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之人就是上古之人《反世俗理解道德经15》

皇极经世把人类文明比做春夏秋冬,也是一个循环,上古之人如春季,普遍道德较高,人人都是修道之人,春秋时人,正要进入冬季,处于立冬,而今乃冬季大寒,修道之人已经万中无一了。

这一章就把上古春季之人的面貌描述给初冬之人,给人们以启迪。道德经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苦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上古修道之人并不是表面看起来很特殊的人,而是看起来平常之极,但是接触久了,却发现和平常人很不一样,而且接触时间越长,越发现不一样的地方越多,到最后发现根本不能理解这种人。当然这还得是有心人细心观察,一般人根本察觉不到不同。尽管很难认出修道之人,不过呢,要细心找还是能发现几个主要的不同:

第一个不同:修道人永远不会得意。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修道之人有个特点,非常谨慎,人生得意需尽欢,归根到底,俗世之人追求的就是得意。处于低谷低位,很多人夹着尾巴,也似乎很谨慎。但是只要他成功了就一定会得意,有几个人愿意锦衣夜行?但是修道之人就永远都不会得意,无论各方面如何有成就,永远不会得意。

第二个不同:修道人与人为善,严中有宽、宽中有严。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世俗之人凭个人情绪喜怒对待别人,对别人大多以恶意为主。对人不好的时候是真的100%恶意,对人好感的时候,又喜欢到无限纵容,因为人就是一个凡事从自己出发的主观情绪动物。但是修道人该对人严厉的时候,却能够理解别人的不容易,在严厉中又包含宽容;该对人宽容喜爱的情况下,却不会无限纵容自己喜欢的人,而是如冰之将释,让人感觉高兴也不能没有节制,会有一块冰的提醒。因为修道人是真的慈悲人,对人真的好,世俗之人对人好是他自己的喜欢。

第三个不同:修道之人非常淡泊,不要利,不争强、不争聪明。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苦浊。朴,是对物质要求非常低;谷,世俗之人都要争比人强,做那山峰,更高峰,修道人偏偏做无能之辈,做低谷,甚至做渊;浊,世俗人都希望自己聪明,精明,修道人偏偏要做笨蛋,特别是利益面前做个傻子。

世道平静的时候,没有人会注意这么一个低调的修道人;时穷节乃见,板荡识诚臣,当世道危机的时候,修道人的品质就怎么都藏不住了,就会变成天边最亮的星。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修道之人能做到世俗人做不了的事:世道腐化,人心堕落,世俗之人无能为力,只能随波逐流,只有修道之人中流砥柱,并且安静自己和周围人的浮动的人心,慢慢影响周围的人,不要选择错误的道路,坚持走正道。世道动乱,世俗之人只能到处寻找保身藏身之所,只有修道人挺身而出,安慰大家,寻找出路,慢慢把局面扭转过来,为大家创造可以生存的环境。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尽管修道人在危机关头,立了大功,做了大事,却还要懂得不要做尽,做满,多让别人发挥发挥,因为一个事物一旦到了高峰就会落下、就会被淘汰,袁世凯本是英雄,只因一步之差,成了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