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是克里米亞半島上這家“前烏克蘭造船廠”,負責建造俄羅斯最新型兩棲攻擊艦

2020年7月下旬,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後自主建造的排水量最大的水面主戰艦艇,滿載排水量超3萬噸的23900型兩棲攻擊艦首艦,在一所名不見經傳的克里米亞“小造船廠”開建。這個造船廠,在蘇聯解體的時候就已經分給了烏克蘭,在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之後才又“迴歸”俄羅斯聯邦。這家名為“扎利夫”的造船廠究竟是何方神聖?俄羅斯首艘兩棲攻擊艦為什麼選擇它而非大名鼎鼎、規模更大且具有建造“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經驗的聖彼得堡造船廠?

為什麼是克里米亞半島上這家“前烏克蘭造船廠”,負責建造俄羅斯最新型兩棲攻擊艦

扎利夫造船廠在蘇聯時期以建造油船起家,擁有大型的船塢建造設施,具備較強的大型軍船和商船建造能力

名不見經傳的“老牌”造船廠

位於克里米亞半島最東端,東臨刻赤海峽與俄羅斯相接的小城刻赤,與名氣大得多的塞瓦斯托波爾一樣,是蘇聯時期克里米亞地區重要的海港城市之一。扎利夫“海灣”造船廠就坐落於小城刻赤,它扼守刻赤海峽,位於亞速海和黑海之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如果追溯歷史,扎利夫造船廠算得上是一座老牌造船廠,成立於1938年。它當時隸屬於蘇聯造船工業部,代號第532造船廠。該廠還以蘇聯時期國家造船委員會主席、造船工業部部長、蘇聯勞動英雄鮑里斯.E.布托馬的名字命名,被稱作鮑里斯.E.布托馬造船廠(俄羅斯海軍目前仍有一艘遠洋油輪以鮑里斯.E.布托馬的名字命名)。此外,因為造船廠坐落於刻赤工業區的卡米什-布倫港,因此也被稱作“卡米什-布倫造船廠(研究所)”。

為什麼是克里米亞半島上這家“前烏克蘭造船廠”,負責建造俄羅斯最新型兩棲攻擊艦

扎利夫造船廠設備先進,圖為正在吊裝組裝的船舶模塊分段

其實在蘇聯時期,扎利夫造船廠也曾經“輝煌”過,自1960年代以來,它開始建造油輪,這成為了這座小型造船廠的特色產品。上世紀70、80年代是船廠的第一個輝煌時期。在此期間,該廠先後建造了:1511型“克里姆”號油船(建造於1974~1980年);12990型油船;巴拿馬級油船(於1980~1996期間建造);固定式石油鑽井平臺;SEVMORPUT型核動力破冰型集裝箱船(1300標準箱,1988年建造)。除此之外,扎利夫造船廠還承接了部分海軍護衛艦的建造工作,包括與楊塔爾造船廠、北方造船廠共同完成1135.1型護衛艦即“克里瓦克”I型護衛艦的建造任務;以及1135.3型即“克里瓦克”III型護衛艦全部7艘的建造工作。

蘇聯解體之後,扎利夫造船廠隨克里米亞地區一同被劃給了烏克蘭,成為與黑海造船廠、馬裡烏波爾造船廠並列的烏克蘭三大造船廠之一。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後,克里米亞共和國宣佈加入俄羅斯聯邦,扎利夫造船廠也再次迴歸,成為俄羅斯海軍的造船新勢力。

2014年後獲得新生

2014年下半年被俄羅斯方面接收後,扎利夫造船廠得到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視,立即進行整頓重新恢復生產工作。2014~2015年期間,扎利夫造船廠除建造了3艘A145型客輪、3艘A163搜救船等民用船隻外,又恢復了老本行,開始為俄羅斯海軍建造油船等軍輔船,包括2艘23131型軍用油船、2艘15310型海軍鋪纜船。

2015年後,扎利夫造船廠更為委以重任,開始重新涉足中小型水面艦艇的建造工作,目前,扎利夫造船廠內最主要的軍船建造任務是5艘22800型輕型護衛艦(也稱小型導彈艦),她們分別是船廠建造序列號為第801-805號艦。其中2017年以前開工的前3艘小型導彈艦將就近交付俄海軍黑海艦隊服役,這批三艦的交付期限是今明兩年內。

為什麼是克里米亞半島上這家“前烏克蘭造船廠”,負責建造俄羅斯最新型兩棲攻擊艦

23900型兩棲攻擊艦此前公佈的設計模型,新艦造出來具體什麼樣,還得等等看

22800型輕型護衛艦由俄羅斯金剛石設計局設計,艦長65米,舷寬9.6米,吃水深2.8米,標準排水量650噸,滿載排水量800噸,採用柴柴聯合動力(CODAD),最高航速超過30節,續航力為1500海里/15節或3000海里/9節。在武器裝備方面,22800延續了俄羅斯海軍小型艦艇的“火力艦”風格,武器裝備包括1門A190M 100毫米艦炮,1部8聯裝3S14垂直髮射系統,裝填8枚3K14“俱樂部”反艦導彈,2挺7.62毫米機槍,1座“卡什坦”彈炮結合防空系統。。必要時還可以攜帶40枚水雷,攜帶1艘25噸級小型巡邏/掃雷艇。

對於俄羅斯海軍黑海艦隊而言,另一型正在“海灣”造船廠建造中的22160型巡邏艦也是很值得期待的。

22160型巡邏艦是俄海軍為了替代“螢火蟲”級巡邏艦,執行邊海防巡邏任務的小型水面艦艇。從總體設計風格上來看,俄22160型巡邏艦不同於以往巡邏艦龐大的外型,風格西化,噸位較小,22160型巡邏艦艦長94米,艦寬14米。從外形上來看,具有鮮明的隱身設計特徵。22160型巡邏艦標準排水量1300噸,最快航速高達30節,自持力60天,續航力6000海里,每天最多可以在指定海域巡邏200海里。在該噸位的巡邏艦中,它的動力表現算得上優秀。最大吃水略大於3米。這使它能夠在俄羅斯大部分近岸或河流裡航行.該級艦採用柴油機動力,最大航速26節,其推進裝置為噴水推進系統,在淺水區使用時,這種系統比常規的螺旋槳更不易受損。

總體而言,22160型巡邏艦具有艦體堅固,造型獨特、噪聲和輻射小、航速快、續航和隱身能力強、艦載武器火力大等諸多優點,具備較強的反潛、反艦作戰能力,具備一定的本艦防空能力。由於採用模塊化設計,22160型巡邏艦能夠短時間轉換角色以執行不同任務,該艦將被用於執行經濟區巡邏、海上搜救、反海盜、反走私、環境監測以及近岸防禦和護航等任務。

成為俄羅斯大型水面艦艇的搖籃

除了上述已經在建的軍船產品外,俄羅斯國防部已經選定由刻赤“海灣”造船廠承擔未來2艘俄海軍大型全通甲板兩棲登陸艦23900型的建造任務,新艦“伊萬.羅戈夫”號和“米特羅凡.莫斯卡倫科”號的開工儀式安排在2020年5月舉行,以紀念偉大衛國戰爭勝利75週年。建造工程則冒著新冠肺炎疫情,在7月下旬全面展開。兩艘攻擊艦總造價為1000億盧布(約100億人民幣),根據工程進度首艦在2026年服役,二號艦在2027年服役。此前俄羅斯雖然曾經公佈過新型兩棲攻擊艦的設計模型,但目前來看,新艦的設計方案可能又有新的變化,單滿載排水量一項指標就從2萬多噸提高到3萬噸,所以俄羅斯海軍有可能提升23900型兩棲攻擊艦的設計建造指標,新艦究竟是什麼樣,還得等新艦組裝完成並駛出扎利夫造船廠的船塢時才能知道。

為什麼是克里米亞半島上這家“前烏克蘭造船廠”,負責建造俄羅斯最新型兩棲攻擊艦

克里米亞刻赤扎利夫造船廠

從“海灣”造船廠擁有目前俄國內最大、最成熟的幹船塢(尺寸為360米×60米×13.2米)這一現成優勢看,這樣的選擇可以說是並不十分意外。畢竟,在失去黑海造船廠之後,俄羅斯黑海沿岸已經沒有了能夠建造大型軍艦的造船廠,將刻赤扎利夫造船廠儘快“培養”出來,有利於在歐洲方向形成聖彼得堡、刻赤兩個水面艦艇造船中心,這比起讓北方造船廠一枝獨秀更有利於俄羅斯海軍造船工業的均衡發展,更有利於國防工業的合理佈局。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正在設計、計劃建造中的23560型“領袖”級大型驅逐艦,據稱也有一部分訂單計劃在扎利夫造船廠建造,如果計劃真能落實,那麼在蘇聯時代並不出挑的“小小”扎利夫造船廠,就將一躍成為俄羅斯排名前三的大型骨幹海軍造船廠,這座造船廠“逆襲”的傳奇故事還將繼續上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