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線城市的消費力讓北漂深漂汗顏了...

誰都沒有想到,現在三線小城的消費能力讓一線城市汗顏。

阿光的逆襲

阿光是在山東農村長大的女孩,也沒有上完初中,早早就嫁了鄰村人了。沒有什麼學歷,沒有什麼技能,可能等待她的,就是和大多數山東沿海農村的女孩子一樣的結果,在一家服裝加工廠做一名流水線女工,每天掙到100多元的辛苦錢,被加班和重複勞動折磨的逐漸木訥。

這兩年隨著山東沿海城鎮化的加速,很多農村拆遷成為城市的新區。阿光所在的農村也沾到了這一波拆遷棚改的紅利,村子拆遷了,阿光住進了樓房。無所事事的阿光在小區的門面房開了一個再普通不過的超市。除了賣一些油鹽醬醋之外,銷售最多的就是郊區送禮常用的牛奶、八寶粥或者酒水。

另一個機會出現則徹底讓阿光將這結合部的超市做成了一番事業。那就是電商、微商、新零售等概念和模式的興起。阿光在超市的基礎上,通過日常客群積累的微信群,不斷髮動海鮮、農產品、副食品等各種各樣的團購,價格優勢,產品質量,都說的過去,故而生意火爆的一談糊塗。

農村的阿光已經變身成了一位創業者。成了讓很多北漂的人羨慕的對象。

這種團購的火爆絲毫不亞於一線城市社區團購的規模,也側面證明了三線城市的消費能力正在爆發式增長。

隨著一二線城市流量紅利的疲軟,下沉市場這片藍海,被業界和學界一致看好,正成為電商企業和互聯網企業一個嶄新的角逐戰場。

各種購物節的鋪墊和策略,宣傳與佈陣,品牌與體驗,令人眼花繚亂而又精準有效。2019年對於下沉市場的爭奪戰也將在電商曆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登陸下沉市場

不同層級劃分的城市,正在經歷消費週期的板塊輪動。被成為下沉市場的正是阿光所在的三線城市以及廣大的四線五線等以往大家看不上的市場。

在一二線城市流量紅利消失殆盡的今天,下沉市場儼然成為了當前互聯網增量紅利的全新藍海。9月17日,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發佈《下沉市場發展與電商平臺價值研究》專題報告,報告對中國互聯網電商進行了階段性回顧,指出下沉市場是未來電商發展的重中之重。下沉市場已經成為拉動消費增長的重要引擎,電商平臺將為充分釋放如此巨大的消費潛力提供通道。

業界對於下沉市場未來的潛力保持極大的樂觀。易觀國際的數據顯示,未來,下沉市場的移動用戶增速將全面領先一、二線城市,預計2020年將逼近6億。《下沉研究》報告也指出,下沉市場成為我國人口基數最大、面積最大、潛力最大的市場。

在此背景下,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等各類電商和互聯網產品紛紛潛身下沉市場,競逐日漸白熱化。近日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公佈2019年第二季度業績,皆實現了營收與利潤的超預期增長。值得注意的是,電商三巨頭均在財報中強調,主要的增速貢獻皆來自於下沉市場。其中,阿里巴巴年化活躍買家同比增長17.0%至6.7億,環比淨增2000萬,其中超過70%來自於下沉城市。最近兩年淘系在下沉市場人群中的覆蓋率已經超過40%,以及下沉市場新用戶年均消費超過2000元。

在各大巨頭紛紛侵佔下沉市場之時,也有很多阿光這樣的本地土著,通過建立平臺,依靠充分的貨源和流暢的物流,在下沉市場的分銷渠道中佔據有利位置,分了一杯羹。

但是我們也看到,在這些市場中,沒有電商化、互聯網化的實體超市仍然不溫不火。這也是一個有趣的現象。

要便宜也要品質

拼多多告訴我們,農村市場只關注價格,只要能使用,那麼就會有市場。但是天貓京東的下沉成功,也在說明對品質的要求。

阿光不僅僅對將要過期的火腿腸、牛奶等物品進行價格轟炸,同時也以較高的價格銷售大閘蟹、梭子蟹等高品質的商品。這兩者是並行不悖,同時存在的。

下沉市場的用戶需求悄然發生著改變,對於商品質量的需求被逐漸挖掘出來。根據《下沉研究》報告,下沉市場對於品質商品呈現出巨大需求和爆發潛力,低端山寨商品正在逐漸被中端品牌商品取代,下沉市場的消費結構正在從以低端商品為主的“金字塔”模式向“橄欖型”形態發展。分析認為,下沉市場存在著高質量供給的欠缺、居民消費需求遠未被滿足等問題。

誰能在供給側率先對接下沉市場需求之變,便會成為市場的萬有引力,受到市場熱捧。下沉市場的活力爆發並非只是量的提升,對於品質的需求更為強烈。

下沉市場消費者既要“品質”又要“實惠”。聚划算自身價格實惠的特點讓其在下沉市場有了更強的競爭力,優惠才是硬道理。渠道下沉與消費上行,雙管齊下,浩浩大勢不可阻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