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亦菲《花木兰》北美"弃线下",是时候为徐峥"平反"了

刘亦菲《花木兰》北美

刘亦菲、李连杰、甄子丹、巩俐等明星出演的真人版《花木兰》,"上映之路"可以说命途多舛,经历过4次"撤档",本月5号终于宣布,放弃北美地区的上映,改走迪士尼的线上平台放映。


刘亦菲《花木兰》北美


真人版《花木兰》可以说是迪士尼2020年的一道大菜,虽然是迪士尼出品,但是里面有很多我们熟悉的面孔,"神仙姐姐"刘亦菲、"功夫皇帝"李连杰、"宇宙最强"甄子丹以及"最早谋女郎"巩俐,这个阵容可以说是"神仙阵容",每一个演员单拿出来都能撑起一部电影,放到一起绝对是一道盛宴。


刘亦菲《花木兰》北美


最早《花木兰》是定在今年的3月26日上映,后来因为疫情影响,三度延期,7月底更是宣布撤档,5号迪士尼宣布,直接放弃北美地区,包括美国、澳洲等地,电影将会选择网络平台Disney+跟大家见面,其他地区还不确定上映形式。


刘亦菲《花木兰》北美


《花木兰》斥资2亿美金(超10亿人民币),可以说是投资巨大,想在Disney+上看到《花木兰》,网友需要支付每月6.99美元的会员月费,另外支付29.99美元的影片观看费用,合起来超过200块人民币了,如果对比国内一张电影票价最多80-100,这个费用可以说有些略高了。

《花木兰》最终能获得多少收益,能否盈利,还无法判断。


刘亦菲《花木兰》北美

著名投资人、原盛大影视CEO赵雨润前几天分享一个自己的见闻:

我问影视圈的朋友,现在这些院线还会骂徐峥吗?

朋友回答:都快饿死了,哪有精力,其他那些贺岁片都后悔死了。


刘亦菲《花木兰》北美

今年年初的时候,徐峥将原本要上映的电影《囧妈》以6.3亿卖给了线上平台,对于徐峥来说,不走线下影院,通过线上平台来获利,是一个今天看来非常明智的选择。

现在有人评价徐峥是"人精","秀翻同行",今天来看,在所有同行都在"沉睡时",徐峥是最早醒来,他是求生欲最强的电影人,是搭上了"救生船"的那个家伙。

但是,行业内对徐峥的"做法"当时是一边倒的"反对":

23家电影公司联名上告徐峥;

2万多名从业者联名抵制徐峥;

……


刘亦菲《花木兰》北美

而今,这些人安在哉?


刘亦菲《花木兰》北美

全景网消息,据企查查数据显示,2020年至今,从事与影视相关的公司中,已经有13170家公司注销或吊销,远远超过2019年全年注销影视公司数量。

电影从业者被大批裁员,剩下的人或者停薪留职,或者拿最低生活保障。


刘亦菲《花木兰》北美

19年,中国电影院线票房642亿,今年本有望创下新的记录,但是春节损失就超百亿,有财经媒体预测,全年损失或超300亿元。


刘亦菲《花木兰》北美


在中国影协的专题会上,导演陈思诚发问:

"我认为这次疫情给行业带来了特别大的冲击,现在到了一个事关整个行业危急存亡的时刻,我们要怎么办?"

博纳影业、万达影视、北京文化等大佬济济一堂,大佬们只能沉默,无言以对。


刘亦菲《花木兰》北美

春节档的种子选手,包括陈思诚的《唐人街探案3》、《囧妈》、《夺冠》、《姜子牙》、《急先锋》、《紧急救援》、《熊出没:狂野大陆》等纷纷撤档。

现在网上还经常看到网友问陈思诚:《唐探3》到底啥时上?


刘亦菲《花木兰》北美

王思聪他们家的电影院也不好过,票房收入减少9成,万达电影改拍电视剧仍难阻止亏损,当然,这不影响王思聪继续热心于潘玮柏和宣云的婚事。

从这一片哭爹喊娘的叫惨中,当初那些"抵制"徐峥的人,或许真的没时间再骂徐峥了,连迪士尼也把《花木兰》放到了网上,是时候为徐峥"平反"了。

当然,随着20号,部分低风险地区的电影院重新开业,也打破了前段时间的低迷,为中国电影院线的回暖带来了希望。


刘亦菲《花木兰》北美


这半个月来,多地的电影院线陆续恢复,新影片和重映片一起上映,像《妙先生》、《乔乔的异想世界》等新影片,而《误杀》、《星际穿越》等佳片重映也带来了不少的话题和关注。


刘亦菲《花木兰》北美


有人发现,虽然上海部分地区的电影票价仅为1元,单日票房峰值,仅为去年同期的14%左右,但是回暖的趋势值得关注。


刘亦菲《花木兰》北美


影迷期待的国产战争片《八佰》也宣布定档8月21日,让很多期待电影《八佰》的影迷们又是一片热议。


刘亦菲《花木兰》北美


同时,大神导演诺兰的新片《信条》也确定在8月26日在美国之外的地区上映,而中国也进入待定区,虽然具体上映日期并未确定,也吸引了不少的观众。

相信,随着《八佰》、《信条》等佳片的上映,会给中国院线打上一剂强心针,为电影院线带来更多的生机,走出前段时间的阴霾,持续回暖,逐渐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