用质量,降低资产不良率,将会是传统消费金融公司需要面临的又一挑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