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古樹名木與生態公益林認養平臺上線,保護綠色“活文物”

5月10日,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政務信息(政務要情)》第88期刊發《池州市上線運行古樹名木與生態公益林在線認養平臺保護綠色“活文物”》。

池州市古樹名木與生態公益林認養平臺上線,保護綠色“活文物”

近日,池州市推出全省首個古樹名木與生態林公益認養平臺——“我愛我樹”林業數字化服務平臺,探索具有池州特色的“互聯網+”生態保護模式,促進義務植樹盡責形式多樣化。

池州市古樹名木與生態公益林認養平臺上線,保護綠色“活文物”

運用測繪新技術

採用無人機、有人機等平臺搭載激光雷達系統、多光譜相機、攝影測量系統等方式,對全市5105株古樹名木和275萬畝生態公益林進行GPS精準定位,確定單株林木經緯度位置、樹齡、冠幅、蓄積、佔地面積等屬性,逐株生成唯一的電子身份信息。

推出認養新方式

認養者通過“我愛我樹”APP挑選古樹名木和生態公益林,線上繳費獲取電子認養證書,即可通過手機遠程監控樹木生長情況,也可根據認養樹木的導航定位自行前往實地踏察。

明確盡責新標準

認養費用實行“一樹一價”,結合樹木種類、地理區位、文化內涵、保護等級、遊客流量及公眾接受程度等因素,每株國家一級、二級、三級古樹分別不少於10000元/年、5000元/年、3000元/年,生態公益林不少於1元/年,認養週期為1-5年、不限數量。認養資金專項用於古樹名木保護、生態補償、資源測繪、標牌製作、宣傳推廣等。

建立激勵新機制

制定激勵政策措施,對認養捐資超過1000元/年的頒發榮譽證書,超過3000元/年的在認養實地樹立認養牌;對認養旅遊景區內的古樹名木或生態公益林的按照實際出資額的5%給予門票獎勵,調動社會各界參與認養活動積極性。

上線當日,我愛我樹官方公眾號獲得關注用戶12592人,APP客戶端下載用戶3768人,成功認養古樹名木與生態公益林2364株,募集資金32843.5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