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也要有儀式感呀

立秋,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第十三個節氣,秋季的第一個節氣,但立秋並不意味著天氣會馬上變得涼爽,初秋期間天氣仍然很熱。所謂“熱在三伏”,又有“秋後一伏”之說,立秋後還有至少“一伏”的酷熱天氣。

立秋也要有儀式感呀

秋季是暑熱與涼寒交替的季節。《管子》曰:“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進入秋季後,由夏季的多雨溼熱過渡向秋季少雨乾燥氣候。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陽氣漸退、陰氣漸生,萬物隨陽氣下沉而逐漸消落。

立秋也要有儀式感呀

秋季最明顯的變化草木的葉子從繁茂的綠色到發黃,並開始落葉,莊稼則開始成熟。立秋是古時“四時八節”之一,民間有祭祀土地神,慶祝豐收的習俗。

立秋也要有儀式感呀

立秋,表示秋天來臨,草木開始結果孕子,收穫季節到了。在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習俗,在入秋的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習俗。

立秋也要有儀式感呀

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因為人到夏天,本就沒有什麼胃口,飯食清淡簡單,兩三個月下來,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在立秋這天各種各樣的肉,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以肉貼膘”。

立秋也要有儀式感呀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稱為“咬秋”。天津講究在立秋這天吃西瓜或香瓜,稱“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熱難熬,時逢立秋,將其咬住。江蘇等地也在立秋這天吃西瓜以“咬秋”,據說可以不生秋痱子。

立秋也要有儀式感呀

秋的含義,有莊稼快成熟的意思。立秋並不代表氣溫就此下降,因太陽所帶來的熱力未減弱。

立秋也要有儀式感呀

送夏迎秋,你準備好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