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冬季,夏日泡溫泉更是“順四時,適寒暑”健康生活方式。

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孟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立夏節氣。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節。立字解見春。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


相較於冬季,夏日泡溫泉更是“順四時,適寒暑”健康生活方式。

立夏標誌著夏季開始

立夏這個季節,戰國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經確立了,預示著季節的轉換,為古時按農曆劃分四季之夏季開始的日子。

實際上,若按傳統氣候學的標準,日平均氣溫穩定升達22℃以上為夏季開始,“立夏”前後,我國只有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真正的“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的夏季,而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這時則剛剛進入春季,全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紅紫鬥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節。

相較於冬季,夏日泡溫泉更是“順四時,適寒暑”健康生活方式。

中國古代的迎夏儀式

中國自古就很重視立夏節氣。立夏之日,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舉行迎夏儀式。君臣一律穿硃色禮服,配硃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硃紅色的,以表達對豐收的祈求和美好願望。宮廷裡“立夏日啟冰,賜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貯藏的,由皇帝賜給百官。《禮記·月令》中說:“立夏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夏於南郊。還返,行賞、封諸侯,慶賜遂行,無不歡悅。”。


相較於冬季,夏日泡溫泉更是“順四時,適寒暑”健康生活方式。

小編在這裡特別指出:立夏實際上是泡溫泉的最佳時期。春夏交替之時,人體內的陰陽氣血也處於激烈交換,氣溫的升高,各種病毒也漸漸活躍,急性病毒性肝炎、流腦、蕁麻疹、腮腺炎等處於高發期,所以人們應該抓住體內陰陽氣血處於快速交替機會,通過藥浴補充腎氣、調節氣血,來預防疾病和病毒的侵入,為抵禦即將到來的夏季酷熱做好準備。

您是否有夏季泡溫泉的養生習慣? 單選

0

0%

0

0%

沒有

0

0%

之前沒有,現在願意去嘗試一下。


在雲南保山石瓢溫泉附近的村民就有在立夏泡溫泉的習俗。當地盛傳,立夏在石瓢泡溫泉,可以祛病消災,延年益壽,順順利利。每逢立夏,附近的村民,都會拖家帶口、扶老攜幼、浩浩蕩蕩的來到石瓢泡溫泉。

春夏養陽 溫泉養生


相較於冬季,夏日泡溫泉更是“順四時,適寒暑”健康生活方式。

傳統中醫理論:冬病夏治。

中醫認為,人們在春夏之交特別要順應天氣的變化,重點關注心臟。心為陽髒,主陽氣。心臟的陽氣能推動血液循環,維持人的生命活動。心臟的陽熱之氣不僅維持其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對全身有溫養作用,人體的水液代謝、汗液調節等,都與心陽的重要作用分不開。依中醫的理論,相較於冬季,夏日泡溫泉更是一種“順四時,適寒暑”的健康消暑休閒方式。

立夏之後,天氣逐漸轉熱,飲食宜清淡,應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大魚大肉和油膩辛辣的食物要少吃。平時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糧,可增加纖維素、維生素B、C的供給,能起到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

相較於冬季,夏日泡溫泉更是“順四時,適寒暑”健康生活方式。

重慶貝迪頤園溫泉的頤神湯

立夏之後,人的身體調節機能便會讓身體的毛孔更全面舒張,以便夏天排汗排溼。這時,如果抽時間多在溫泉水裡泡一泡,可以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和脂肪,並通過毛孔吸收溫泉裡的礦物質元素,達到快速發汗、快速排除毒素的效果,同時可以提高體質和免疫力:人浸泡在溫泉中,毛孔很快張開,體內的熱量就能快速並充分釋放,通過反覆浸泡,可以完全消除身體的悶熱。此外,夏天泡溫泉更容易出汗,對於緩解疲勞、減肥養顏、健康肌膚更有幫助。

不過,小編提醒大家,夏季泡完溫泉不宜立刻吹空調,而且泡溫泉的時間不宜太長,水溫不宜過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