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远离人迹,也不得不与人为伍。怀对生命的悲悯,必须做出抉择。


虽远离人迹,也不得不与人为伍。怀对生命的悲悯,必须做出抉择。

法国电影《远离人迹》改编自加缪的短篇小说《来客》,讲述了1954年,独居大山深处的法语老师达吕(Daru)被迫押送被指控谋杀罪的穆罕默德(Mohanmed)去警察局,交给法国当局执行死刑的过程中,两个男人为了躲避各种追杀,在阿尔及利亚的荒原与大山间艰难逃亡。达吕一心放生迈哈迈德去寻求自由,而穆罕默德则是一心求死,最终通过两人一路上出生入死的经历,在达吕的帮助下心智得到了开启,并最终踏上自由之路的故事。

1.本想远离人际,无奈平静被不速之客打破,毫无推脱的余地

20世纪的1954年,正直阿尔及利亚为反对法国殖民寻求民族独立的战争时期,身为法国移民后代的达吕,曾经是一位二战时期的法军外籍兵团军官。

父母及妻子过世后,他凭借着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对故土的留恋,退役后身居在阿尔及利亚一个偏僻山区小学校,为当地的孩童们教法语,贫穷的孩子们每日长途跋涉来上学,也可获得资助到的口粮能拎回家。

达吕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就是给孩子们传授知识和资助粮食。

虽远离人迹,也不得不与人为伍。怀对生命的悲悯,必须做出抉择。

所谓的学校,其实就是既做教室又当居所的一座孤零零的房子。四周是巍峨苍凉的茫茫大山,除了不远处一丛历经沧桑但依旧雄劲苍郁的老树,就剩寥寥几条通往外界的蜿蜒山路。

这里不仅荒凉,同时也充满着时局动荡中各派势力争斗的凶险和危机。

虽然清苦,但是达吕凭借自身的军事素养和悲悯的情怀,倒也生活的自由和安逸,别无他求。

虽远离人迹,也不得不与人为伍。怀对生命的悲悯,必须做出抉择。

直到一个风沙交加的下午,当地官员用马拖来一个被捆绑着的当地囚犯,近乎武断且又不容推卸地强塞给达吕,命令般的要求他将囚犯押送到临近的警察局。

囚犯名叫穆罕默德,因为在争斗中用镰刀杀死了前来偷抢自家粮食的堂兄而被逮捕。

达吕不愿意送一个人去枉然断送生命,但是押送命令又不得违抗。没有了选择余地,他只好在黑板上留言,告知孩子们暂时停课,并决定次日动身。

头一夜,达吕将浑身颤抖的躺在冰冷地上的默罕默德松了绑,还让他与自己坐到桌旁用餐。

看到穆罕默德噤若寒蝉般的狼吞虎咽着,达吕冷峻的脸庞和锐利的眼神,逐渐变得平和,透露出他对此人生命的仁慈情怀。

吃饱喝足之后,出乎人们的预料,达吕竟然对穆罕默德说“你明天就可以走,你自由了。”

达吕要放穆罕默德赶紧逃生,但再次出乎预料,放生的建议竟然被拒绝。穆罕默德说,他不能走,因为自己犯了死罪,就该受到惩罚,否则,自己的家人就会受到牵连。因此他自己必须去死。没有他选。

次日早晨,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周围的宁静,是穆罕默德堂兄的家人前来索要凶手,要为其报仇。看到缩在墙角瑟瑟发抖的穆罕默德,达吕明白了一切,并表示拒绝交人,拒绝的后果就是武力相向。

他凭借着高超的军事技能,掩护穆罕默德躲避着屋外射击来的枪弹,同时果断进行战术还击,经过短促的交火,达吕射杀了对方一人一马以后,终于击退了来犯者。

虽远离人迹,也不得不与人为伍。怀对生命的悲悯,必须做出抉择。

当感到周围安全了,达吕再次敦促甚至驱赶着穆罕默德赶紧逃生,然而再次被看似木讷的穆罕默德拒绝了。这时他才表示,宁愿去死在法国人了手里,也不能死于堂兄的家人之手。

无奈之下,达吕只好带着穆罕默德前往几十里外的政府警察局。

达吕的平静人生,从此不再。


2.旅程中的艰难险阻,不仅是严酷环境的洗礼,更无法脱离战争乌云的笼罩

布满石粒的山路在朔风吹拂下蜿蜒起伏,逶迤的薄云紧贴着仿佛冻僵的湛蓝苍穹。低沉哀怨的音乐中,凝目望去,长空寥廓,两个男人一前一后,步行在荒凉贫瘠的阿尔及利亚的山地上。

为避开家族仇人的追杀,达吕决定从山中穿越,他们经过被遗弃的村庄,越过险恶的崖壁,并尽可能周旋着,极力避免与来自各方的暴力对抗。

被殖民的法国农民,充满对阿拉伯人的愤怒,他们想处死任何可疑的阿拉伯人。当地的阿拉伯人又对法国人极其敌视,这种环境下,直接导致二人途中的一起危机,高度敌视状态下,达吕误杀了一名阿拉伯人。

穆罕默德对死者充满了亏欠和内疚,亲手掩埋时,他痛苦的摘下自己的头巾为其掩盖。这些举动,都被达吕看在了眼里。

当天不久,就在二人途径一个险坡地段时,达吕跌倒滚坡差点落崖,危机中穆罕默德舍身把他拉了上来。穆罕默德的质朴和善良,更加奠定了达吕要穆罕默德活下去的决心。

虽远离人迹,也不得不与人为伍。怀对生命的悲悯,必须做出抉择。

途中的夜晚,他俩遭遇到一场暴雨,为了躲雨,匆忙奔向一个被人遗弃的村庄,当推开房门进入屋内的刹那,蓦然发现大雨照样滂沱着从头淋到脚,举目望去才发现没有屋顶。

雨中的二人被淋的极其狼狈,达吕走到屋内残破的壁炉旁伸出双手,做出烤火的神态。当他在雨中回头朝向落魄的穆罕默德发出自嘲的微笑时,不由得令人对他的浪漫主义人格充满敬意。

次日刚刚雨过天晴,二人却被阿尔及利亚的民族独立军俘虏,就在生命危在旦夕的时刻,达吕遇见了二战从军时的老部下,而此人正是独立军中的一位高级别军官。

两人见面自然的分外亲热,问明情况后,达吕和穆罕默德被松绑,他俩总算有惊无险的保住了性命。

虽远离人迹,也不得不与人为伍。怀对生命的悲悯,必须做出抉择。

途中藏匿于山洞期间,一个个战士主动前来向达吕敬礼,原来在二战战场期间,达吕曾经就是这些外籍军团战士的指挥官。

二战结束后,这些阿尔及利亚的战士本以为曾经的流血牺牲和战功表现,可以换来法国允许他们的民族自由和国家独立,但是事与愿违。如今,他们再次武装起来,变成了武装推翻法国殖民政府的革命者。

出于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情谊,民族独立军军官要求达吕加入他们,要求和他们一起像二战中打击德国侵略者那样反击法国人,达吕婉拒了他。

就在独立军押着二人即将走出山洞的时候,突然枪声大作,他们被法国军队包围了。

经过激烈交战,独立军几乎被全部击毙,唯独那位达吕的老部下军官,在达吕吸引政府军注意力的掩护下,才逃得了性命。

法军军官通过电台核实后,证明俘获的达吕没有说谎,并向达吕表示了敬意,敬达吕是法军的二战英雄,尊他仍是预备役军官,同时也希望达吕随时履行义务,加入军队去打击阿尔及利亚人,他也婉拒了。

法军非常礼貌的归还了达吕的枪支,并告别了达吕和穆罕默德继续余下的旅程。

虽远离人迹,也不得不与人为伍。怀对生命的悲悯,必须做出抉择。

一路上达吕不断埋怨穆罕默德的懦弱,并奚落他没有改变自己命运的勇气。

通过一路上生死与共的陪伴和相依为命,穆罕默德逐渐向达吕敞开了自己的心扉。

其堂兄偷抢他家粮食的发生,如果得逞,他的母亲和弟弟们就得挨饿,就无法维系最基本的生存。为此,他进行了拼死相搏,被他杀死的堂兄的兄弟们,按当地的习俗就是必须报仇。

如果他死在这些人手里,自己的弟弟们肯定也要替他报仇,但是如今他们还太小,他不想让他们去送死,所以他希望自己死在法国警察手上。

他没有选择的余地,他也不是懦弱,而是宁愿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和避免家族内部产生更深的仇怨。

由此,电影顺其自然地将战争背景下的罪案引向了爱与道义,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讨。

达吕虽以法国人的身份出现,因为父母是法人。就如他自己所言,“对于法国人,我是阿拉伯人。而对于阿拉伯人,我又是法国人”。他的身份既纠结却又根本没得选。


3.为了挽救一个生命,也可以不择手段,利用人性的体验去唤起对生命的渴望

达吕深知,穆罕默德到镇警察局的结局是必死无疑。为了能将穆罕默德从一心求死的路上拉回来,达吕想到了一个开启他求生本能的办法,于是便又有了一段别具浪漫意味的经历。

从之前途中二人的交谈中,穆罕默德曾经问过达吕的身世和情感经历,也好奇的问过跟女人做爱是什么感觉的问题,达吕由此得知穆罕默德至今还是个处男之身。

当达吕带着穆罕默德在经过的小镇时,领他去了从前光顾过的酒吧(花楼)。钱不够,达吕用枪支做了抵押,向自己熟悉的老板娘提出给穆罕默德安排一个姑娘的要求。

达吕曾经回答穆罕默德的好奇提问,说和女人做爱的体验非常美妙,他觉得既然用语言无法撼动穆罕默德的求生想法,那就通过让他品尝一下未曾有过的人生体验,或许能够激发和增强他的求生欲望。

虽远离人迹,也不得不与人为伍。怀对生命的悲悯,必须做出抉择。

果不其然,被姑娘开发后的穆罕默德,原先呆滞无光的眼神,此刻散发出一种青春的光芒,从他那略带羞涩的表情里,仿佛在告诉达吕“原来男女之情是这种滋味,我的一点一点的回味回味才行”。

已经离目的地不远了,这时面临的是个三岔路口。往前,就是穆罕默德去接受审判的镇警察局。往右,则是通往沙漠的游民部落。这个部落,达吕非常熟悉,那里的人们善良且好客,到了那里就意味着安全得到充分的保障。

达吕在这里再次给穆罕默德提供自由的选择,希望他能得到救赎,并告知他不用再担心族群的报复,因为过后会谎称他在路途中遇到的交战中已经身亡,让他放下思想包袱,勇敢地去拥抱自由。

虽远离人迹,也不得不与人为伍。怀对生命的悲悯,必须做出抉择。

当看到伫立在岔路口的穆罕默德在犹豫着,达吕也不由得止住了脚步,默默的在注视中给他鼓励。

穆罕默德经过片刻犹豫之后,终于挪步迈向右边的沙漠之路,此刻达吕的眼睛里充满了泪光,坚毅的脸上现出了微笑。他释然了,慢慢转身,走向自己的归途……

美丽壮观的荒原,苍茫寂寥的远山,达吕乘夜色返回时,北非的夜空,壮美而苍凉,独行在山脊上的达吕,犹如行走在天际之间,空中那轮凄清的明月,很亮,很圆。

虽远离人迹,也不得不与人为伍。怀对生命的悲悯,必须做出抉择。

天亮后,这位法国人眼中的阿拉伯人以及阿拉伯人眼中的法国人,回到了教室,满怀深情,郑重的给孩子们上了最后一课。

他深深的知道,自己即将再次接受命运的选择。虽然靠良知挽救了一个年轻质朴的生命,但是却与政治环境的要求背道而驰,在人性的情怀和世俗的民族缠斗较量中,即将面临的也是一个几乎无解的未知。这就意味着离开才是最好的选择。

当看见满堂端坐的孩子们,他们的小脸上挂着依依不舍的泪水时,我们和达吕一样,心潮久久难以平静。


虽远离人迹,也不得不与人为伍。怀对生命的悲悯,必须做出抉择。

后 记:

相比加缪的原作,电影的节奏抒情而缓慢,借鉴美国西部片的表现手法,在恰到好处的背景音乐衬托下,较好地表达了孤独、野性和荒蛮。

通过二人亡命天涯似的短暂历程,将人性中的悲悯、无奈、愤怒与温情等纠缠不清的情感,描绘的淋漓尽致。

中的主人公达吕,犹如作者本人的尴尬身份一样。作为在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时期,殖民者与争取独立者之间,站在人文和人性高度的作者与他笔下的达吕,都有着无从选择的两难境地。

作品充满了与人类世界相关的各种矛盾冲突,即便有着远离人迹和安静过活的初衷,却也不得不与人为伍、与人思虑及考量,继而做出自己的抉择。

作者加缪通过达吕的行为,冷静睿智地向人类良知提出种种疑问,同时也再次表明着他对人性和战争的态度。

原著趋于写实与简洁,而电影则既凸显了其文学的深沉,又在表现形式的添加、延伸与丰富方面进行了升华,更加耐人寻味和令人思考。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说到:“人所做出的行为是无法挽回的,一个人的行为和别人的无数行为同时产生,便有了历史的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