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上有个好地方》:巴王超过常见,而粉提老师不常有

导语:80后的一代人,尤其是农村的孩子,童年时跟现在的孩子过得是不一样的。

那时候虽然也有课业的压力,日子也很是清苦,没有这么多的娱乐活动,但是快乐确实是现在的孩子比不了的。

尤其是调皮的男孩子,总是能找到各种玩的东西。爬树、掏鸟蛋、下河洗澡、打弹珠、抓蛤蟆钓龙虾等等,也不用大人管,自然也没这么多辅导班上,但快乐是毋庸置疑的。

《树上有个好地方》:巴王超过常见,而粉提老师不常有

以前掀开瓦片就能找到一窝麻雀,傍晚走路都能踢到蛤蟆,现在这些都几乎绝迹了,只能在影视剧里才能偶尔回味了。

巴王超过

9月6日,有一部名为《树上有个好地方》的小成本电影在网络平台上映,笔者也是偶然点进去,感觉像是发现了宝藏一般,看着看着眼泪就下来了。

影片以一个破旧的乡村小学为背景,由一个名叫巴王超过的“学渣”开始展开。

《树上有个好地方》:巴王超过常见,而粉提老师不常有

巴王超过是个叛逆的小男孩,不爱学习,但聪明好动,检讨书比作文都写得好。可是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家长,都要求他按部就班、循规蹈矩、老老实实地学习考试拿奖状。

这个要求对巴王超过来说,有些难,所以他总是被批评,被作为后进典型,被罚到教室的角落里站着,看起来可怜又可气。

《树上有个好地方》:巴王超过常见,而粉提老师不常有

与应试教育格格不入的巴王超过,在一棵歪脖树上找到了自己的乐趣,那是独属于他的“世界”,他把所有不被老师和家长允许的乐趣都藏在了这里。

粉提老师

这种情况直到学校里新来了一个代课老师——粉提老师。这个女老师符合所有人关于语文老师的美好幻想,白裙子、马尾辫、总是微笑并轻声细语。

关键是她能发现一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并予以鼓励,而且并不以命令式的口吻与孩子交流,而是循循善诱,如朋友一般抚慰着巴王超过那被打击成千疮百孔的信心。

《树上有个好地方》:巴王超过常见,而粉提老师不常有

粉提老师让巴王超过做了班里的“图书管理员”,罕见严厉的告诉孩子不要在考试中作弊,想方设法给进步的巴王超过发手写奖状鼓励,与巴王超过一起在田野里玩耍,一起在大树上分享着孩子的秘密。

这些迥异于硬性分数要求的温柔,也给巴王超过带了颠覆性的改变。

往日里的学渣开始了认真听讲,努力背课文,甚至做卷子到深夜的求学模式,管理图书认知负责,整个人都变得懂事和开朗了。

《树上有个好地方》:巴王超过常见,而粉提老师不常有

孩子的变化

但这些随着粉提老师丈夫的到来,发生了改变。也许是小小的嫉妒心作祟,巴王超过割断了大树上的秋千绳,本来想摔老师丈夫的,不料却把粉提老师摔进了医院。

如此一来,小孩子秘密也就没有了,巴王超过的父亲砍掉了那颗藏有孩子美好回忆的歪脖树,只剩下一个光秃秃的树墩。

《树上有个好地方》:巴王超过常见,而粉提老师不常有

树上的好地方也就不复存在了,巴王超过也变得“正常”了,直到他收到粉提老师从大学里寄来的信。

他小心翼翼地展开来信,脑中闪回着粉提老师的诸多画面,粉提老师的声音空谷幽鸣,如天籁一般,瞬间点燃了一个孩子的希望。

《树上有个好地方》:巴王超过常见,而粉提老师不常有

影片带来的感动与思考

《树上有个好地方》虽然以陕西方言为台词语言,但影片中的每一个场景都触动着一代人的回忆。

村头的卖货郎、手敲的上课铃、教室里的扫帚、尘土飞扬的操场、方言式的教学,以及初见温柔女老师的悸动,这是青春期来临前最后的美好,也是深根于内心中最挥之不去的萦绕。

《树上有个好地方》:巴王超过常见,而粉提老师不常有

回忆总是伤感的,那些年学也没学好,玩也不尽兴,岁月蹉跎,名利无收,哎!

遇见粉提老师的巴王超过无疑是幸运的,顽劣少年的一生都将因此而改变。

影片最后,巴王超过在被砍倒的大树根下,埋葬了他的那些小火枪、溜溜弹以及其他不被老师们允许的玩具,同时也埋葬了他的童年。

《树上有个好地方》:巴王超过常见,而粉提老师不常有

这是粉提老师带来的成长,也是粉提老师来信之后,巴王超过与传统应试教育达成的和解,甚至是妥协。

我们可以想见,随着粉提老师的离去,巴王超过必定成为影片中贾苗红一般学习好的学生,只是这种成长是有代价的。这样的成长与和解也是让人无奈又令人心酸的。

巴王超过常有,而粉提老师不多见。

结语

影片很平实朴素的讲述了一个学生生涯中小小的片段故事,一字也没有控诉过应试教育,但留给笔者的感动和思考几日来却一直挥之不去。

看到小巴王超过跪埋自己心爱的玩具时,我没有控制住自己的眼泪。

这其中,一言难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