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我和我的浦东故事:扎根文化土壤,为城市“造梦”

2016年,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正式在浦东川沙开门迎客。这座点亮心中奇梦的乐园,幕后有许多来自全球的“造梦者”。5年来,来自墨西哥的艺术总监魏拉蒙,用经典又不失中国风的构思,妆点着这里的四季。今天的《我和我的浦东故事》请听记者盛陈衔、曹梦雅发来的报道《扎根文化土壤,为城市“造梦”》。

「听」我和我的浦东故事:扎根文化土壤,为城市“造梦”

每一个农历新年,迪士尼总会有一番中国传统新春庙会里的热闹景象:身着中国传统服饰的米奇米妮们,在中国传统音乐的伴奏下,与游客们拍照,为他们送去新春祝福。在乐园的每个角落,有魏拉蒙和同事们设计的剪纸、对联、米奇头灯笼,小细节里营造出浓浓年味儿。

「听」我和我的浦东故事:扎根文化土壤,为城市“造梦”

魏拉蒙说:“上海迪士尼的设计都遵循一个原则,原汁原味迪士尼,别具一格中国风。既保持迪士尼的神奇元素,又有本土的文化特色。”

「听」我和我的浦东故事:扎根文化土壤,为城市“造梦”

除了为春节、圣诞节的、万圣节等节庆活动设计装饰,巡游花车也是他“造梦”的组成部分。酷暑时节迪士尼变身夏日狂欢乐园,魏拉蒙团队打造的喷水小花车,载着达菲等卡通人物登场,为游客送去清凉。金秋时节的上海旅游节“花车巡游”,更少不了他的身影。

「听」我和我的浦东故事:扎根文化土壤,为城市“造梦”

魏拉蒙:“有些细节可能大家不会注意,我们融入了中国画图案表现米奇。花车设计成了一个冒烟的小火车,一些舞者加入其中,把迪士尼的奇妙带到上海的大街小巷。”

「听」我和我的浦东故事:扎根文化土壤,为城市“造梦”

魏拉蒙心中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在上海生活五年的点点滴滴。比如第一年来到中国过春节,就与本地家庭一起品尝中国美食、放鞭炮、学写汉字,休闲时还学会了打中国麻将。

他说:“完全沉浸式体验中国文化,去学习一些文化符号,确保在作品中能够正确并且充满敬意地运用中国元素。”

工作在浦东,这里成为魏拉蒙汲取文化养分的乐土。在他看来,除了象征着经济腾飞的陆家嘴,浦东还有许多创造“精神食粮”的人文空间。古今中外元素交织,给了艺术家无尽的想象空间。

魏拉蒙:“在东方明珠的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我可以感受到几十年前上海人的生活场景。在世纪公园旁边有上海科技馆,我和儿子在那里找到许多乐趣。当然还有像东方艺术中心等大小剧院,在这里,可以聆听全世界的艺术精品。”

每年总有几天,魏拉蒙和太太会在东方明珠享用晚餐,登高望远,看看这座城市、看看浦东的发展变化。在不久的将来,久违的文化艺术元素会在城市里逐渐复苏。像魏拉蒙这样的“造梦者”,会继续用他们的灵感与想象,为这座城市创造更多的奇幻与欢乐。

作者:上海电台记者盛陈衔、曹梦雅

编辑:向晓薇

责任编辑:黄丽娜

「听」我和我的浦东故事:扎根文化土壤,为城市“造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