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寺廟的郎木寺,卻因寺廟而有名


郎木寺,是甘南環線的重要站點,無論從哪個方向走,都要從郎木寺過。而郎木寺也是到甘南旅遊的人必須要到的地方。這裡四面群山環繞,林木茂密,風景十分優美。房屋依山而建,鱗次櫛比,有“東方小瑞士”的美譽。

不是寺廟的郎木寺,卻因寺廟而有名

郎木寺山峰

不是寺廟的郎木寺,卻因寺廟而有名

郎木寺鎮

寺非寺

乍一聽,都以為郎木寺是一個寺廟,特別是在甘南藏區,寺廟是最重要的景觀。然而這個郎木寺卻並不是一個寺廟,而是一個小鎮的名字,位於甘肅和四川交接處。白龍江穿鎮而過,把小鎮一分為二。這條白龍江,正是甘川兩省的分界線。不過,雖然郎木寺不是寺,但這裡最有名的還是寺。小鎮有兩座著名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寺廟,歷史悠久,規模宏大,各有特色。在白龍江江南的是格爾底寺,歸屬四川;在江北的是賽赤寺,歸屬甘肅。

不是寺廟的郎木寺,卻因寺廟而有名

格爾底寺

不是寺廟的郎木寺,卻因寺廟而有名

賽赤寺

格爾底寺

格爾底寺有好幾個雄偉的大殿,散佈于山谷之中,有的金頂輝煌,有的銀頂閃耀,中間還有許多木瓦木樓的僧舍。但這個寺廟中最負盛名的是肉身舍利塔,供奉著五世格爾登活佛圓寂後幾百年不腐的肉身法體,是全藏區歷史最長、保存最完好的法體。一座紅牆圍繞的大殿外,有許多喇嘛和藏族群眾一直在繞殿轉經,也有信眾一直在寺前虔誠地磕長頭。

不是寺廟的郎木寺,卻因寺廟而有名

格爾底寺的金頂銀頂


不是寺廟的郎木寺,卻因寺廟而有名

格爾底寺寶塔


不是寺廟的郎木寺,卻因寺廟而有名

格爾底寺信眾


不是寺廟的郎木寺,卻因寺廟而有名

轉經百姓


格爾底寺內最深處,是白龍江峽谷的入口,溯水而上就是白龍江的源頭。峽谷入口處掛滿了彩色的經幡。江水清澈見底,推動著幾座像漂亮的小房子似的轉經筒在不停地轉動。


不是寺廟的郎木寺,卻因寺廟而有名

白龍江源頭


不是寺廟的郎木寺,卻因寺廟而有名

水轉經筒


不是寺廟的郎木寺,卻因寺廟而有名

大殿一角


沿著小路登上格爾底寺後山,眼前頓時開闊。山谷之中,寺廟的大殿和寶塔一覽無餘。周圍群山環繞,霧靄飄拂,金光閃閃的殿頂,香菸繚繞的廟宇,讓人彷彿一下脫卻了塵世。

不是寺廟的郎木寺,卻因寺廟而有名

俯看格爾底寺


不是寺廟的郎木寺,卻因寺廟而有名

宗喀巴大殿

賽赤寺

與建於山谷之中的格爾底寺不同,賽赤寺建在山上。在格爾底寺的後山上,即可遙見賽赤寺的層層金頂,一個個大殿依山勢層層疊疊而建,煞是壯觀。我們跨過白龍江來到賽赤寺,沿著寺內的山坡緩緩而上。陽光恰在此時破雲而出,投射在各大殿的金頂之上,金頂熠熠生輝,美輪美奐。

不是寺廟的郎木寺,卻因寺廟而有名

在格爾底寺後山遙看賽赤寺


不是寺廟的郎木寺,卻因寺廟而有名

壯觀的賽赤寺


不是寺廟的郎木寺,卻因寺廟而有名

陽光照耀金頂


走到近前,更為震撼。俯看大殿,金碧輝煌;仰視大殿,巍峨壯觀;殿內宏軒寶器,外觀燦爛精美。長壽殿的山牆、金瓦殿的屋頂……沒有一處不是富麗堂皇,看了心裡只剩兩個字:“膜拜”。

不是寺廟的郎木寺,卻因寺廟而有名

仰望賽赤寺大殿


不是寺廟的郎木寺,卻因寺廟而有名

俯看賽赤寺大殿


不是寺廟的郎木寺,卻因寺廟而有名

長壽殿山牆


不是寺廟的郎木寺,卻因寺廟而有名

金瓦殿背面


不是寺廟的郎木寺,卻因寺廟而有名

大殿內部


不是寺廟的郎木寺,卻因寺廟而有名

大經堂門廊


不是寺廟的郎木寺,卻因寺廟而有名

金瓦


不是寺廟的郎木寺,卻因寺廟而有名

金頂輝煌

賽赤寺後山頂上,有一座天葬臺,據說若徵得去世者家屬同意可以前去觀看天葬。我們抬頭只見老鷹盤旋往復,覺得還是不要去打擾逝者為是。

觀辯經

正在賽赤寺的各個大殿參觀,忽聽得鼓號齊鳴。聽說是大經堂內正有法事活動。我們趕到大經堂前,只見經堂前院子內外,穿著紅袍,戴著像一個大大的雞冠似的黃帽子的喇嘛,聚成幾群正在激烈地爭辯著什麼,難道這就是辯經?大經堂前的辯經林裡,旁邊的小屋子門口,或站或坐,有許多喇嘛正在等候著。然後又是一陣鼓號齊鳴,就見所有的喇嘛呼啦啦全部跑進了經堂,門口的地上,扔了一地的靴子。喇嘛們端坐在經堂的墊子上,各種法器一起響動了好一陣,然後便聽有坐在高處的高僧講法。我們在大殿裡慢慢行走,他們並不干涉,雖然我們一句也聽不懂,但卻好好感受了一下莊嚴的宗教氛圍。散場時發現,有兩個衣著與其他喇嘛不同的大喇嘛正被恭送出來,看來今天是有高僧大德前來講經?

不是寺廟的郎木寺,卻因寺廟而有名

激烈辯經


不是寺廟的郎木寺,卻因寺廟而有名

辯經林中的喇嘛


不是寺廟的郎木寺,卻因寺廟而有名

等候進殿


不是寺廟的郎木寺,卻因寺廟而有名

一地靴子


不是寺廟的郎木寺,卻因寺廟而有名

高僧大德


不是寺廟的郎木寺,卻因寺廟而有名

散場

郎木寺不僅有藏傳寺廟,還有清真寺廟。就在格爾底寺的入口處,有一座遜尼派的清真寺,與藏傳佛教寺廟和諧地共存著。旁邊就是回民村,漢藏回各族人民友愛地生活在一起。

不是寺廟的郎木寺,卻因寺廟而有名

清真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