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审美的变化:有时胖有时瘦,美女标准各不同

“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这是李延年的《北方有佳人》。美女从古至今都有,而且也一直是男子追求的对象,但是自古以来人们对美女的评判标准不同,我们众所周知的古代美女就是“四大美女”了,西施貂蝉杨玉环王昭君,对这四大美人我们都很熟知,但是同时也会好奇为何她们四人被评为美女?

古人审美的变化:有时胖有时瘦,美女标准各不同

四大美女之王昭君


各朝代对美女的评判标准

在古代的各个朝代中,人们对美女的评判标准不一。夏商周时期性格温顺且相貌皎洁的女子被认为是美女,秦汉时期,强调道德,女子以有德为美,而且这个时候女子已经懂得开始打扮自己了,这个时期的人们认为“一白遮三丑”,皮肤白的女子比较受欢迎,而皮肤不白的女子想到了制作白色粉末用来装饰自己。魏晋南北朝时期,美女的评判标准变化比较多,女子独立为美,并且还出现了美男子的说法,到了隋唐时期,体态的丰腴成为了判定女子美貌与否的标准,大家知道唐朝以胖为美,但是唐朝的胖绝对不是肥胖,而是指丰满雍容的意思。五代十国时期,出现了缠足的现象,脚的大小成为女子美丽与否的标准,那个时候要是出现了“三寸金莲”,那此女子必定是美女,到了宋朝,美女的评判标准除了缠足,还要是平胸和细腰,宋朝人都喜欢长相清秀,身材纤细的女子,明清时期女子以含蓄内敛为美。

古人审美的变化:有时胖有时瘦,美女标准各不同

宋朝时期的美女画像


古代美女分为哪几类

  • 相貌出众

美女首先要求的就是一个美,需要出众的长相。像曹雪芹《红楼梦》中有记载:“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这说明明朝美女需要有着天生丽质的容颜。

  • 以瘦为美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这句话,楚王喜欢腰比较纤细的女子,许多女子为了得到楚王的欢心便不吃饭来饿出小细腰,但是许多人因此被饿死。

  • 以胖为美

大家都知道唐朝是一个以胖为美的朝代,讲求体态丰满匀称,像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杨玉环杨贵妃就是最好的例子。

  • 以高为美

《卫风·硕人》中记载了:“硕人其颀,衣锦褧衣。”这描写的是齐国的公主庄姜,她的身材比较高挑,这说明了那个时候以个子高的女子为美。

  • 能歌善舞

历史上大多数美女都是多才多艺、能歌善舞的。比如汉高祖刘邦十分宠爱的戚夫人,她不仅有着绝世的容颜,而且在跳舞方面也十分出色,她所跳之舞是一种以舞袖、折腰为主的,这种舞蹈有着“翘袖折腰”之称。

古人审美的变化:有时胖有时瘦,美女标准各不同

楚国的细腰美女


审美变化的原因

从夏商西周到明清时期,美女的特征都有所变化,那么为何会有变化?古代时期对美女的评判标准的变化总共出现了两次比较大的变化,一次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另一次是在唐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动荡的时期,这个动乱的时期使得儒家思想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因此人们开始出现了对个性自我的追求,而这一变化也使得人们对女子审美的评判标准出现了变化,秦汉时期的以德为美变为了以艳丽、凸显魅力为美。社会风气的变化也影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审美标准,当时的社会中不仅女子爱美,男子也爱美,基于前朝的发展和进步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胭脂水粉已经十分普遍了,而化妆品的出现使得爱美之风更加旺盛,像我国古代著名的美男子潘安就是出现在魏晋时期。

古人审美的变化:有时胖有时瘦,美女标准各不同

魏晋南北朝的美女


唐朝时期由于国力的强盛和经济的繁荣,并且文化交流也极其频繁,所以唐朝时期人们对美女的评判标准又发生了一次大的变化。在唐朝之前,女子大多数以瘦为美,而到了唐朝女子以雍容富态为美,这与唐朝经济的繁荣和昌盛脱不了干系,唐朝是古代时期国力最为强盛的时期,对外交流十分频繁,而且极度开放包容,以体胖和丰满为女性之美,可以展现出唐朝女子的得体大方和健康的状态,而这也从侧面展现出了唐朝的国力强盛,这也是唐朝统治者所想看到的画面。所以每个朝代对女子不同的审美标准,是因为每个朝代国力不同、社会风气不同的原因。

古人审美的变化:有时胖有时瘦,美女标准各不同

杨玉环杨贵妃

美女在古代社会中已经有如此多的分类了,到了我们社会发展和物质水平更加快速发展的如今社会,人们对美女的评判标准更加多样化,不再以相貌为主,其中才华和气质也逐渐成为比较中的特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