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尋密天下第一潮——錢塘江大潮

“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堵兩丈多高的水牆。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觀潮》,是小學四年級的一篇語文課文,描繪了潮水洶湧澎湃、雷霆萬鈞的情形,還從觀潮的人數之多、熱情之高間接地表現了大潮的奇美。

中國古代詩人也留下了很多絕美的詩句,來描寫錢塘江大潮的壯美與雄奇:“鯤鵬水擊三千里,組練長驅十萬夫”、“ 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 “驚濤來似雪,一坐凜生寒”……

9月26日,尋密天下第一潮——錢塘江大潮

那麼,錢塘江大潮是如何形成的?如何監測和預測潮水的漲潮規律?古海塘是什麼時候修建的?人類什麼時候就有了觀潮的習俗? 9月26日,“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系列情景大師課”將在鹽官帶大家一起,尋覓天下第一潮——錢塘江大潮。

9月26日,尋密天下第一潮——錢塘江大潮

(請關注“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公眾號,進入直播間觀看課程)

此次情景大師課更是一次跨學科教育的有益嘗試,融合了天文、地理、物理、歷史、語文等多門學科,以“錢塘江大潮”為媒介,將這些學科間的壁壘打破並將其中的知識進行融合與學習,從而達到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9月26日,尋密天下第一潮——錢塘江大潮

大師課邀請到的徐有成老師不但會在歷史古蹟佔鰲塔上,帶領我們一起欣賞“一線潮”的恢宏氣勢,並講解“一線潮”、“交叉潮”、“ 回頭潮”、“ 沖天潮”等多種潮形的形成原因,還會給大家介紹並稱中國古代三項偉大工程的長城、大運河,錢塘江古海塘的修建歷史。

在鹽官湧潮觀測站為我們講解的潘冬子老師,也將為大家講述如何利用先進技術測算潮水的到來時間、湧潮高度、形態、行進速度、潮位過程等知識,以便更好的掌握湧潮演變規律,進行預測和防災減災工作。

9月26日,尋密天下第一潮——錢塘江大潮

由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平安公益基金會聯合主辦,科技日報社支持的“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系列情景大師課”, 通過專家、科技大咖生動的線上情景授課,讓孩子們足不出戶就能雲遊重點實驗基地、中科院所、科技展館、動植物園、生態保護區等地,開闊眼界、學習知識、激發孩子們學習科學的熱情。

9月26日 14:00-15:00,讓我們一起感受“波濤洶湧,勢如萬馬奔騰的壯闊景象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