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屋檐下,有我們嚮往的生活

人在屋簷下,居所在大地上,都是一種偉大的庇護。

中國屋簷下,有我們嚮往的生活


上世紀30年代初,留美歸來的梁思成加入中國營造學社,根據研究成果,撰寫了《清式營造則例》一書。

該書緒論部分由林徽因執筆,她在總結中國古建精髓時認為:


「基本要素之中,最為莊嚴美麗,迥然殊異於他系建築,為中國建築博得最大榮譽的,當屬屋頂。」

林徽因評價,“屋頂全部曲線及輪廓,上部巍然高崇,簷部如翼輕展,使本來極無趣、極笨拙的實際部分,成為整個建築物美麗的冠冕,是別系建築所沒有的特徵。”

世界上其他建築體系中的屋頂都是向外凸出,唯有中國古建築的屋頂是向內凹曲,又被稱為“舉折”,是中國古建獨有的風貌。


因此,若要問什麼是“最中國”的建築形制,當屬如鳥斯革,如翬斯飛的中國屋頂。


中國屋簷下,有我們嚮往的生活

中國屋頂的建造方法,最初藏在一本名叫《營造法式》的古籍裡。

公元1103年,北宋李誡奉旨編著的《營造法式》正式發行。

整部法式共36卷,插圖佔了6卷,詳細記錄了北宋工程製圖學和美術工藝的水平,包括凹曲屋面的建造方法。

2003年,《營造法式》刊行的第900年。

悉尼歌劇院設計師約恩·伍重獲得了有“建築界諾貝爾獎”之稱的普利茲克建築獎。

在約恩·伍重的辦公室裡,一直襬放著被他稱為“通靈寶典”的《營造法式》,經常翻閱以求靈感。

他早年還曾來到中國拜會梁思成,請教《營造法式》中的相關問題。

多位建築學家認為,約恩·伍重設計悉尼歌劇院的初步方案中,《營造法式》預製木構設計建造體系,起到了重要參考作用。

悉尼歌劇院飄逸如風帆,其空間意象就是巨大平臺上的“中國大屋頂”。

梁思成曾說:“在西方的建築體系中屋頂素來是不受重視的部分,除了穹隆頂得到特別處理之外,一般坡屋頂都是草草處理,生硬無趣”。

然而,屋頂在中國卻受到了高度重視,它代表著禮制和格局,成為建築中最為重要和突出的部分。

中國屋簷下,有我們嚮往的生活

中國屋頂分為頂和簷兩部分,這是因為雨水和光線的緣故,屋頂擴張出簷的部分。

屋頂最常見的主要有五種:廡殿頂、歇山頂、硬山頂、懸山頂和攢尖頂;屋簷則有單層、雙層和多層之分。

頂和簷兩項工藝排列組合,讓中國的傳統屋頂有了無數種變化,在實現結構功能的同時兼具美感。


中國屋簷下,有我們嚮往的生活


可惜的是,近一個世紀的西風東進浪潮,加上傳統工匠們只靠師徒制傳授技藝,傳統中式屋頂的製作技巧在時光中慢慢遺失。

時至今日,唯有太湖之濱的蘇州香山幫匠人還保留著這一珍貴的老手藝。

史書曾記載:“江南木工巧匠皆出於香山”。

千年以來,香山幫的工匠在世界各地,留下大量的帝王宮殿、廳堂館所、亭臺樓閣、以及寺院廟宇。

因匠心獨運,享譽海內外,2012年,香山幫技藝被列入世界非遺名錄。

一門手藝再稀世難得,如果不能和真實的生活碰撞,也只是曲高和寡。多年來,香山幫一直投身於傳統古建技藝的中。

有“中式第一豪宅”之稱的融創桃花源古建技藝就出自香山幫之手。

香山幫的獨特之處在於所有技藝都按古法手工而成,原汁原味還原了最中國的建築形態與審美意境。

以重慶融創桃花源為例,其屋頂為中國傳統建築中運用廣泛,禮制等級較高的歇山頂。

歇山頂屋面四坡九脊,建築整體端莊典雅,形式靈活精巧。


中國屋簷下,有我們嚮往的生活


在歇山頂建築中,在兩側屋面相交處,為防止屋面漏水所造的逐漸向上翹起的小脊,稱為戧脊。

戧脊由磚瓦疊砌而成,故稱為戧角,最為講究的部分也是戧角。

因為戧角都由香山幫匠人手工打造,每位匠人力道手法都不同,製作出來的戧角弧度也有所不同。

為保證建築的統一美感,匠人們按照古老的“五板五木”工藝,專人全程手工打造重慶桃花源內所有的屋面戧角。

重慶融創桃花源的每一棟單體建築都有4、5個戧角,這種繁複的傳統瓦作工藝和形態不一的門頭組合在一起,創造性的賦予了每一棟建築個性識別的內涵。

中式屋頂最為出彩的飛簷戧角,也破費匠人們的心力,採用了採用菱角木、扁擔木等填成銜接自然的弧度,確保每個面的曲線都優美。

除了戧角飛簷,瓦作也是中式傳統建築的一大特點。

瓦作有一道工序叫“戴帽”,就是將瓦片一瓦一瓦堆砌在屋面上。


中國屋簷下,有我們嚮往的生活

重慶融創桃花源的滴水瓦都是定製的,印有項目logo,匠人師傅每天都要在眾多陶瓦中選出最適合的,一車陶瓦中有時過關率不足半成。

然後,工匠們才將這些精挑細選的陶瓦,用手工一片片鋪上,再噴上一種特製黑漆,全部完成後,陶瓦才有蒼古樸拙美感。


中國屋簷下,有我們嚮往的生活


一磚一瓦都可謂心力凝結,才有了重慶融創桃花源“青磚小瓦馬頭牆,掛落欄杆花格窗”的純正蘇州園林精魂。

若從空中俯瞰重慶融創桃花源,連綿起伏的屋頂飛簷起翹,如翬斯飛;若緩步入園,無論晴雨都極富韻味:

雨落在黛色的屋頂瓦片上,一片煙雨迷濛,如詩如夢如幻。

雨過天晴,陽光透過雲層映射在瓦片之間,明暗變幻,好似藏著另一處天地。

屋面古樸靈動兼具,曲中有直,剛柔並濟,處處都流動著生命的活力。

這才是中國,這才是中國人該生活的地方。

中國屋簷下,有我們嚮往的生活

飛簷角,磚瓦有靈。

中式屋簷的獨特魅力,來自中國人獨特的世界觀。

西方建築多是一些自足的作品,“自我”是第一表達要素。


而在中國人的世界觀中,自我不重要,自然才重要。

人要以各種方式努力修習才可能接近“自然”的要求。


與自然對話,接近自然是中國古建的深刻內涵。

比如,古建的凹曲屋面的坡度都在26度至30度之間,這個角度非常接近太陽黃道與地球赤道所形成的23度27分夾角,暗合與宇宙共生息的理念。

埃德蒙·培根在《城市設計》一書中說:

「與西方穹頂外凸形式不同,中國建築屋頂內凹的弧線表現了人的恭謙,表現建築對於宇宙空間的接受,這些屋頂優雅地接受宇宙空間,併成為庭院建築構圖中的核心。」

這種價值觀體現到建造園林裡,就形成了“雖有人造,宛若天開”的追求。

整個融創桃花源系產品都延續了這一價值。


中國屋簷下,有我們嚮往的生活

重慶融創桃花源運用江南古典造園手法,輔之香山幫古建營造技藝,外就山河,內造丘林,再現古人的造園等於造世界的精神。

這就是為什麼在眾多仿古建築中,融創桃花源能成為中式產品的經典代表。

粗糙的形似無法引起中國人內心的共鳴,只有像香山幫匠人那樣,用傳統老手藝,復刻精魂才能收穫認同。


安藤忠雄有句名言,“所謂建築,如果僅從圖紙、照片或語彙這些二維角度進行描述,是無法瞭解全部”

那些隨時間改變而移動的光影,吹過的風所攜帶的味道,建築中人們的交談聲,在周邊漂浮的空氣給肌膚帶來的觸感,只有置身其中,才能體驗與感悟。

所以說,建築是一種場景,一種氛圍。


中國屋簷下,有我們嚮往的生活

並不是說,西方建築營造風格不美,但中式建築更貼閤中國人的內心世界。

就像真人版電影《花木蘭》讓中國觀眾吐槽“不中國”一樣。不是迪士尼不夠用心,只是簡單的複製,無法讓中國觀眾產生共情而已。

西方建築很美,但中國人天生就明白蘇東坡“東風知我欲山行, 吹斷簷間積雨聲”的灑脫;


白居易“鳥鳴庭樹上,日照屋簷時”的自在;


蔣捷“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的嘆息。

若沒了青瓦屋簷,中國人的生活情趣將大打折扣。

重慶融創桃花源的屋簷雖然只是一個小側面,但它存在的意義重大。

建築師王澍曾說,如果不能大規模推廣傳統匠作和現代建造技術相結合的作法,中國的建築傳統就將死在一個個博物館和建築師的空談中。

重慶融創桃花源給予了當代人一個契機,感受中式營造的魅力,迴歸傳統文化和東方人居生活。

我相信,只要心意還在,那些千百年來庇護過我們心靈與生活的中國屋簷,終究會在當代得到傳承與新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