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養出高背黃緣,大神們都是這麼做的

黃緣背甲的高低的確有基因差異,正如人類的身高體型與生長地域,遺傳基因密不可分,但是排除先天,後臺因素也是相當重要的,那就是飼養環境與飲食結構。與人依靠體內的骨骼支撐軀體不同,龜是依靠體表厚厚的甲殼支撐著身體。所以,同樣腹甲長度的黃緣高背較之低背,就需要更大面積的背甲,因此也就需要更多的鈣,明確這一點非常重要,也是我們培養高背黃緣的第一步。

如何養出高背黃緣,大神們都是這麼做的

高背黃緣能不能養成?高背可以養,但是得分階段,並不是想養都可以養成的,幼龜,亞成體龜,這兩個階段可以養。但是成體,尤其是十齡以上的成體,基本上很難實現繼續增高。形體體積可以繼續增大,但是高度是很難再繼續增高的,因為它的骨板已經定型,不可能在自然生長中再改變形狀。

如何養出高背黃緣,大神們都是這麼做的

如何養成高背黃緣?

高溼的環境的溼度對黃緣龜殼變形影響最大的是在幼龜時期,高溼環境對於幼龜而言很重要。在野外的黃緣,尤其是剛出生的幼龜,大部分世界都喜歡自己躲藏其來,除了洞穴外,也包括沙子或者落葉底下,而這些都是高溼度或者保溼的好地方。高溼度環境對黃緣的呼吸器官很重要,因呼吸的空氣過於乾燥,將導致黃緣的鼻孔逐漸變小直到完全堵塞。龜的肺臟位於背部,肺部的乾燥空氣將直接導致肺內部發生脫水以及龜殼變形。

如何養出高背黃緣,大神們都是這麼做的

營造高溼環境的誤區

(1)有龜友為了模仿黃緣的野外環境而用土做墊材,然後把土弄的很溼,每隻黃緣看起來都和泥土渾然一體。雖然說這樣做,溼度是足夠的,但把環境中的底材長時間弄得如此潮溼,很容易導致細菌感染。如果再在上面直接投餵食物,時間一長,很可能導致黃緣歪頭綜合症。

(2)有龜友的飼養環境以瓷磚和地板為主,只放置一個水盆,以黃緣能自主飲水,即可暫緩溼度的不足。其實飲水並不意味著龜就能夠獲得體內水平衡,如同人在乾燥的地方容易流鼻血,也不是靠多喝水就能獲得改善,而是要靠口鼻的保溼。

(3)有龜友以為住在溼度較高的南方城市,便不再需要擔心飼養環境的溼度問題。其實溼度對黃緣影響最主要的,是在於內環境的溼度,也就是龜夜間睡覺或休息躲藏的巢穴,而非整個大環境的溼度。大環境的高溼度,並不等於環境內的微氣候。

提升溼度的方法

(1)用霧化器來營造並控制所需的溼度

(2)在窩中放置吸水海綿提高溼度

(3)隱蔽處的出入口不可太開,保持微環境足夠溼度

(4)對較大型的飼養環境製作三面的苔蘚牆,以潮溼的苔蘚牆來提升內溼度

(5)以植物根系做為死飼養環境的屋頂,透過植物根系來調節內溼度

如何養出高背黃緣,大神們都是這麼做的

好了,希望這幾點能夠對大家有幫助,也希望大家可以養出心滿意足的黃緣

本文由今日頭條作者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