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关于毕业求职的事

毕业之后你是看“钱途”,还是选前途呢?

讲一个我身边的案例。

十年前她考了个三本大学,设计专业。设计工作在本地一两千的工资。她认为没有“钱途”,放弃了,去别的学校自考日语,后又正值中日关系恶劣,感觉没前途,于是休学了。

回家之后去商场做过营业员,又利用闲暇时间考了驾照和会计证,做了出纳,朝九晚五。但她内心一直渴望从商赚钱,于是才干了一年又辞职,开了个小门店做起了美甲,每个月只能挣个吃喝。后来结婚,开了店没有两个月怀孕了,店铺关闭......

十年时光,一事无成。

从她的经历你能总结出什么呢?

每一次的选择都关乎未来,都是人生的转折点。

其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她在选择上可能不是最优,但是如果能在一个行业坚持下去,时机成熟再拓展业务也未尝不是好出路。

现在设计已经不再是当初又累又薪酬不高的时候了,如果当时选择了设计能坚持下去,那现在月薪加上衍生的副业,月入万元轻轻松松。

后来步入社会,如果一直能坚持从事“会计”这个职业目标,十年时间足够在这个领域游刃有余,还能做代账增加收入。

可惜的是,如果能对自己有个清晰的认知,在大学期间提前分析行业岗位,提前规划自己的职业找到定位,去学习技能,去有目的的实习,我想她的人生一定是另一番模样。可是没有如果,荒废的时间不能重来。


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关于毕业求职的事


提前做好职业规划为什么至关重要?

选择职业跟选择伴侣一样重要,它会伴随你一辈子。

有句话叫“选择大于努力”,是说同等努力的情况下,选择的行业、职业不同,回报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同样是销售,我在超市卖食品,和我去卖汽车卖房子,得到的薪水肯定不一样,如果再跟化工行业比,同样是销售,做油品销售挣的钱又是卖房收入的十几倍。

职业规划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职业定位,定位就是你适合的方向。有了方向,你才能及时调整优化自己。

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关于毕业求职的事


那么,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呢?

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你了解你自己吗?

霍兰德职业测试里将人的兴趣对应职业分成六种类型,来看看你属于那种的类型吧:

研究型:求知欲强、喜欢探索。适合开发软件,数据分析,医生,搞科研等。

传统型:务实、保守。适合财务等办公室相关的工作

社会型:喜欢社交,喜欢教育。适合做中介,导游,教师等与人打交道的工作

企业型:喜欢冒险,喜欢管理,有号召力,有一定的支配、劝说能力。适合推销员,管理人员,律师,做官等。

现实型:动手能力强,喜欢独立做事。适合机械工程师,运动员等

艺术型:想象力丰富,感情细腻,有创造性,个性叛逆。适合旅行,写作,做音乐,剪辑等等

根据你喜欢做什么?你擅长哪一方面?哪些方面是你的弱项做也做不好的,或者你不想做的?我们基本就可以知道哪些职业比较适合自己了。

除了选择自己喜欢的,擅长的,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选择的职业最好有提升价值、并且未来可以衍生出副业潜力的。

职业规划越早越好,其实在大一大二就该有这个意识了。

求职简历和招聘信息可以说是孪生兄弟,可以根据招聘信息的要求,提前去提高自己相应的能力。

大二就可以多参加一些社团培养一些实用技能,或者有意识的去学习其他相关技能。大三就应该找相关的公司去实习。要知道,应聘的时候,有从业经验的优先选择。


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关于毕业求职的事


心仪的岗位目前没有空缺怎么办?找个工作先干着?

尽量不要这样做。为了生计换成不相干的岗位,有几点危害:

一、给人打工占用时间越久,之前所学技能肯定会生疏。拾起来费功夫。

二、忙碌的工作,重复的劳动,会让你无暇顾及你专业相关的岗位。

三、工作的热情慢慢消磨掉了,每月能领着工资,况且还没找到合适的工作,辞职也不那么容易。

这样下去会陷入恶性循环,离你的目标越来越远,即使找到相对应的工作,前面的时间也都浪费了,因为并不能给你带来增值。

我妹妹,刚毕业在小公司做文员,公司业务量少,不多久裁员被离职。后来决定同男友去外地发展,并选好了城市,成都。我问她去了打算做什么?她说还没想好。

于是我帮她分析:大专毕业,专业是经贸,报的吉他社团,参加过学校组织的“百斯特英语”并且团体还得了一等奖。还做过一段时间助教,扇贝打卡学英语能坚持两百多天,可见对英语是有兴趣的,并且还得了奖,这都是简历上能拿得出手的优势。

我建议她不要选择经贸,做教育培训更适合她。现在要及时利用应届毕业生的就业优势,不要过于看钱,先有合适的工作再说。后来找到工作过去却因为下班时间跟公交车时间冲突,所以又开始重新找工作。

找不到工作压力很大,房租,衣食住行都要花钱。她想先找个工作干,我赶紧叮嘱绝不可以随便找工作,一定坚持住,最终半个多月以后,她找到了想要的工作,在国际英语培训机构教小朋友英语,公司有培训还有晋升通道......


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关于毕业求职的事

所以,为了自己的将来,工作不要去将就,不要成为廉价的劳动力。

多看前途,少看“钱途”,眼光放远,趁年轻,多注意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社会价值。

最后祝愿每一个求职者都能找到心仪的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