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的发展历程

一、打疫苗的作用

疫苗的发展历程

为什么大家都那么关注新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制呢?疫苗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作用呢?这不由得提到我们的免疫系统。当病毒入侵人体时,人体如何进行防御呢?

如果把免疫比作一场战争,那么我们人体就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和粘膜,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病毒颗粒飘散在空气中,它有可能会落在你的皮肤上,甚至有可能随着你的呼吸进入到呼吸道(你的鼻子,嘴巴)都有可能,甚至通过眼睛进入到你体内,你的皮肤和粘膜都能分泌出一些杀菌物质,杀灭这些病原体。

但是第一道防线的杀菌作用是有限的,所以我们预防冠状病毒的最好措施就是戴口罩,阻挡病毒通过呼吸道进入到人体内。如果还是有病原体进入体内,这时候就会启动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来杀灭病原体。这两道防线是我们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任何一种病原体,但是消灭病原体的能力也有限。

如果还是不能杀灭进入的病原体,吞噬细胞在吞噬完病原体后就能识别出病原体的抗原,再把抗原呈递给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在这种刺激下产生专门的抗体来对付这种病原体。


疫苗的发展历程

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


在这次疫情当中,我们看到有很多治愈出院的患者主动要求捐献血浆,就是因为他们的血浆中有专门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存在,能够消灭这种病毒。

那么,疫苗到底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

现在的疫苗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疫苗,是我们筛选出来的,含有病毒的部分抗原,或者是含有能够产生病毒抗原的基因,进入人体后,一方面能够让我们的免疫系统提前认识这种病毒,产生记忆细胞。当下次真的有病毒入侵人体,我们的免疫系统能够很快做出应答,另一方面又没有完整的病毒颗粒,不会导致我们患病。

二、疫苗的发展史

疫苗的种类有哪些呢?疫苗的发展史是怎样的呢?

人类对疫苗的应用有记载的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唐朝,我们用接种人痘的办法预防天花,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阻止天花的传播,18世纪的英国乡村医生爱德华·琴纳从中国古代的这种做法里受到一定的启示,发明了牛痘接种法,这也是在人类历史上我们第一次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了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传染病。

1957 年在世界卫生组织倡导下, 开展了全球种痘预防天花的行动。我国解放后就开展了全民种痘计划,1980 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人类消灭了天花,同时在世界范围停止了天花疫苗接种。

回顾疫苗的发展史,目前的疫苗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

第一代疫苗是灭活的或者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灭活的病原体里可能有残留存活的病原体,减毒的疫苗,我们要防止毒性恢复,因此第一代疫苗的稳定性不是特别高,具有潜在危害性,生产技术要求比较严格。代表疫苗有脊髓灰质炎疫苗和天花疫苗。

第二代疫苗又称亚单位疫苗,是将病原体的抗原基因克隆到细菌或真核细胞内,利用细胞或其他细胞来生产病原体的抗原。乙肝疫苗就是二代疫苗的代表。

第三代疫苗是核酸疫苗,通过注射外源基因在体内诱导免疫应答,也就是说直接把病原体的抗原基因注入体内,诱导人体产生免疫反应。核酸疫苗的种类很多,我这里只列举3种:

1、重组蛋白疫苗

重组蛋白疫苗是把一个病原体最有效的抗原成份基因拿出来,进行体外重组,表达蛋白,然后制成疫苗。

2、mRNA疫苗

mRNA是DNA转录到翻译出蛋白质的中间载体,只要有了翻译出相应抗原决定簇的DNA序列,我们就可以设计出相对应的mRNA序列,从而生产出相对应的蛋白质。相对于传统的疫苗,mRNA疫苗可以一次表达20-50个抗原,有更大的优势。

3、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

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是一种重组病毒疫苗,简单地说,经过实验后可以筛选出一些有效的抗原,新冠状病毒的抗原基因组装到腺病毒的基因里,筛选出能够表达这种抗原的病毒,注射到身体内,刺激身体产生体液免疫或者细胞免疫。

核酸疫苗对比于前面2种疫苗,有制备简单、应用较安全、产生持久免疫应答等优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