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的故事 | 商业小说系列

老板的故事 | 商业小说系列

作者:迟宇宙

来源:商业人物(ID:biz-leaders)



我的朋友齐人物给我讲过一位老板的故事。“这只是一个故事,我对其真实性并不负有司法及道德上的责任。”——


老板姓葛,行三,江湖人称葛三爷。也有些宵小忌惮老板威名,又不敢公然挑战,就只好背地里叫他“葛天霸”,诬称他欺男霸女、低俗下流、无恶不作、十恶不赦。老板公司的全体员工曾为此发表过一封公开信,针对这些不实指控进行出挑反驳。


传说中的老板,是一位作家、画家、鼓手、乐队主唱、演员、导演、炫富和物质主义分子以及奢侈品疯狂崇拜者。当然,他最容易被人忽略的一个身份是,商人,精明、贪婪和远见卓识的企业家。在我们所从事的“文化创意产业”里,老板即或不是头面人物,也可谓是数一数二、泰山北斗。


葛三爷是一位杰出的作家。有人曾说三爷是中国的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我记得海明威在《流动的圣洁》中对菲茨杰拉德的描述是:“他的才能像一只粉蝶翅膀上的粉末构成的图案那样的自然。有一个时期,他对此并不比粉蝶所知更多,他也不知道这图案是什么时候给擦掉或损坏的。后来他才意识到翅膀受了损伤,并了解它们的构造,于是学会了思索,他再也不会飞了,因为对飞翔的爱好已经消失,他只能回忆往昔毫不费力的飞翔的日子。”


我还记得菲茨杰拉德出身世家,从小被以美国贵族的养成方式培养,大学读的是普林斯顿,与三爷的“青春史”和“英雄史”有着天壤的差别。菲茨杰拉德惟一的不幸是爱上了一个女人并娶她为妻。这个女人讲究排场,挥霍无度,后来又精神失常,将他彻底毁灭。然而人们依旧记得他是“迷惘的一代”,依旧记得《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夜色温柔》。


既然有人质疑三爷与菲茨杰拉德的“不匹配”,于是就有一位作家说三爷是中国的杜鲁门·卡波特,也就是美国那位写了《冷血》的著名作家。“同样有着小男孩儿的身材,娇嫩的嗓音,热衷名利场生活,结交明星、模特、奥运冠军、房地产老板……”卡波特的经历倒确与三爷匹配,因为他自幼父母离异,17岁便高中辍学,受雇于《纽约客》开始写作生涯。可是关于作家葛三爷,人们所记得的只是一个名字——《幸福顺流成坨》,以及一位著名评论家的褒奖——“后现代、黑色幽默和零度写作,在自嘲和反讽中充满了对人类的悲悯”。然而三爷从未拥有《冷血》、《了不起的盖茨比》,也没拥有《宠儿》和《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主流文学界的那些大爷们,出于对三爷的羡慕嫉妒恨,对他和他的《幸福顺流成坨》津津乐道,却又不明所以。


只有我知道三爷的艰辛和苦衷。三爷出身草根,幼年因体弱多病、身材矮小,屡屡遭到强梁羞辱。他心中怒火万丈,却无处释放,惟有下定决心,要做人上之人。多年之后三爷发迹,依旧勤奋得近乎残忍。一位访问者对此不解,他便对其讲了一个故事,说是杜月笙曾对一个人讲:“你原来是一条鲤鱼,修行了五百年跳了龙门变成龙了。而我呢,原来是条泥鳅,先修炼了一千年变成了鲤鱼,然后再修炼五百年才跳了龙门。倘若我们俩一起失败,那你还是一条鲤鱼,而我可就变成泥鳅了,你说我做事情怎么能不谨慎呢?”


三爷说:“这就是杜月笙,他从一个小瘪三混进十里洋场,成为上海最大的黑帮帮主;他出身贫民窟,却又成为涉足娱乐、文化、教育、金融、新闻各业的财富大亨。他是20世纪上半叶上海滩上最富有传奇性的一个人物。有杜月笙在前头警醒,我怎敢不勤奋努力?”


三爷一直说他生活在一个残酷的人的世界,他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一寸寸地抢回来的。事实上,三爷并非杜月笙一样强取豪夺的强人,更非什么梁山好汉。他的原始积累,都来自他辛辛苦苦地码字,一字一句地写成了《幸福顺流成坨》,几乎达到“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境界。《幸福顺流成坨》出版后,洛阳纸贵,三爷形成了自己最大的爱好——每天去银行查存款余额,看看自己当天又有了多少进账。


我所知道的三爷喜欢极致。他热爱名牌、华服、筵宴和美酒。他喜欢Kenzo沙发、爱马仕的水晶玻璃杯、百达翡丽手表。他说:“我疯狂地买各种奢侈品,带着一种快意的恨在买。”他住超过一千平米、总价逾亿的豪宅。那座豪宅里只住着他一人,所以每天晚上他都要打开所有的灯,以抵抗会突然呈现的恐惧和孤独。有一次,我问他:“如果你放弃现在所有,你最想干的事情是什么?”他突然反问:“我为什么要放弃现在所有?即使放弃了,我难道还会去做回一位普通老百姓吗?我会快乐吗?”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我听过三爷的一个故事,说是三爷的母亲从乡下老家到上海探望他的时候,他们去坐地铁。他母亲不会刷卡过旋杆,他进去以后干着急。一位工作人员帮助了她。三爷刚想说声谢谢,对方却嘟囔了一句“册那,憨死特了(他妈的,笨死了)”。她一直点头感谢,他却在那里呆若木鸡。他攥紧了拳头,对着空气使劲挥舞。他想起了童年往事,想起了自己所遭到的各色强梁。他发誓要成为一位有伤害能力的人,一位可以羞辱他人而非被他人羞辱的人。


敏感使三爷格外注重细节和程序。他洗脸有十二道程序,喝咖啡有八大禁忌。有一次他的助理打破了他喝咖啡的禁忌,结果当场就被解雇了。奇怪的是,第二天他又打电话邀请对方来继续他的工作,却不幸地遭到了拒绝。这件事深深地伤害了他,以至于他咬着被角痛哭了整整一晚。


他的作品很诡异地都带个“最”字,《最爱》、《最恨》、《最哭》、《最笑》,惟一的“非最”是《幸福顺流成坨》,因为那是他的处女作,尚未来得及形成“最”的风格。他最近拍摄的那部电影,一举打破了华语电影的票房记录,名字叫做《最时代》。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以前你们把黄渤叫作二十亿帝,现在得把我叫作三十亿爷了。”此后果真有娱记叫他“三十亿爷”,然而他身边的人,却依旧叫他三爷,或是亲昵地叫他“小三”。


“小三”不久前出了桩大事。他参加一次访谈节目,出门前他为了使自己表现地更为自如,就喝了点儿烧酒。访谈的时候,他聊音乐、女人,不时地冒出一两句看得起主持人才骂的脏话。主持人很随和,不停地拍他的肩膀,他觉得主持人似乎为他的脏话受宠若惊。后来他们聊起了另外一位作家。他仿佛看透了主持人的心思,就不停地攻讦起对方来,并且为自己的攻讦感到快活。


突然之间,门被踢开了。一位健壮的男子冲到了三爷面前,挥舞着沙包大的拳头。他正是三爷攻讦的对象,在隔壁的棚中做节目。他们吵闹谩骂、相互威胁、彼此揭露混杂在一起,使那期的访谈节目拥有了史上最高的收视率。电视观众看到他们一会儿冲向对方,一会儿又被分开;一会儿身体贴着身体,一会儿又屁股对准屁股。他们彼此视若仇雠,赌咒发誓要置对方于死地。


他们很快成为了笑料,并且在接下来的生活中为人们提供了放大的谈资。他们和解了,就像吵架的情侣一样,原谅了彼此的冲动;或是像共同出轨的男女一样,在深思熟虑之后,决心维持婚姻的基本形态。他们握手言和,把酒言欢。“那是一场炒作。”一位知情者透露,但齐人物坚信这一切都缘自偶然,骰子一掷谁也改变不了偶然。


我曾问起三爷当时的真实反应,得到的答案是:“我肯定恼羞得满脸通红,像是中了电视台的圈套。可是我转念一想,如果这是一场表演,我为什么不呈现出自己最好的演技?正所谓‘夜色很美,但美景为谁而设’①?我假装自己与他们撕破脸皮,吵骂和扭打,但事实上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之中。我后来再也没见到那位主持人。一想起他的无能,我就浑身直冒火,恨不得再拿自己出一次气。”


很多人喜欢三爷,也有很多人讨厌他。然而谁都无法忽略一个事实:在这个商业世界上,三爷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富豪,他坐拥数以亿计的财富,可以指挥明星名模为他拍电影、攒饭局,也可以指挥那些上市的传媒公司依照他的意图改变“产品结构”“经营思路”。他已不再是当初的那个乡村少年,而俨然变成了“人上人”。


有一次,“天河传媒”的总经理为了与他合作组建基于数字阅读和移动互联的新公司时,为了获得他的“接见”,在他豪宅外的台阶上坐了整整一晚,因为怕打扰三爷的写作和休息。


三爷为他的诚意所打动,在获得了天价薪酬、获赠近半股权之后,他成为了那家上市公司的合作者。公告还未发布,三爷就动用所有现金买进“天河传媒”;公告一发布,三爷就开始出货,狂赚了一大笔。没有人知道那是三爷所为,只有我能够看透幕后的阴翳。他知道那一定是葛三爷钻了资本市场的空子,却得不到任何惩罚。


“那么,你能告诉我,老板葛三爷到底是一位怎样的人物?”我问我的朋友。


“葛二蛋是你的什么人?有一次,我开玩笑地问三爷。”齐人物说,他希望得到三爷充满戏仿和反讽的答复。


“三爷不假思索,非常严肃地告诉我:‘我二哥。’我点点头说:‘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就觉得像是您的家人。’”


我的朋友笑了笑。


“我确信他并没有一位叫葛二蛋的兄长,也没有看过《民兵葛二蛋》。然而他身上总有一种厚颜无耻的自信,可以使你不由自主地接受他所有的解释和承诺。对于文化创意产业来说,还有比这更重要的吗?”


注释:

①出自博尔赫斯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恶棍列传》:玫瑰角的汉子。



(该文摘自迟宇宙的商业小说《大狗传》,为作者独家授权。)


*题图购买于视觉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