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期的八旗軍都到了哪裡去了,為什麼只有湘軍淮軍之類的軍隊?

夏目君淺談


首先,介紹下八旗制度,八旗最早衍生於女真的人牛錄狩獵。所謂的牛錄就是10人狩錯小分隊,每人出一箭,由大箭帶領狩獵。努爾哈赤正是在牛錄基礎上不斷髮展成清朝八旗制。擴大牛錄人數,一牛錄為300人,又參照金女真猛安謀剋制。在牛錄基礎上,又是甲喇、固山,以五進制方式建立八旗。因此,八旗又稱八固山。由於八旗制度按照金女真人原則,是兵民合一體制,“出則為兵,入則為民,耕戰二事,未嘗偏廢”。但八旗的編制嚴謹,戰鬥力非常強,既有小分隊作戰優勢,又有大兵力圍殲之術。任何兵士在八旗軍中都有各自位置,必須發揮此位置作用。雖然明軍也有很厲害的體制,但明軍後期軍力渙散,戰鬥力已經無法與八旗軍相比了。

然後,說下那麼作為清朝一支開國立國、驍勇善戰的軍隊,為何後來衰弱了呢?

當清王朝定都北京後,面對著一個嶄新而又極其複雜而險峻的局面。在民族矛盾尖銳的情況下,他們所能依靠的,除了自己從關外帶來的八旗勁旅之外,還能有誰?由明軍的降兵降將編成的綠營,人數雖然數倍於八旗,清朝豈敢依恃?清朝皇帝殫精竭慮,考慮的就是如何才能使為數如此之少的精兵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如何依靠它來維持清朝遼闊而複雜的國土的統治。因此清朝不斷對八旗制度進行改革,最初宗旨是加強八旗的軍事職能。但依舊沒能擋住八旗軍的衰弱。

1.高薪養兵

清朝皇帝很重視八旗兵,認為他們為清朝開創作出了貢獻,因此,清朝為八旗軍給予福利政策很高。可以說八旗兵是我國曆史上第一支職業軍人。

清朝入關後,給八旗兵又賞錢又分地,實際就是承襲在東北“份地”制,但入關後的八旗兵不可能像關外那樣“兵農不分”,他們職業就是軍人。而分得份地,除了家人使用,大部分被八旗兵變賣,而獲得大量錢財。

後來清朝又設立的“旗餉”政策,給予八旗兵以月餉與歲米,並根據不同兵種,劃分不同等級。每名八旗兵,一年歲米是24斛。清朝還給八旗兵蓋房子,家中有紅白喜事還有賞銀,家中遷移時也有官府負責。在歷代王朝軍隊中清朝是高福利,但高福利並不代表“高戰鬥力”,八旗兵漸漸腐化,而清朝又疏於管理,致使八旗兵戰鬥力大不如從前。

2.分治政策

清朝入關後著手開始統一全國,八旗兵在統一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當全國穩定後,為了護衛北京,清朝皇帝按照“居重馭輕”用兵原則,把半數八旗精銳設在京城,相當於皇帝的禁軍。而其他地方省會等重要城市,以及各個軍事要點,都有清朝八旗兵駐守。這種精銳分散分治駐守全國,在歷朝很少見到。

而駐守全國各個要地的八旗兵,主要是以綠營兵為主,綠營兵就是漢人及投降的明軍組成,這支軍隊達到80萬,其數量是滿八旗的數倍。但清朝皇帝對漢人綠營並不完全放心,還有少量的滿八旗。清朝用這些滿八旗監視綠營兵。據資料記載,10萬八旗兵控制數十萬綠營兵,恰恰是清朝的高明一招,就如清朝皇帝所說“以旗統人,即以旗統兵。”

而在京師及各地駐防的八旗兵大都躲在幕後,清朝為他們專門設立“滿營”、“滿城”,不與民眾混居,也不輕易調動,對於當地治安問題,則由綠營兵出兵處理,讓這些綠營兵在漢人面前扮演“惡人”角色,只有遇到重大突發事件,才會動用躲在幕後的八旗兵。雍正皇帝曾說:“隱然有虎豹在山之勢”,雍正皇帝的意思就是,在一邊監視,一旦有情況,就會動用這支勁旅,還對外緩和與漢人關係。但時間長了逐漸養成了八旗兵的特權制度,反正清朝有錢有飯養他們,全國也沒有大的突發事件,全都由綠營兵處理了,時間久了,戰鬥力削弱。

3.區別對待

清朝統一全國之後,其邊疆地區也曾出現過不穩定狀態。特別是乾隆皇帝時,平定準噶爾等邊亂後,清朝統治疆域增大。對於新的疆域和邊防,清朝派駐大量邊防軍,邊防軍費開支大,清朝不得不在內地各省駐軍載員,以保證邊防駐軍穩定,部分八旗兵也回家享清福了。邊防軍兵士又大都來自東北少數民族,這些民族兵,還保持清朝以前半糧半餉狀態,清朝沒必要拿更多的錢來養兵。但駐內地兵員減少後,也造成一定隱患,那就是內地叛亂,清朝出動有限兵力抵禦和抗擊就費勁。

駐防八旗兵與綠營兵實力衰弱,在太平天國運動中顯現出來,清朝兵力喪失過半,當年威風的八旗兵已經不見了。雖然還有北方部落兵和太平軍對抗,但京城與各地駐防力量薄弱了。後來慈禧同意曾國藩等人訓練地方軍,這種局面才得以解決。但威風的八旗兵已經名存實亡了。這與清朝在和平時期沒有加強八旗兵建設有關。

最後,八旗子弟最終結局怎麼了?

清朝是靠八旗子弟奪得天下的,清朝統一天下後,對這些八旗子弟,朝廷給他們分配糧食和銀兩,他們坐享其成,那些清朝的王室宗親那待遇更高了。這些人他們身無長處、都是倚仗祖上有功於國,享受著清朝的這些優待政策,都成了遊手好閒的紈絝子弟。

1912年,末代皇帝溥儀頒佈了退位詔書,宣佈退位,清朝滅亡。那些曾經靠朝廷補貼的旗人、王室宗親這一下子就失去了經濟來源。曾經花錢大手大腳的他們,一下子生活就變得很拮据了。

都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這些人過慣了曾經的好日子,一下子讓他們過苦日子他們很不習慣。為了生活啊,他們就想著法子變賣自己身邊的東西,像古董啊、字畫啊等來維持生活。有的旗人沾上了鴉片,最後不得不把他們的府邸都賣出去了。

這些曾經的朝廷寄生蟲,在變賣了他們所能賣的一切東西后,又沒有一技之長來賺錢,日子過得那叫一個慘啊。當然這些旗人中也有一部分明白人,他們意識到了現在已經不是曾經的大清朝了,不能再和以前一樣了,要靠自己來養活自己了。




長安一輪月


清末的八旗雖然大部已經糜爛不堪,不過從編制上來說一直存在,期間清政府也曾經努力恢復八旗的戰鬥力,可惜效果不大。

清廷入關以後,作為其基本武力的八旗軍很快就腐化糜爛,戰鬥力急劇下降。在三藩之亂時,八旗軍面對吳三桂的部隊的表現就非常糟糕,全靠綠營清廷才取得了最終勝利。此後在歷次戰爭中,除了關外八旗因為生活艱苦,還保持了幾分戰鬥力外,大部分八旗子弟已經只會鬥雞走狗,毫無作用。

但是八旗畢竟是清廷的根本武力,加上其既得利益者眾多,因此並沒有被撤銷。

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面對南方太平軍的崛起、地方督撫勢力的加強和外部列強的壓力,恭親王奕訢在開展洋務運動的同時,也在八旗軍中引入了新式的西洋火器,並按西式操典進行訓練,以增強八旗軍的戰鬥力。

應該說奕訢這一舉措還是有一定作用的,像甲午戰爭期間,豐升阿統帥的正紅旗、正藍旗部隊也參加了戰鬥,表現在清軍中屬於中等。而黑龍江將軍依克唐阿編練的鎮邊軍則招募獵戶配以八旗軍官,其戰鬥力比普通八旗軍要強不少,和淮軍相當,在甲午戰爭中發揮出色。

不過大部分八旗軍除了換裝西洋武器外,變化不大。更糟糕的是在之後的庚子事變中,北京的八旗遭到了八國聯軍的重創,而東北八旗也被俄軍打了一個七七八八。八旗又被打回了原形。

此後清廷雖然藉著袁世凱編練新軍的機會,再次以旗人為核心組建了禁衛軍和北洋第一鎮。但是空有其形,戰鬥力平平,在辛亥革命時沒有發揮任何作用。


不沉的經遠


明末清初之際,雖然明軍在遼東戰場屢屢敗北,被清軍打得丟盔棄甲,損兵折將,但是我估計哪一個明朝人都不會相信,在1644年後會成為清朝的子民。主要原因就是,在大多數人的認知裡面,上億人口的漢人,一人一口吐沫都能把不足二十萬的八旗清軍淹死,萬萬沒想到的是,二十萬的清軍真就成事了。

當然,以二十萬八旗軍管控幅員遼闊,且人口上億的國家,還是有點困難的。

為此,清軍入關後,統治者採取將半數以上八旗主力在駐紮在京畿周圍以拱衛中央,剩下半數則分散在全國各大省會、水陸要衝、邊疆海防等地,到乾隆後期,總共形成了14個八旗駐地,分別為盛京,吉林,黑龍江,江南,福州,杭州,荊州,成都,廣州,綏遠,西安,寧夏,伊犁,烏里雅蘇臺。

每個駐地設立將軍一名,其地位高於提督、總督、巡撫等文武官員。這14個八旗駐地,相當於清朝設置在全國的軍事網點,牢牢控制著全國。

當然,各個駐地算起來其實也沒有多少人,清軍入關時不過20萬,一半在中央的話,每一個駐地的八旗人數就不過上萬。

這是遠遠不足以支撐整個清朝的國防重任的,一旦發生對外戰爭,八旗的兵力更是捉襟見肘,尤其從順治到康熙,清朝對外戰事一直沒有停過,從平定三藩之亂,到收復臺灣、抗擊沙俄、平定準噶爾叛亂,清朝的軍事壓力一直很大。

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得不依靠綠營來加強清朝的國防建設,所謂綠營其實就是以明朝降軍為主,仿照明朝的軍事體制進行組建的,補充八旗的軍事體制。

但是隨著清朝對外戰事的擴大,伴隨著八旗人數不足,戰鬥力下降的事實,清朝統治者對綠營的倚重越來越大,康熙時期成大肆徵召綠營士兵,最終成為清朝常備軍事武裝,在清朝時期,平均有60萬人左右,是八旗的三倍之多。

綠營的駐紮制度,其實與八旗差不多,也是採取撒向全國次級要地為主,各省綠營的最高長官為提督,全國設置大概不到20人左右。按照清朝統治者的構想,八旗和綠營是互相補充,相互制衡,最終形成一面更嚴密的軍事網絡。

當然,不管是八旗也好,還是綠營也罷,從本質上來說都是世兵制的一種,士兵有兵籍,兵籍下的人則是父死子繼。

這種兵制最大的好處就是省錢,最大的壞處就是,兵籍的第一代還有戰鬥力,等到第二代第三代的時候,就開始腐朽了。

清朝的綠營不像明朝時期有大量的土地來讓士兵種地,從而省下軍費,清朝採取的薪酬體系相比於明朝大方一點,直接發工資。可以說,綠營組建之初,大量勇武之人參加綠營,主要還是待遇不錯。

最為重要的是,在清朝時期並沒有警察制度,綠營兵有時候也臨時客串一下維持地方治安的活,比如收糧,押官銀等等,有了雞毛撣子自然敢當令箭,為了過得好一點,綠營兵也是仗勢欺人,剝削老百姓,幹一些偷雞摸狗的勾當。

在清朝前期不斷對外戰爭期間,其實已經展露出八旗和綠營作戰實力越來越弱的問題,尤其是乾隆年間的對外戰爭,大多都是仗著國勢以大欺小,往往還是犧牲高於敵方,雖然取得勝利,卻不是很光彩。

不過至少八旗和綠營還堅挺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真實實力也是不容小窺的。

對於八旗和綠營的士兵,湘軍的將領曾國藩曾經在《議汰兵疏》中直接表示:“黔、蜀冗兵以勾結盜賊為業,其他吸食鴉片,聚開賭場,各省皆然。”這個話要是別人來說,也許客觀一點,曾國藩作為湘軍將領,八旗與綠營的競爭部門,不見得就一定為真。

為了爭取軍費,獲得朝廷的支持,曾國藩自然要將八旗和綠營說得一文不值,然後讓朝廷把資源傾軋在湘軍身上。

在清末的各處戰場上,八旗和綠營實際上一直都沒有閒著,以鴉片戰爭為開端,清廷調動二十萬軍隊與英軍作戰,奈何英軍以海軍為主,仗著幾艘大艦沿海侵襲,不上岸與清朝硬剛,清軍就是有再多的人,也架不住人家在海面上對你狂轟亂炸。

正因為沒有實際交手,清廷官員普遍認為,只要英軍敢於登陸,調遣合適將領完全可以與英軍一戰,在第二次鴉片戰爭開打的時候,曾國藩事實上就是這種看法。

當時指揮清軍與英法聯軍作戰的是清朝統治者十分倚重的僧格林沁,僧格林沁與曾國藩是政敵,曾國藩有此看法,很大程度上也有私人成見。

總之,至少曾國藩還認為八旗和綠營還能夠與英法聯軍一戰。

那麼,為什麼湘軍、淮軍能夠最終取代八旗和綠營,最終成為清廷倚重的半中央軍呢?

我認為說起來比較可笑,這還是要從鎮壓太平天國時期講起,太平天國運動爆發以後,咸豐帝遠在千里之外瞎指揮,打仗最怕的不是敵人強,而是外行指揮內行。

清廷如果能夠以正常的剿匪策略,步步為營,一步一個腳印,也許鎮壓太平天國也不是什麼難事。

但是咸豐帝迫切想要快速擊垮太平天國,把清軍主力直接安排到南京外圍,想要通過攻克南京城來實現一舉剿滅太平天國的重任。

想要攻破巔峰時期的南京城,即使把清軍所有的綠營和八旗都調過來,不圍個一年半載的,也夠嗆能夠突破,何況人家來一個北征和西征,直接把清軍都給調動起來了。

太平軍擅長打運動戰,在沒有取得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只能步步為營的策略,偏偏咸豐帝著急,從1853年在南京外圍設立江南、江北大營,幾乎是調集整個清朝在南方的精銳了。

結果在1856年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全部被破,太平天國在軍事上取得全盛時期,如果不是當時發生“天京內訌”,大清王朝還真說不準一下子就掛了。

吃了這一次虧後,咸豐帝還不長教訓,在1858年再次設置江南、江北大營,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在1860年李秀成故技重施,又破了江南、江北大營,標誌清廷在南方直轄軍事力量的全部覆滅。

江南、江北大營覆滅之際,湘軍是怎樣保存下來的呢?

主要還是曾國藩的湘軍並不完全聽從咸豐的指揮,在關鍵問題上,曾國藩還是比較清晰的,那就是不能冒險孤軍深入,要一步一個腳印,等到太平軍與八旗、綠營耗光之後再全員出動。

清廷除了江南、江北大營外,在北方還有僧格林沁率領的騎兵,這支軍隊雖然在與英法聯軍的八里橋戰役中遭受重創,但是實力還是有的。無奈是在鎮壓捻軍起義過程中,僧格林沁剿匪策略失誤,最終導致兵敗而亡。

此後,能夠直接聽命於清政府的野戰軍幾乎損失殆盡,只能倚重新興的湘軍和淮軍了。

當然,湘軍和淮軍本身也並非軍事組織的進步,相反,還是一種更落後的軍事組織的迴光返照,上陣父子兵,只聽將令不聽朝廷命令的軍隊,其實打仗水平也一般。

湘軍開到南京就已經出現暮氣了,淮軍也只是在洋槍洋炮的支撐下,有點後勁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