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你不知道的籃球發展史?

2019年男籃世界盃在國內八個城市同時打響,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的朋友,都能在家門口觀賽,可謂難得的機會與體驗。作為一個歷史學與籃球的雙重愛好者,我想與大家聊一聊歷史上關於籃球的那些事兒。

中國人與球

作為人類的一項基本活動,體育運動是隨人類的產生、進化而產生、進化的。

在原始社會,一個靠狩獵為生的人,不通過運動來增強體魄、提高技術,很難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生存。因此,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少不了運動。

生產能力提高後,人們在謀生之餘,有了一些娛樂性、儀式性的活動,體育就萌生於其中。在新疆、西藏等地的巖畫中,普遍出現的射箭、格鬥、奔跑、舞蹈等運動,脫胎於日常生活,又具備非生產性的特徵,比如舞蹈大量出現在祭祀與娛樂的場合。

球類運動在這一時期同樣可見雛形,不過,這一時期的球,是重一兩斤、直徑10釐米左右的石球。

石球是石器時代人類最基本的一項工具,因為石球既可以用來投擲野獸,又可以用來敲打用具。山西許家窯遺址,就出土了很多舊石器時代的石球。烏魯木齊的一幅巖畫,就表現了一個獵人持石球打鹿的場面,十分形象生動。

另外,新疆阿克蘇地區溫宿縣的一幅巖畫,描繪了用石球狩獵的畫面。狩獵者微微後傾,一腳微抬,雙手一前一後,瞄準著前方的大角羊,正準備用力投擲手中的石球;其腳下和大角羊的腿下,都鑿刻有滾圓的石球。狩獵者這種姿勢,不由讓人想起現代標槍運動中的投擲動作。

這些巖畫展現的還是生產性的活動,而在雲南滄源巖畫《球戲圖》中,一人拋球,另一人雙臂舉起迎球,卻是實實在在的遊戲場面。

這種石球遊戲甚至深受小朋友喜歡。在陝西半坡的一個墓葬中,墓主人是一個三四歲的小女孩,她的腳邊就陪葬著三顆精緻的小石球。看來,圓圓滾滾的球,很早就受到人們的青睞,成為一種重要的娛樂工具。

隨著中國球類運動的發展,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體育活動出現了,比如馬球、捶丸、蹴鞠等等。

馬球是騎在馬上,用球杖擊球入門的一項體育運動。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裡,永王出場時就是在打馬球。不過,不是每個人都有永王這樣的地位與財力。開闊的場地,眾多的馬匹,這些都來之不易,所以人們乾脆步行擊球,這種徒步持杖打球的運動,被稱為捶丸。

明代《宣宗行樂圖》中,就有宣宗朱瞻基玩捶丸的畫面。捶丸的場地上有球穴,又叫“家”,洞邊插小旗。捶丸時,以球入洞為勝,實際上,還有固定的擊球點。捶丸的場地,也多設在野外凹凸不平之處;捶丸所用的“棒”,也分為很多形狀與型號。想必大家已經看出,捶丸像極了如今的高爾夫運動。

蹴鞠往往被認為是古代的足球,這一點也被國際足聯認可。儘管中國古代蹴鞠的規則與現代足球有很大差異,國際足聯仍然承認中國是足球的起源地。

充氣鞠的出現是一場偉大的變革,促使蹴鞠運動開始向高空發展。

蹴鞠的起源很早,“蹴”是踢的意思,“鞠”就是球—一種皮製的實心球。傳說黃帝戰勝蚩尤之後,為了洩憤,將蚩尤的胃塞滿毛髮,做成球讓人踢。這種塞滿輕盈物質的實心球,相比石球有了很大進步。不過可以想見,這類球基本上只能在地面滾動,彈性較差,因此人們蹴鞠時,也主要著眼於地面的拼搶。

到了南北朝時期,鞠的製作技術提升了,之前的實心鞠發展成了充氣的鞠。這種鞠也被稱作“毬”,一般用多塊皮革縫製而成,用氣充之,彈性較好。

充氣鞠的出現是一場偉大的變革,促使蹴鞠運動開始向高空發展,出現了多種多樣、趣味橫生的踢球方法。《水滸傳》中的高俅高太尉,正是因為踢球技術出眾,花樣繁多,深受徽宗賞識,一路發跡,算得上球星的鼻祖。

充氣球的出現,讓球開始真正“擺脫”地心引力的影響,除了用腳踢,還可以用手拍。不過奇怪的是,我們很少看到古代中國關於拍球的記載與繪畫,只能窺見吉光片羽。在傳世的清《康熙南巡圖》中,繪有幾個兒童在一起拍球的場面,清末畫家吳友如也曾有兒童拍球的畫作。


那些你不知道的籃球發展史?


雲南滄源巖畫《球戲圖》


天津成為近現代中國籃球最知名的城市。

從這些作品可以看出,那時的拍球運動相對簡單:或者是不帶花樣的數字比賽,看誰拍得多;或者是帶有一些花樣的拍球表演,如單腿蹺起拍球等等。

玩拍球的多是兒童。或許是因為拍球運動太過簡單,只要有一個充氣球,便隨時隨地可以開展,而且滿足不了成年男女有挑戰性與表演性活動的需求,因此它不像蹴鞠、馬球、捶丸那樣受成年人喜愛。

總之,由於種種原因,雖然中國很早就出現了充氣球,也有很多人拍球娛樂,卻並沒有將之發展成一項規則複雜、兼具競爭性和觀賞性的體育運動。

現代籃球的產生,還得追溯到西方。

籃球與“德智體美”

翻開任何一本籃球讀物,介紹籃球發明者時,都說是美國的詹姆斯·奈史密斯(James Naismith)博士,說他在美國馬薩諸塞州春田市的基督教青年會訓練學校任教時,為了解決冬天太冷、無法開展室外活動的問題,與他的老師古利克博士一起發明了籃球這種運動。


那些你不知道的籃球發展史?


籃球運動發明者詹姆斯·奈史密斯


在這樣的敘事中,我們為兩位博士的天才妙想而讚歎,卻很容易忽視基督教青年會學校這個背景。實際上,這關係到籃球運動創始的初心,也深刻地影響了籃球在中國的傳播。

我們都知道,在19世紀的西方,第一次工業革命完成,資本主義獲得大發展。不過,當時也出現了比較嚴重的道德滑坡問題。我們熟知的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就集中批判了扭曲的金錢觀對傳統道德的衝擊與破壞,而心智不成熟的青年,特別容易成為這種道德墮落的犧牲品。

當時的基督教,為了應對這種新的社會形勢,也在尋求新的宗教教育方式。1844年,在工業革命的心臟倫敦,年輕的喬治·威廉聯合十幾位來自不同教會派別的青年,成立了基督教青年會,其宗旨是“通過宗教服務來改善青年人的精神生活”。青年會通過宗教來增益青年心智的做法,獲得了社會主流的支持,這種形式得以迅速發展。1851年,基督教青年會傳入美國,很快,美國成為世界青年會運動的中心。

青年會傳入美國之初,與在英國一樣,也主要是提供一些宗教服務。不過,一個叫羅伯特·邁克班尼的小夥子,在紐約青年會財務困難、面臨解散時進入青年會工作,很快提出了新的綱領,使青年會的面貌煥然一新。這個綱領就是1866年紐約青年會宣佈的:“青年會之內容,為德育、體育、智育 、群育諸部。”

以基督教信仰為根基,以“四育”為主要內容,培養青年的完美人格,成為新時期青年會的宗旨。而在德智體群之中,羅伯特尤其重視體育,認為健全的肉體為完好人格的根基。

青年會提供的新內容,吸引了大批年輕人。為了培養合格的幹事,1885年,青年會在春田市創辦了一所“青年會幹事學校”;1886年增設體育部;1890年,學校改名“國際基督教青年會訓練學校”,而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正是這所學校的體育教員。

因此,籃球的發明,正是為了吸引年輕人參加青年會活動,培養德智體群全面發展的新一代青年,傳播基督教的教義。


那些你不知道的籃球發展史?


以“五 虎 ”為主力的南開籃球隊


有趣的是,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蔡元培先生面對中國青年會拉攏年輕人信教的現象,為了與之抗衡,提出了著名的“以美育代宗教說”,從而提出了“五育”教育觀,即德智體美與世界觀教育。這成為我們今天常常提到的“德智體”三好學生、“德智體美”四好少年、“德智體美勞”五好學生的先聲,深刻地影響了現代以來中國青少年的價值觀。相信每個中國人小時候,都渴望得一張“三好學生”的獎狀吧。

青年會在美國掀起“學生志願海外傳教運動”的浪潮後,很快傳入中國。1895年,北美青年會派遣代表到中國,建立中國第一個城市青年會—天津青年會,同時,也將在美國剛剛興起的籃球傳入中國。

因此,天津成為近現代中國籃球最知名的城市,孕育了“中國籃球之父”董守義與他培養的“南開五虎”、程世春、張長祿等中國籃球名宿。難怪姚明主席與中國籃協決定,將中國籃球博物館與籃球名人堂設在天津。

而籃球的發源地—春田學院,與中國籃球的緣分也很密切。頒給CBA總冠軍的牟作雲杯,以中國籃球名宿牟作雲先生之名命名,他就畢業於美國春田學院體育系。

籃球的進化

詹姆斯博士發明籃球的時候,對這種未來的運動做了諸多設想。當時的橄欖球、足球、長柄曲棍球,都不太適合作為室內運動,他想到了瑪雅人曾經玩過的一種名叫場地球的遊戲。

這種遊戲的場地,形似一個英文的字母“I”,在場地一端砌一垂直於地面的石圈,球員需要將彈性的橡膠球彈起,擊進上面的石圈,而不得使用手腳,只能用膝、大腿等部位,這就要求高超的技巧。

這種投射進圈的目標,與現代籃球相似。不過,具體的投射方式還不太明朗。詹姆斯又想起自己在家鄉玩過的一種“打小鴨”的遊戲:在高出地面的岩石上,放一小石塊作為“小鴨”,小夥伴們站在幾米外,投射小石塊,試圖打落“小鴨”。在這樣的遊戲中,詹姆斯注意到拋物線投射的重要性,射中目標的關鍵並非力量,而是準確性,這一原則適合室內運動。

因此,詹姆斯綜合拋物線的投射方式和進圈的投射目的,將一對盛桃子的籃子,安裝在體育館二樓的欄杆上,離地面3.05米,隊員需要將足球投中籃子—這也成為“籃球”的名稱來源。

不過,球投進籃子後,需要上梯取球,要是你投得賊準,可能一上午要爬幾十次梯子。於是,詹姆斯和同事創造了一種金屬球籃,底部沒有封閉,有一個小口,只需用竿子捅一下就好,比上梯輕鬆多了。

可老要捅球也不是個事,他們就在籃圈下面用網袋代替筐身與筐底,進球后,拉一拉拴在網袋上的繩子,球就抖下來了,這似乎比捅球又要輕鬆一點。

直到1913年,金屬籃圈下面掛線網的籃筐,才開始被普遍採用。這時距離籃球被髮明,已經過了20餘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