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自由恋爱的后果是什么?无媒自通会怎么样?

自由恋爱到结婚,在当今社会是主流的婚配方式,可在古代是不被提倡的。

儒家经典《礼记》记载:男女之间,如果没有媒人往来提亲,就不知道对方的名字;如果女方还没有接受财礼,双方就不会有交往,更不会关系亲密。因此,结婚的年月日要向官方登记,还要斋戒禀告祖先,还要置办酒席邀请乡邻、同事、朋友,如此郑重其事,就是为了强调男女之别。古代女子如果是明媒正娶,六礼齐备,那就是正妻;如果是无媒自通,六礼不备,那就是贱妾。

儒家认为,婚礼,这是一种将要结合两性之好、对上关系到祭祀宗庙、对下关系到传宗接代的礼仪,所以君子很重视它。所以,在婚礼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这五个步骤中,每逢男方的使者到来时,女方家长都是在庙里铺设筵几·,然后拜迎使者于门外。进入庙门,宾主揖让升阶登堂,在庙堂上听使者传达男方家长的意见。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表示对婚礼的郑重其事。

下面举几个无媒自通的例子,看看传统制度下是如何的反应。


在古代自由恋爱的后果是什么?无媒自通会怎么样?


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在盛情难却的情况下,去卓文君家参加宴席,并弹了一两支曲子。这时,文君刚守寡不久,很喜欢音乐,卓文君从门缝里偷偷看他,心中高兴,特别喜欢他,又怕他不了解自己的心情。宴会完毕,相如托人以重金赏赐文君的侍者,以此向她转达倾慕之情。于是,卓文君乘夜逃出家门,私奔相如,相如便同文君急忙赶回成都。进家所见,空无一物,只有四面墙壁立在那里。

卓王孙得知女儿私奔之事,大怒道:“女儿极不成材,我不忍心伤害她,但也不分给她一个钱。”。有的人劝说卓王孙,但他始终不肯听。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文君感到不快乐,说:“长卿,只要你同我一起去临邛,向兄弟们借贷也完全可以维持生活,何至于让自己困苦到这个样子!”。相如就同文君来到临邛,把自己的车马全部卖掉,买下一家酒店,做卖酒生意。并且让文君亲自酌酒应对顾客之事,而自己与雇工们一起操作忙活,在闹市中洗涤酒器。卓王孙听到这件事后,感到很耻辱,因此闭门不出。有些兄弟和长辈交相劝说卓王孙,说:“你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家中所缺少的不是钱财。如今,文君已经成了司马长卿的妻子,长卿本来也已厌倦了离家奔波的生涯,虽然贫穷,但他确实是个人才,完全可以依靠。况且他又是县令的贵客,为什么偏偏这样轻视他呢!”。卓王孙不得已,只好分给文君家奴一百人,钱一百万,以及她出嫁时的衣服被褥和各种财物。文君就同相如回到成都,买了田地房屋,成为富有的人家。


在古代自由恋爱的后果是什么?无媒自通会怎么样?


战国时期,齐湣王遇害之后,他的儿子法章更名改姓去莒太史敫的家中当佣人。太史敫的女儿感到法章的相貌不凡,认为他不是平常之人,怜爱他因而时常偷着送他一些衣食,并且和他私通了。莒城里的人和齐国逃亡的大臣聚在一起寻找湣王的儿子,想要立他为齐王。法章先是害怕他们要杀害自己,过了很久,才敢自己声言“我就是湣王的儿子”。于是莒人共同让法章即位,这就是襄王。由于拥有莒城而向齐国各地布告:“新王已经在莒即位了。”襄王即位后,立太史的女儿为王后,称为君王后,生了儿子名建。太史敫说:“女儿不经媒人而私自嫁人,不能算我的后代,她玷污了我们的家风。”。他就终身不与君王后见面。

南怀瑾老师曾经在书中提到过这样的事情:我是从小亲眼看见过在偏僻的农村里,一个子弟、一个青年犯了不规矩的行为,偷了别人家一只鸡,或有了男女之间的奸情,告到族长那里,如果情节重大,大家要求族长要打开祠堂门,当着列祖列宗的牌位,来评理处置,那就非常严重了。这个子弟如不逃走,也许会被“家法”(祖宗前面的红黑棍子)打死,至少是当众出丑,永远没脸见人。后来在对日抗战初期,我到四川,有一位青年朋友,他是四川彭县人,跟我一起做事久了,他常常苦苦要求我,为他报仇。你说,他要报什么仇?他要杀人放火,烧掉了他家乡别家的“祠堂”,要杀掉那一姓的“族长”及有关人士。为了什么呢?因为他与这家的小女私相恋爱,被他们发现了,认为太不要脸,太丢家族的面子了,要把他两人抓住活活打死。结果,男的逃掉了,后来就是我的朋友。女的被“家族”抓住了,由“族长”当众决定,被他们活埋了。


在古代自由恋爱的后果是什么?无媒自通会怎么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