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十畝魚塘免費搶,竟讓一個村子脫了貧,這個村長做對了什麼?

在四川某地的村子裡,有個“能人”當了村長,他在競選的時候提出要把整個村子脫貧致富,村民們也就是因為這個承諾才投了他的票。

而兩年之後,這個村子真的整體脫了貧,原因竟然是村子自己的10畝魚塘!

到底是怎麼回事,聽我給大家講一講這個有點傳奇色彩而又接地氣的“免費”營銷模式。

村長早些年承包了村裡十畝魚塘,靠著辛勤勞動,也算是村裡的有錢人。發了財的他想到讓村裡的父老鄉親都能脫貧致富,於是主動競選村長職務,當選之後,開始了本村的脫貧策劃之路。

首先,他聯繫了鄉里和縣裡的領導,彙報了準備策劃一個“搶魚節”的活動,每年的十一期間,十畝魚塘的魚免費搶,誰撈走就是誰的。希望鄉里縣裡領導能夠通過新聞報道的方式進行宣傳。

靠十畝魚塘免費搶,竟讓一個村子脫了貧,這個村長做對了什麼?

在得到領導的大力支持之後,他安排所有的村民改造每人家裡的院子,一家必須能夠打造出來8-10人的床鋪或者房間,並且在每家的院子裡建6-8個泥巴地鍋灶。

縣裡的支持很到位,廣告做到了全縣甚至周邊的縣市,所有人在十一之前都知道這個村子裡有十畝魚塘的魚免費搶。

十一當天,一些不願意給高速添堵的市民就反其道行之,來到農村,拿起村裡提供的長杆漁網開始撈魚,真的如承諾一樣,誰撈到的就是誰的。甚至有人下到魚塘裡直接抓魚,當然,魚塘在此之前已經放了一部分水。

這些帶著老婆孩子家人的市民在撈到魚之後,就近選擇村民的家裡烹飪鮮美的魚肉,因為是四川,每家每戶都會做魚餐,加之之前準備了地鍋,各種燜煮燉魚的香味就開始了。

靠十畝魚塘免費搶,竟讓一個村子脫了貧,這個村長做對了什麼?

魚是免費的,但做魚、住宿,享受農家樂的時候是要收費的,但價格合適,非常親民,沒有出現宰客的情況。

十一前三天,魚塘裡的魚就被一搶而空,活動空前成功,媒體跟進報道,更加助燃了村子的名氣,慕名之人絡繹不絕。雖然沒有了免費的魚,但農家樂的生意依舊火爆。

接下來,村長幫助一些願意開設魚塘的村民挖了更多的魚塘,同時,把“搶魚節”作為固定節目一年兩次開辦下去,分別是五一和十一。

靠十畝魚塘免費搶,竟讓一個村子脫了貧,這個村長做對了什麼?

最後的結果大家應該能夠預想到了,通過每年兩次的搶魚節,這個村子成為了縣裡遠近聞名的“農家樂”基地,平時來釣魚的,野炊的,住農家樂吃土味山珍的人每個週末都來村子消費。

村長的魚塘只有五一十一免費,平時他家的魚和其他村民的魚銷量也很好,甚至打出了以村子命名的魚品牌。並且規定五一十一,由村子的集體收入來彌補養魚戶的“損失”。皆大歡喜!

這算不算最接地氣的“脫貧妙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