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写秦可卿时畏首畏尾生怕惹麻烦,因为秦可卿的原型来自皇族

曹雪芹呕心沥血创作的《红楼梦》是一部反映封建世族生活的小说,而他的人物创作都能在现实世界中找到人物原型一一对应。

曹雪芹写秦可卿时畏首畏尾生怕惹麻烦,因为秦可卿的原型来自皇族

但是笔者认为,曹雪芹本意并不想读者去找这些原型来分析,他只是想单纯地搞创作,不想惹事。因为他所处的时代,文字狱严重到什么程度,就写一首清风明月的诗,都有可能被举报抓起来满门抄斩。

所以,并不奇怪他的作品中有很多畏首畏尾,欲言又止的地方,其中最大的一个麻烦就是塑造秦可卿。

秦可卿有个非写她不可的点,原因在于她是贾府命运一个非常重要的,起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

曹雪芹写秦可卿时畏首畏尾生怕惹麻烦,因为秦可卿的原型来自皇族

秦可卿死后出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那就是贾府送进宫多年并不得宠的女儿贾元春被封妃,然后阖府上下忙着盖院子弄省亲,一时间,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这也是全书最高潮的地方。

曹雪芹写秦可卿时畏首畏尾生怕惹麻烦,因为秦可卿的原型来自皇族

然而一切都在秦可卿的掌握之中,可见秦可卿并非常人。

曹雪芹虽然心有顾及,但心知必要写全秦可卿这一人物才能使作品风生水起,于是处处留下痕迹,是这个人物很有疑点可循。

贾府能接受一个清贫小官的养女作为三代单传的孙媳妇,还个个都满意,秦可卿的身世并不简单。

贾府是个地方?文本第八回写得清清楚楚:

那贾家上上下下都是一双富贵眼睛。

不是谁都能入眼的,何况一个小门小户家教养的养女,难能入眼,更难能全府人都满意都喜欢。

曹雪芹写秦可卿时畏首畏尾生怕惹麻烦,因为秦可卿的原型来自皇族

看秦可卿嫁到贾府来,人人都喜欢她,没人敢轻视她!贾母也给了最高的评价,说她是极妥当的人,行事又温柔和平,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

秦可卿嫁给贾府,更像一种荣誉。

第八回,突兀地介绍秦可卿抱养之事,此地无银三百两。

第八回内容非常精彩,最精彩的要数宝玉发脾气了。宝玉认为众生平等,对待下人平和,特别是女孩,更是非常惜花,舍不得打骂的。

曹雪芹写秦可卿时畏首畏尾生怕惹麻烦,因为秦可卿的原型来自皇族

但在这一回,因为他的奶妈李奶奶来屋子吃了他的茶,这在平时都是小事的事却让他发了大脾气。此时,李奶奶已走,给宝玉端茶的是一个丫头茜雪,触了霉头,被发脾气的宝玉溅了一裙子茶水。

至于茜雪其人,后面已经没有她的段落,很像被故意删除的一样,反而硬生地介绍起了秦可卿的抱养之事。

这就奇了。奇在哪?

曹雪芹写秦可卿时畏首畏尾生怕惹麻烦,因为秦可卿的原型来自皇族

不论古今,对于子嗣都讲究一个血统,谁不想拥有自己的亲生子女呢?

而秦业没有生育不去纳妾开枝散叶却非要去养生堂抱养,抱养了一儿一女,儿子还没养大,女儿倒好好的,为什么不抱养两个儿子双保险,非要抱养一个女儿,像是必须要养大这个女儿一般。

曹雪芹写秦可卿时畏首畏尾生怕惹麻烦,因为秦可卿的原型来自皇族

可以推测,这个女儿,也就是秦可卿,是他必须要负责养育的孩子,而且更像是一种上级来的不可违背的命令。

秦可卿的见识与她的养父家庭并不匹配

秦可卿是被秦业从养生堂抱回来养的女孩,而秦业不过是一个营缮郎,一个清贫的小官,与贾府相比,用一个大西瓜一粒小芝麻来比喻,都嫌西瓜太小,芝麻太大。所以秦家能有什么见识,能培养出一个什么样的女儿,可想而知。

第十三回,秦可卿托梦与王熙凤,字字句句的见识皆远超王熙凤。

曹雪芹写秦可卿时畏首畏尾生怕惹麻烦,因为秦可卿的原型来自皇族

王熙凤是谁?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

曹雪芹写秦可卿时畏首畏尾生怕惹麻烦,因为秦可卿的原型来自皇族

秦可卿说:

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

王熙凤听了就傻了,特别没有见识地反问秦可卿有什么法子可以永葆富贵?

秦可卿还真有!

秦氏道:“目今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立,无一定的供给。依我想来,如今盛时固不缺祭祀供给,但将来败落之时,此二项有何出处?莫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争竞,亦不有典卖诸弊。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

曹雪芹写秦可卿时畏首畏尾生怕惹麻烦,因为秦可卿的原型来自皇族

这样的见识已经超出一个正常女子的见识了,站在非常高的位置,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秦可卿非常有谋略,而且有很高的政治眼光,非常人可比。

而秦可卿这样的见识作为与一个小家庭的教育完全不匹配,她绝不可能是秦业能教养出来的女儿,这样的政治眼光,连贾府的人都难以到达!

曹雪芹写秦可卿时畏首畏尾生怕惹麻烦,因为秦可卿的原型来自皇族

这样可以大胆断定了:秦可卿的身份比贾家还要尊贵。

秦可卿卧室奢华无比,是全贾府最奢华的地方。

曹雪芹写景非常写实,所有人住的屋子更是反映个人性格和命运的印证。

写秦可卿的卧室,却一反常态的夸张陈设:

先是名人真迹,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宋学士秦太虚的对联。

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

曹雪芹写秦可卿时畏首畏尾生怕惹麻烦,因为秦可卿的原型来自皇族

武则天,赵飞燕,杨玉环,寿昌公主,同昌公主这几个人全是皇族之人。

她们的东西,平常人得一件也实属罕见,秦可卿的屋子里面全部收集得整整齐齐的。这说明什么?

曹雪芹深怕读者不知道秦可卿来历不平凡啊!

秦可卿也是皇族之人,所以才配拥有这些奢华无比的物件。

秦可卿生得低调,死得张狂。

第十三回,秦可卿命去不由己,宁国府哭声摇山振岳。

贾珍悲痛万分,腿都瘸了,拄着拐杖也要不惜一切代价为秦可卿办了一个奢华无比的葬礼。

曹雪芹写秦可卿时畏首畏尾生怕惹麻烦,因为秦可卿的原型来自皇族

最难以置信的秦可卿的棺木——出在潢海铁网山上,万年不坏的樯木,价值千两。

最深的一层,原系义忠亲王老千岁要的,因他坏了事,还没来得及用。

老千岁是什么意思?千岁之上是万岁,所以千岁就是太子!

太子坏了事,就是被废,来不及用这个原本属于他的棺木。

一个太子能享用的棺木给秦可卿,这说明什么:秦可卿是皇族,所以也是有资格使用的。

曹雪芹写秦可卿时畏首畏尾生怕惹麻烦,因为秦可卿的原型来自皇族

再看来祭拜的人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先备了祭礼遣人来,次后坐了大轿,打伞鸣锣,亲来上祭。

这是宫里的人!

官客送殡的,有镇国公牛清之孙现袭一等伯牛继宗,理国公柳彪之孙现袭一等子柳芳,齐国公陈翼之孙世袭三品威镇将军陈瑞文,治国公马魁之孙世袭三品威远将军马尚,修国公侯晓明之孙世袭一等子侯孝康;缮国公诰命亡故,故其孙石光珠守孝不曾来得。这六家与宁荣二家,当日所称“八公”的便是。余者更有南安郡王之孙,西宁郡王之孙,忠靖侯史鼎,平原侯之孙世袭二等男蒋子宁,定城侯之孙世袭二等男兼京营游击谢鲸,襄阳侯之孙世袭二等男戚建辉,景田侯之孙五城兵马司裘良。余者锦乡伯公子韩奇,神武将军公子冯紫英,陈也俊、卫若兰等诸王孙公子,不可枚数。

这些是有名有爵有身份有地位的人!

各家路祭:第一座是东平王府祭棚,第二座是南安郡王祭棚,第三座是西宁郡王,第四座是北静郡王的。

这全是皇家的人!

这不仅仅说明贾家的社交范围之广,更说明秦可卿身份的特殊,所以能有这样一大批人参与其中。

秦可卿可以说是贾府的一张有利的政治盾牌,而她的死,是被迫的,是必要的,是贾府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她一死,贾家马上就迎来一件巨大的喜事,喜中带悲,却并没有长久。秦可卿就是一个转折,因为她不平凡的身份对贾家既有利亦有弊,这一切都藏在隐蔽动荡的政治斗争中,这就是《红楼梦》的暗线。后续分享,敬请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