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古樹名木與生態公益林認養活動開始啦

5月7日,池州市綠化辦、池州市林長辦聯合舉行池州市古樹名木與生態公益林認養活動暨我愛我樹林業數字化服務平臺上線儀式。

池州市古樹名木與生態公益林認養活動開始啦


池州市古樹名木與生態公益林認養活動開始啦

活動主題

我愛我樹——心繫在樹上,綠留在心中。

活動組織

主辦單位:池州市綠化辦、池州市林長辦。

聯辦單位:各縣、區、管委會綠化辦、林長辦。

承辦單位:安徽我愛我樹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活動範圍

全市範圍內(不含軍事設施與禁區)的古樹名木和生態公益林。

活動平臺

利用安徽我愛我樹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活立木測繪技術,及其開發建設的“我愛我樹”APP(林業數字化服務平臺),線上線下同步開展。

池州市古樹名木與生態公益林認養活動開始啦

參與對象

市內外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各類社會組織,及社會各界愛心、公益人士均可參與。

親愛的小夥伴們,快快關注支持我們,以實際行動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強力推動林業改革發展與“三優池州”建設,為建設新時代林業發展先行區和生態文明建設美麗安徽樣板區作出積極貢獻,親自挑選認養一棵心儀的樹木吧。

這裡有:

古樹名木

我市古樹名木資源豐富,既有千年以上的稀有、珍貴古樹,也有具有歷史價值和重要紀念意義的名木。目前,我市100年以上古樹名木5105株,古樹群16個。其中名木3株,一級古樹83株、二級古樹974株、三級古樹4045株,涉及48個科93個屬141個樹種。這些古樹名木,大部分分佈在村莊、寺院、道路、河流旁,部分生長在機關單位與家庭庭院、城市周邊,還有部分以古樹群形態分佈在深山老林。

池州市古樹名木與生態公益林認養活動開始啦

鳳凰松 1400餘年 攝影/吳紹龍

池州市古樹名木與生態公益林認養活動開始啦

青檀 1000年 攝影/李凌

池州市古樹名木與生態公益林認養活動開始啦

銀杏 1000年 攝影/濮盛誼

池州市古樹名木與生態公益林認養活動開始啦

青錢柳 460年 攝影/何清

公益林

目前全市有公益林257萬畝,安徽我愛我樹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運用活立木測繪技術,採用無人機、有人機等平臺搭載激光雷達系統、多光譜相機、攝影測量系統等方式,通過GPS精準定位,確定單株林木經緯度位置、樹齡、冠幅、蓄積、佔地面積等屬性,逐株生成唯一的電子身份信息,實現以畝為單位的“林權”到以棵為單位的“樹權”轉變。

池州市古樹名木與生態公益林認養活動開始啦

金錢松 象徵著富貴和財富

池州市古樹名木與生態公益林認養活動開始啦

細葉青岡 象徵著健康和愉悅

池州市古樹名木與生態公益林認養活動開始啦

楓香 象徵著堅毅和挺拔

池州市古樹名木與生態公益林認養活動開始啦

冬青 象徵著生命和希望

池州市古樹名木與生態公益林認養活動開始啦

杉木 象徵著陽光和朝氣

說了這麼多,敲敲小黑板劃重點了:

認養數量及週期

認養數量不限。認養週期為1-5年。

認養費用

國家一級古樹不少於10000元/年,二級古樹不少於5000元/年,三級古樹不少於3000元/年,生態公益林不少於1元/年。

資金管理

01認養資金專項用於古樹名木保護、生態補償、資源測繪、標牌製作、宣傳推廣等。

02認養資金通過“我愛我樹”林業數字化服務平臺募集,由第三方專戶託管、池州市綠化辦負責管理,每季度結算一次。

03認養資金收支情況每年年底向社會公示一次,接受紀檢、審計與社會監督。

認養方法

01下載軟件。通過掃描二維碼,下載“我愛我樹”APP客戶端,使用手機號碼註冊後即可登錄。


池州市古樹名木與生態公益林認養活動開始啦


我愛我樹APP

02挑選樹種。平臺為每棵被認養的樹木配發唯一的電子身份證明,標註樹種、樹齡(古樹名木)、生長區域、經緯度等信息。認養者打開古樹名木或者生態公益林版塊,就可挑選心儀的樹木,提交認養數量與認養期限信息。

03線上繳費。認養者按照認養費用標準,通過微信、支付寶或銀行卡在線支付。

04獲取證書。認養者繳費成功後,系統將自動更新該樹木的認養情況,生成電子認養證書。認養者可以下載保存,也可以一鍵點擊“亮曬”認養成果,還可以在“認養記錄”裡查看個人認養歷史。

獎勵措施

對認養捐資超過1000元/年的單位或個人,將單獨頒發紙質榮譽證書;對認養捐資超過3000元/年的單位或個人,將在認養實地樹立認養牌並通報表彰;對認養旅遊景區內的古樹名木或生態公益林的單位和個人,將按照其實際出資額的5%,獎勵景區門票。

為提升活動公信力和認養參與感,平臺將通過搖號方式,邀請部分認養者實地踏察,親眼見證保護成果。認養者也可根據認養樹木的導航定位,自行前往實地踏察(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內須履行報批手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