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智庫丨美國大選前瞻:疫情下的“聚旗效應”

東方智庫丨美國大選前瞻:疫情下的“聚旗效應”

東方智庫原創稿件受法律保護,轉載請聯繫電話即微信號19916759390。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東方網立場。

本文共1771字,閱讀需2約分鐘

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陳藝心

東方智庫丨美國大選前瞻:疫情下的“聚旗效應”

近半個月來,美國感染新冠病毒人數大幅增長,截至北京時間14日9時30分,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相關網站數據顯示,美國已有確診病例581679例,死亡病例23604例,位居世界第一。

按照常理,在如此嚴峻的疫情面前表現不佳,特朗普支持率應大幅下降。然而,根據多個民調顯示,特朗普的支持率不降反升,甚至到了本任期內的最高支持水平,引發了多位國內外學者關於美國“聚旗效應”的討論。

所謂“聚旗效應”(rally around the flag effect),是指在面對重大國際政治危機或戰爭時,美國總統的支持率會在短期內飆升。根據專家米勒對其的定義,實現“聚旗效應”需要具備3個條件:該事件要具有國際性;直接涉及到美國,特別是直接涉及到美國總統;能引起全社會共同高度關注。歷史上看,“聚旗效應”在美國曆屆總統身上都得到過驗證,1941年珍珠港事件後羅斯福總統的支持率上漲12個百分點,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後肯尼迪總統的支持率上漲15個百分點, 1979年伊朗扣押美國人質事件發生後卡特總統的支持率和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後老布什總統的支持率都上漲近30個百分點,最為經典的是2001年“9·11”事件發生後小布什的支持率更是暴漲近35個百分點。對比之前幾屆政府面對的外部危機與急速上升的選民支持率,5%的波動的確不算什麼。就筆者來看,本次支持率的小幅度上升主要原因與國會通過的多項經濟救濟方案有關,提升的支持率也僅限於共和黨選民內部和部分獨立選民,這種“聚旗效應”在疫情面前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很大程度上並不會使特朗普支持率持續穩定上漲至11月。

首先需要認清楚的是,本次總統支持率小幅上漲與之前歷次“聚旗效應”不同,美國疫情失控並不能算是外部危機觸發了團結效應,歸根結底是內部治理問題。

在本次應對疫情中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美國的醫療檢測、監控系統在3月前完全出問題,這與特朗普上臺後對相關部門的預算削減有極大關聯——2018年取消了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全球健康安全部門,接著削減了綜合危機基金和此前已獲批的150億美元醫療支持,並削減了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健康與公共服務等部門的預算,大大降低了這些部門的工作能力,使其對全球疫情的防控方面力不從心。第二,美國出現第一例病例後,特朗普依舊在發佈會上淡化疫情的威脅,從而導致相關職能部門並沒有採取及時行動、警示公眾,甚至特朗普還於上週二在推特上樂觀地寫道“(疫情)曲線開始趨向平緩!” 第三,在疫情徹底爆發後,特朗普更是急於追責他人來擺脫自身責任,從媒體到民主黨州長,從前任奧巴馬政府到世界衛生組織,甚至還自行將演講稿修改為“中國病毒”。可是,美國民眾可要清醒得多。根據晨間諮詢一項民調顯示(如下圖),選民對特朗普政府疫情防控措施愈發不滿,有30%的選民認為特朗普應該為疫情在美國的擴散負責,比起3月初上漲了20%。總的來說,特朗普在這段時間內表現出的前後矛盾、努力引導內部危機外部化的做法使得政府信譽與治理能力遭到了民眾質疑,長遠來看不利於特朗普11月份的連任。

東方智庫丨美國大選前瞻:疫情下的“聚旗效應”

(圖片來源:Morning Consult)

其次,當代美國黨派撕裂現象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嚴重,特朗普的支持盤和反對盤都比較穩固,這使得特朗普支持率在很大程度上難以持續走高。隨著桑德斯4月8日宣佈退選,11月份大選之爭提前鎖定在特朗普和拜登之間。就特朗普方面看,儘管他在疫情期間利用豐富的政治資源佔領各大新聞版面的頭條,曝光率遠遠高於只能在家中進行線上選舉動員的拜登,但各黨派就特朗普對疫情的防控措施態度存在著明顯分歧。據皮尤研究中心最新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共和黨人和共和黨傾向者(83%)認為特朗普政府對疫情的反應是優秀的,而只有18%的民主黨人和民主黨傾向者贊同此觀點。根據調查結果顯示,與特朗普政府相比,大多數選民看好拜登在醫療、應對新冠疫情、幫助中產階級等方面的政策,儘管其在經濟政策方面不被看好,但隨著美國經濟持續走低、連續三週超過1600萬人申請失業金,特朗普在經濟政策方面的優勢可能會進一步減少。

目前美國正遭遇著史無前例的衛生、經濟、政治、社會全方位危機,疫情爆發後特朗普政府抗疫措施不到位帶來的政府信譽下降、美國黨派撕裂現象嚴重性都使得本次“聚旗效應”遠遠低於以往歷次危機,特朗普支持率持續走高至11月的可能性不高。疫情帶來的重創不是發推特、喊口號、內部危機外部化來轉移矛盾就能解決的。而拜登團隊也應切實考慮如何兼顧疫情檢測、疫情監控的同時進行良好的資源配置和社會民眾動員,方能在11月份大選中勝出。

(本文作者為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本文中除標明來源的圖片,其餘均來自網絡公開渠道,不能識別其來源,如有版權爭議,請聯繫公號方。

來源:東方網·東方智庫

作者:周遠

編輯:顧航


精彩推薦

東方智庫丨美國大選前瞻:疫情下的“聚旗效應”

東方智庫丨美國大選前瞻:疫情下的“聚旗效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