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城運動場改造將下挖停車場,有市民說不缺停車位,多部門迴應

南都訊 記者 程昆 陳紫嫣 見習記者 焦明梁 近日,有媒體關注並報道了華僑城運動場改造項目遭附近居民質疑的情況。該項目擬對運動場及周邊進行綜合改造,在提升運動場使用功能的同時,下挖地下車庫,解決周邊停車難及存在的安全隱患。對此,有居民表示缺乏足夠必要性,且停車場建成後將會對周邊交通產生不利影響。4月17日,南山區多部門就該事件組織召開座談會,並就相關問題向公眾及媒體作出說明。

華僑城運動場改造將下挖停車場,有市民說不缺停車位,多部門回應

運動場現狀。南都記者 顧威 攝

華僑城運動場改造將下挖停車場,有市民說不缺停車位,多部門回應
華僑城運動場改造將下挖停車場,有市民說不缺停車位,多部門回應華僑城運動場改造將下挖停車場,有市民說不缺停車位,多部門回應
華僑城運動場改造將下挖停車場,有市民說不缺停車位,多部門回應華僑城運動場改造將下挖停車場,有市民說不缺停車位,多部門回應

運動場老化將改造並下挖停車場,居民提出質疑

建於上個世紀90年代初的華僑城運動場位於華僑城北部城區內,生態廣場以東位置。現為華僑城中學及僑城居民使用,是周邊居民日常休閒鍛鍊的主要場所之一。

因建成投用已久,加之部分設施陳舊、老化,針對運動場的改造方案在2018年8月就進行過公告。據居民高女士回憶,彼時南山區教育局發佈了一份《關於華僑城運動場改造項目的告知書》(以下簡稱《告知書》)。

告知書顯示,為改善運動場品質,完善基礎配套設施,綜合考慮華僑城中學、小學及周邊交通優化的需要,將對運動場及周邊進行綜合改造。改造內容為提升運動場使用功能的同時下挖地下車庫,滿足周邊學校及僑城居民的運動和停車需求。但這一改造計劃遭到了部分居民的質疑。2019年底,有居民獲悉這一項目仍在繼續推進。

高女士告訴記者,這一片區內的居民實際上並不缺少停車位,周邊也有很多商用停車場晚間的使用率很低,完全可以通過協調錯峰停車的方式解決停車問題。其次,根據改造方案顯示,停車場建成後的出入口設在雙向單車道的僑城東街,且距離學校出入口很近,存在安全隱患,甚至有可能導致交通堵塞。

除此之外,居民還例舉出運動場周邊植被或被破壞、改造期間有可能出現的噪音擾民、施工期間車輛進出導致交通堵塞等等問題。

多部門召開座談會回應公眾關切

4月17日上午,南山區多部門就該情況組織召開通氣會,並就整個項目從立項、審批、代建等相關問題向公眾及媒體作出說明。

記者從現場瞭解到,華僑城運動場改造項目用地位於深圳市南山08-01&02號片區[華僑城地區]法定圖則,涉及05-25、05-30兩個地塊,其中,05-25地塊用地性質為公共綠地+廣場用地,配套設施為社會停車場(庫);05-30地塊用地性質為體育用地,配套設施為綜合體育活動中心、室外應急避難場所,根據《深圳市城市規劃標準與準則》,文體設施用地可附設交通設施,從土地性質來看,該建設項目配建停車場符合法定圖則及深標規定。

2016年,南山區教育局就華僑城中學(初中部)運動場改造項目申請立項,並於2017獲批。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由於學校和運動場隔著一條市政馬路,考慮到學生上體育課穿行馬路安全問題,同時解決教工停車以及學生家長停車接送的問題,故立項改造。面對此前居民的質疑,該負責人也表示,這一改造項目基於學校面對的停車難、堵塞、安全隱患等痛點而提出,屬於公益性質,該項目按照政府投資項目管理辦法依法進行了審批,所有用地均為教育用地。根據政府投資項目的工作流程,考慮到南山區教育局不具備工程施工的能力,該項目在完成前期論證後,按照南山區政府職能部門分工移交區工務署實施建設,委託華僑城集團代建。

記者從現場瞭解,項目的預計工期為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為期一年。建成後,上層為運動場,與華僑城中學由地下通道聯通。底下一層是停車位,架空層為停車位及部分社區用房,共提供957個車位,與原生態廣場地下車庫互通互聯。

另據區建築工務署參會代表介紹,該項目設計方案於2017年經區政府會議審定,目前已完成前期規劃、人防、消防、環評、交評等相關報批手續,且已完成施工及監理招標,已辦理施工許可證,具備正式開工條件。由於考慮到居民普遍關心的施工擾民的問題,將會加強對整個項目的監督,要求施工單位減少影響,爭取在工期內把項目完成,任何違反規定施工在接到投訴後都會第一時間處理。

會後,有居民表示,運動場改造項目關乎周邊居民的切身利益,各有關部門也已多次組織座談會議交換意見,呼籲在協商期間,能夠暫停改造項目開工。針對華僑城運動場改造項目的後續進展,南都也將持續保持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