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釀酒人既不是儀狄也不是杜康,來看看“酒神”花落誰家——

一直以來,我國對於“酒神”的稱號究竟屬於誰——儀狄還是杜康,一直有爭論。

最早的釀酒人既不是儀狄也不是杜康,來看看“酒神”花落誰家——

傳說儀狄是夏禹時期的一個人物,他把(或者“她”,因為這個人連性別都還有爭議)造出來的酒給大禹喝了以後,立刻就被禁止傳播了。

最早的釀酒人既不是儀狄也不是杜康,來看看“酒神”花落誰家——

並不是他的酒難喝,相反,大禹喝了以後很高興。

但是作為一代賢王,高興之後,大禹敏銳的意識到這種“杯中物”的厲害,直接指出了“後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

作為老百姓可不是這麼想的,這個叫“酒”的東西竟然這麼厲害,被蒙上一層神秘的禁區面紗後,更讓人忍不住想試探一下。

從此以後酒就在民間漸漸流傳開來,成為一種家喻戶曉的飲品。

而另一位酒神“杜康”,應該叫少康,因為皇帝時期還沒有“杜”這個姓。少康是皇帝手下一個看管糧食的大臣。

最早的釀酒人既不是儀狄也不是杜康,來看看“酒神”花落誰家——

傳說連著好幾年土地豐收,糧食越來越多,倉庫都放不下了。旁邊又剛好有一些樹幹被蛀空的大樹,砍掉之後,遠遠看上去就像一個個肥胖的木桶。

少康靈機一動,把放不下的糧食放在這些樹幹裡面不是剛好嗎?

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猜到了,在潮溼的環境下,這些穀物很容易就發酵了,瀰漫出來的氣味很快引起了相關部門的注意,史上第一批酒就這樣產生了。

可能是因為後來有一個真叫“杜康”的人釀的酒很好喝,所以被人把少康的故事附會到了他身上,從此“少康”變成了“杜康”。

又因為皇帝是大禹的祖先,杜康的歷史比儀狄悠久得多,而中國文化中又向來注重資歷,所以杜康的名氣也就比儀狄大了很多。

但其實這兩個人都不是史上第一個釀酒的人,因為中國不是唯一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

就算杜康釀酒的故事是真的,那也不過是公元前2500年左右,而比這還要早2500年,也就是公元5000年前左右,世界的另一端有一個國家的餐桌上就已經出現了酒。

這個國家正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古埃及。他們的釀酒史比我國的傳說還要早很多,所以在他們面前,不管杜康還是儀狄,恐怕都要遜色一分。

古埃及的“酒神”是誰已經無從考證,因為現代埃及不像我們一樣自豪且推崇自己國家的歷史和文化。他們的“酒神”大概率來講是一批婦女,因為在那時候這是屬於婦女的工作。

這些充滿了智慧的婦女酒神不僅製造出了物美價廉的啤酒給平民飲用,還有精心釀造的葡萄酒專供貴族品味,可以說是種類豐富了。

酒在古埃及的作用非常多,幾乎是一種“萬能飲料”。

首先,拋開日常飲用這種基本功能不說,古埃及人還把酒當做藥來喝,他們覺得酒是一種可以已病治病,未病防身的神藥。

其次,酒還可以被當做一種貨幣來使用,法老用它來給修築金字塔的工人付工資,普通人也很容易用酒換到其它他們想要的物品。

在經常有各種宗教活動的古埃及時期,酒更是一種不可或缺的祭祀用品。而且在這種場合下喝得越醉越顯得虔誠,因為那時的人都把酒當做是神賜的飲料,喝得越醉當然就是越給神“面子啦。


最早的釀酒人既不是儀狄也不是杜康,來看看“酒神”花落誰家——

這些都說明酒在古埃及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一個多麼重要的角色。雖然出現得比他們晚,但我國有豐富燦爛的酒文化,也算是別樹一幟,出奇制勝了。

看完這些,你好奇那七千年前出現在埃及的第一批酒嚐起來什麼樣嗎?歡迎在下方評論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