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沈德潜(清)《古诗源》(三)

读沈德潜(清)《古诗源》(三)


刘邦和项羽的诗

汉高祖刘邦(前256—前195),字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人)。他还有一个称呼,叫沛公。我有一个朋友姓刘,把儿子起名为沛。刘邦的大风歌家喻户晓: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此不缀言。

他还有另外一首诗:

鸿鹄歌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翼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又可奈何。

虽有缯缴,将安所施。

这首诗知道的人应该就少多了,我稍微注解一下。

《史记·留侯世家》:“高帝欲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后不果。戚夫人涕泣。帝曰:‘为我楚舞,我为若楚歌。’其旨言太子得四皓为辅,羽翼成就,不可易也。”

鸿鹄,天鹅。(鹄,这个字念hú,想必小学生都知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缯缴(zēngzhuó),系有丝线的箭,以射飞鸟。

看到这首诗,一是知道刘邦的诗不止一首,二是皇帝不如意的地方也多。外戚一直是汉朝的大问题。

刘邦的对手项羽的诗也是家喻户晓,兹录如下: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从这诗看,项羽怨天尤人,格局似不如刘邦。不过大家认为他是重情义的大英雄,为后人称道。

有人说这首诗后人写的,不过项羽又没有其他作品留下来,怎么办?项羽的名句“彼可取而代也”似乎比刘邦的“大丈夫当如此也”要革命一些。

《史记·项羽本纪》:“汉围项羽垓下,夜闻汉军皆楚歌,惊曰:‘汉皆已得楚乎?’起饮帐中。有美人虞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乃悲歌慷慨,歌数阕,美人和之。”看来项羽是歌数阕的,只是没有人记下来,而虞姬和的,倒是有记录:

和垓下歌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沈德潜认为这太像唐人绝句了,所以就不让其入选古诗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