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之王”暴力洗劫美國!是中國乾的?

作者| 李浩然 張馥宜(實習生)

來源| 瞭望智庫

前段時間,特朗普又發推特,一上來就劈頭蓋臉地指責中國:“中方曾說將停止對美出售芬太尼,這從未發生。許多美國人因此喪生。”

對此,外交部回應稱,中方向來言出必行,美國芬太尼問題的根源不在中方,美方應更多從自身找原因解決問題。

特朗普在美國內問題上甩鍋中國已是屢見不鮮。

芬太尼究竟是什麼,竟引得美國如此糾纏?越來越多美國人因芬太尼喪命的真相是什麼?今天庫叔就來聊一聊。

1.疼痛的“超級剋星”

芬太尼是阿片類鎮痛藥的一種,對普通人來說可能並不熟悉,但對麻醉科醫生來說,卻是他們朝夕相處的好助手:阿片類鎮痛藥有很強的鎮痛作用,是構成全麻的催眠、鎮痛、肌肉鬆弛三大要素中實現鎮痛的支柱藥物,更是麻醉和疼痛治療中至今無可替代的良藥。

值得一提的是,這裡所說的“阿片”,其實就是大家熟知的“鴉片”,它們倆只是同一個英文單詞的不同音譯罷了。

公元前五世紀左右,希臘人把罌粟稱為“阿扁”(音譯)。到了公元六世紀初,阿拉伯人把罌粟傳到了波斯,波斯人把“扁”發音為“片”,故有了“阿片”一詞。南北朝時期,罌粟傳入中國,中國人把“阿”又讀成了“鴉”。從此,中國就有了“鴉片”一詞。

所以簡單來說,“鴉片”就是芬太尼的鼻祖。

芬太尼作為藥物的發明要從比利時醫生保羅·楊森說起,他是楊森製藥的創始人,被廣泛認為是世界上發明過最多藥物的人之一。

(圖為保羅·楊森)

他一生擁有100多項藥物專利,發表論文850多篇,在精神病治療、鎮痛、麻醉和傳染病治療等醫學領域都有重大貢獻。他跟團隊發明的藥物中,有4種被列入目前世界衛生組織的基本藥物清單,其中就包括芬太尼。 

楊森上高中時,四歲妹妹的離世,這促使他決定獻身醫學。他有一個愛好——特別喜歡研究鎮痛藥和麻醉藥,據說是因為他認為如果人活在痛苦之下,人格也會受到損害。

1960年,34歲的楊森在總結鎮痛藥的共同特點時發現,傳統的嗎啡和當時最新人工合成的杜冷丁,都有一個相同的化學結構——哌啶環!

於是他大膽推測:哌啶環就是嗎啡和杜冷丁產生鎮痛效果的基礎!下一步,他開始鑽研如何增強這個結構的鎮痛效果。

楊森嘗試用各種方法來改進哌啶環,一方面增加其脂溶性,讓它更容易滲透進神經細胞;另一方面,不斷增強它與阿片受體的結合效率,增強它的鎮痛效果。

最終,他得到了一種自我感覺非常“完美”的化合物——R4603,也就是故事的主角“芬太尼”。

當時,普遍使用的麻醉劑是嗎啡,但嗎啡已被證實會給患者帶來不全遺忘症、嚴重高血壓、低血壓、心動過緩等後遺症,所以,臨床醫學界正尋找能代替嗎啡的第二代手術麻醉劑。

楊森成功合成芬太尼後,就將它交給一些醫生進行大規模的臨床試驗,獲得了廣泛認可。20世紀60年代中期,芬太尼已經在西歐大部分國家獲批,成為合法臨床藥物,並很快在美國申請上市。

不久,一位叫希歐多爾•斯坦利的醫學博士在經過大量動物試驗後,於1977年率先用大劑量芬太尼取代嗎啡,用於心臟手術麻醉,這標誌著心臟手術麻醉也進入了“芬太尼時代”。

不得不說,芬太尼的優點簡直太亮眼!

*起效快,靜脈注射芬太尼1分鐘就可以起到鎮痛效果,4分鐘內其鎮痛效果就可以達到高峰;

*藥效強,持續作用的30分鐘內,鎮痛效力是海洛因的50倍,是嗎啡的80—100倍;

*更安全,與嗎啡等其他藥物不同,芬太尼對呼吸的抑制作用很弱,使用時要安全得多,而且其安全劑量範圍(藥物的安全範圍是指最小效量與極量之間的範圍)也廣。

於是,芬太尼迅速在麻醉鎮痛界嶄露頭角。

 (圖為各種包裝的芬太尼藥品圖源:海外網)

之後,芬太尼不斷開枝散葉,以其為基礎陸續產生了其他芬太尼家族的藥物,比如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和阿芬太尼等。它們被普遍用於醫療,大幅改善了手術和術後鎮痛效果。

從此,更加無痛的治療才真正走近大眾,芬太尼類藥物也就成了疼痛的“超級剋星”。從上世紀60年代問世到今天,期間各種阿片類鎮痛藥物“你方唱罷我登場”,但芬太尼類藥物的地位始終不可撼動,一直都是麻醉鎮痛藥中的王牌。

2.芬太尼為何被毒梟選中?

到這裡,我們談的都是作為麻醉鎮痛界“天選之子”的芬太尼。

但芬太尼在緩解患者疼痛的同時,卻給世界帶來了另一種“苦痛”——它被毒梟盯上了!

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芬太尼作為阿片類藥物的一種,通過與人體內的阿片受體結合,可以起到鎮痛作用,同時它也具有阿片類藥物的“通病”——影響人的神經系統,出現興奮、致幻的效果。

簡而言之,芬太尼能讓人產生欣快感,而且依賴性、成癮性強,這使它很容易淪為毒品!

其實不光芬太尼,很多麻醉鎮痛類的藥品與毒品的原理都是類似的。為什麼毒梟偏偏選中了芬太尼呢?因為芬太尼是既能逃避監管又容易生產的“實驗室毒品”。

何謂“實驗室毒品”?

到目前為止,毒品已悄然“進化”到了第三代。

第一代是“傳統毒品”,比如鴉片、嗎啡、海洛因等,都是基於植物原有的化學物質生產或者提純而成。

第二代是“合成毒品”,比如冰毒、搖頭丸等。

(圖為美劇《絕命毒師》劇照,講述了一位身患絕症的高中化學老師沃爾特·懷特,為了給家人留下財產,利用自己超凡的化學知識製造冰毒,逐漸成為世界頂級毒王的犯罪故事。)

可以說,前兩代毒品“人人喊打”,被嚴格管制,而第三代的“實驗室毒品”,是不法分子對管制毒品進行化學結構修飾得到的,尚未被國際禁毒公約管制,並且不被公眾熟知。

很多實驗室毒品在剛發明時是藥品,但在臨床使用中,發現有致幻和成癮性,才逐漸成為一種流行的毒品,最典型的就是芬太尼。

實驗室毒品的致幻和麻醉效果與前兩代毒品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更可怕的是,它們還具有極強的隱蔽性。

首先,原材料很容易獲得。

藥品的成分歸根結底就只有碳、氮、氧等基礎元素,所以不太可能把所有的原料都管起來。

以芬太尼為例,對一些“絕命毒師”來說,買到合成芬太尼及其替代品的原材料不是難事,很多甚至可以通過QQ群等途徑購買。

其次,製造簡單且更新變化速度極快。

按照美國緝毒局的說法,實驗室毒品的設備可網上購買,也不需要複雜的實驗室技能,這有利於小型藥物販運組織走私並小規模生產。

此外,實驗室毒品合成路徑和合成結構有很多,只要稍稍改變分子結構,就能產生一種新的衍生物,具有相似甚至更強的效果。

這就猶如九頭蛇海德拉,砍掉一顆頭,便以極快的速度重新長出兩顆。地下製毒者天天盯著列管目錄,研發沒被列入管理的新產品,立法機關一將某種物質列入管理名單,製毒者就立馬改改成分,很快就會有多種相似的“新品”冒出來。

就像1生2,2生3,3可以製成芬太尼,把2禁了,製毒的人一樣可以通過1來重新合成2,無法窮盡。

最後,監管難度大。

實驗室毒品“太新了”,最近幾年才流行開來,所以監管有時候跟不上,連它的致癮性也不好評估。

以前的毒品,經過大量的研究試驗後,從成癮性、社會危害性出發,通過《非法藥物折算表》對應到法律上的懲罰,標準清晰,便於量刑。但實驗室毒品研究和評估的速度跟不上,很多毒販把分子結構改來改去,最後也不知道這個東西到底有多“厲害”了。

這些“盲點”,註定會被毒梟鑽空利用,芬太尼等實驗室毒品近幾年開始在全球氾濫。

目前已報告發現實驗室毒品的有101個國家和地區,共700餘種,遠超國際管制的251種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數量。

3.“毒品之王”有多可怕?

作為藥品的芬太尼效果很強悍,而作為毒品的芬太尼,危害也很可怕!有人甚至把芬太尼類物質稱為“毒品之王”。

在龐大的“芬太尼家族”中,最恐怖的要數“卡芬太尼”,它的藥效比一般芬太尼強得多,只需要0.01克就能麻翻一頭大象——所以它在很長時間內都只有一種用途,就是“大型動物麻醉劑”。

至於人類?只要0.02克,就能致死!

如下圖所示,殺死一名中等身材的成年男性,大約需要右邊劑量的海洛因,大約20克;換成卡芬太尼,只需要左側大約0.02克的劑量,就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卡芬太尼甚至被作為武器使用過。

2002年,莫斯科鋼管廠俱樂部被30多個車臣恐怖分子襲擊,近千人成為人質。俄羅斯特警部隊不得已發動突擊,通過劇院的通風系統釋放了幾罐卡芬太尼氣體,絕大多數恐怖分子瞬間就失去了抵抗能力,少數試圖掙扎的恐怖分子也無力頑抗,甚至連引爆自殺炸藥背心都做不到,被俄羅斯軍警像打靶子一樣逐個擊斃。

正因芬太尼類物質無法估量的致命性,緝毒警察發現非法芬太尼製造作坊時,都需全副武裝出動——身穿防化服,身背氧氣罐才能確保不被傷害。

2016年,美國新澤西州的兩名緝毒警察在執行搜查任務時,不小心吸入了芬太尼類物質,差點丟了性命。“我拿起袋子把它封好,把裡面的空氣擠出來,這樣做的時候,一堆粉末飄到了我們臉上”“我感覺身體都停工了”“事實上感覺自己快要死了”。

粉狀的卡芬太尼和海洛因很相似,所以卡芬太尼常被偽裝成高效海洛因,或在其中加入海洛因賣給吸毒人群。

雖然卡芬太尼比海洛因貴了十倍,但如果按照配方,1克卡芬太尼能夠混合出1000克海洛因,它的價格會比直接購買成品海洛因低好幾個量級。

除此之外,卡芬太尼純度極高,但製作成本不高,這意味著毒梟們可以用更少的重量和成本運輸更多的毒品,從而賺更多的錢,這樣就使披著海洛因外衣的卡芬太尼大量流入毒品市場。

更糟糕的是,在一些國家,一些街頭售賣毒品的毒販往往也不清楚手裡的“海洛因”究竟是什麼,大多數攝入過量卡芬太尼的人也根本不知道自己攝入的是多麼強烈的藥物。

芬太尼究竟危害程度有多大,我們可以從全球芬太尼使用量最多的國家——美國,來尋找答案。

上世紀90年代開始,美國一共經歷了三次藥物濫用危機,從1999年到2017年,阿片類藥物導致39.9萬人死亡。剛開始濫用的主角是處方阿片類藥物、海洛因,從2013年開始,濫用的主角變為以芬太尼為首的人工合成類阿片藥物。

2016年4月,57歲的美國著名歌手、音樂家和唱片製作人普林斯·羅傑·尼爾森被發現在家中死亡,死因是意外服用過量芬太尼。普林斯在20世紀70年代末走紅,專輯銷量超過1億張。

2018年5月,美國南達科他州一家電視臺的新聞主持人安吉拉,哽咽地告訴觀眾,她21歲的女兒艾米麗因濫用芬太尼而不幸離世。

女兒的離世讓安吉拉悲痛萬分,她選擇將自己的家庭悲劇告訴觀眾,讓更多人知道濫用芬太尼的巨大危害。

2018年9月,26歲的美國說唱歌手麥克·米勒在家中因服食芬太尼、可卡因和飲酒去世。此前,米勒經常在採訪中提到自己和毒品的抗爭,並兩次因吸毒後駕駛接受指控。

隨著“物美價廉”、容易運輸且隱蔽性極高的芬太尼類物質流竄在美國大街小巷,由此引發的悲劇不勝枚舉。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2018年11月發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美共有70237個藥物過量而致死的案例,其中,因芬太尼和其他合成藥物致死的案例就有28466例,比上年增加了29%。

洛杉磯衛生官員說,這種讓人容易上癮的毒品在洛杉磯街頭越來越普遍,因芬太尼而死的人比任何其它類阿片藥物都要多,而且超過槍擊和交通事故致死人數的總和。

芬太尼極快的傳播速度和巨大的危害,不僅奪去了無數的生命,還拖累了整個社會。

青壯年勞動力濫用芬太尼,就會昏昏沉沉,無心工作,影響勞動力市場的數量和質量。高盛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阿片類藥物的過度使用,已經成為處於黃金年齡、以男性為主的工人找不到工作或不願就業的關鍵因素。

父母濫用芬太尼,則會讓未成年子女失去安穩的成長環境,不利於其健康成長,加劇了社會的不穩定性。據統計,由於阿片類藥物成癮,有的父母無法照看孩子,美國每年有300萬兒童不得不由其他親屬監護。

而由芬太尼濫用引發的醫療保險開銷、成癮治療、刑事司法調查等更是花銷巨大——美國每年因阿片類處方藥物濫用造成的經濟損失約785億美元。

正是看到了阿片類藥物氾濫成災的危害,2017年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全國進入公共衛生緊急狀態。

但很多分析人士指出,所謂的“公共衛生緊急狀態”毫無意義,因為美國沒有更多資金投入這一領域。

其結果便是,美國阿片類藥物濫用愈演愈烈。

4.美國是怎麼被芬太尼“暴力洗劫”的?

有統計數據顯示,美國人口消耗的阿片類藥物,佔到了全球的80%,其中主要以芬太尼類藥物為主。

要知道,美國人口只佔全球的5%,消耗的阿片類藥物卻佔全球的80%,這個數字太詭異了!

為什麼美國成了芬太尼濫用的“重災區”?

首先,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國國內普遍存在濫用處方止痛藥的傳統。這種傳統的形成,是藥企大力兜售、醫師濫開處方的結果。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開始,本來用於癌症病人的阿片類止痛藥被廣泛地用於各類疼痛。只要患者感覺到疼痛,醫生大筆一揮,馬上就開止痛藥,漸漸地,大家接受了“疼痛就是病,是病就得吃藥”的觀念。

美國曆史上最嚴重的專業醫護人員謀殺案之一,就是醫生亂開阿片類止痛藥引發的,今年6月份,美國俄亥俄州的一位醫生因過量開具芬太尼,導致25名患者死亡。

實際上,大家不僅可以從醫生處輕易得到止痛藥,還可以從遍佈城鄉的連鎖超市與藥店的綜合體中買到處方類止痛藥,這讓人脊背發涼的現象背後,是遊說能力一流的美國藥企。

美國醫療衛生花費佔GDP比重為全世界最高,達到18%。公眾服用的藥物,大部分來自於本國製藥公司研發或經營。製藥公司營銷、遊說能力越來越強,也讓美國政府對藥品的管制越來越難。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普渡製藥(Purdue Pharma)。從上世紀末開始,普渡製藥就將止痛藥的營銷團隊人數擴張了一倍有餘,他們帶著印有產品商標的各種小禮品和宣傳光碟,穿梭於各大醫院和診所,並給醫生髮放“優惠券”,讓“病人”可以免費30天試用會上癮的止痛藥。

結果從1996年至2002年短短六年間,僅奧施康定這一止痛劑的處方就從每年67萬劑,暴增至超過600萬劑。

 (圖為奧施康定 圖源:澎湃新聞)

奧施康定的市場最先限定在癌症患者中,但不出幾年,營銷對象就擴大到了所有醫生——全科,內外科,婦產科,牙科,助理醫生和住院醫師均被囊括在內。

在奧施康定的推動下,全美阿片類處方銷售量大幅增加,並在2012年達到頂峰,這一年醫生共開出超過2.82億粒阿片類止痛片。“水漲船高”之下,普渡製藥為所有者薩克勒家族創造了超百億美元的銷售額,將薩克勒家族送上福布斯富豪榜,甚至超越了著名的洛克菲勒家族。

最近幾年,美國已開始反思阿片類藥物的濫用,據《紐約時報》報道,自1996年奧施康定上市以來,有700萬美國人使用後上癮,超過20萬人死於過度服藥,普渡製藥也面臨著上百起訴訟,成為了眾矢之的。

但是,儘管普渡製藥一直麻煩不斷,其所有者薩克勒家族卻一直未被牽扯其中。

其次,美國社會風氣也與阿片類藥物濫用脫不了干係。美國一直以“自由”精神自詡,但當社會風氣將吸毒貼上“自由”、“個性”的標籤,“自由”就變成了一個吸毒、藥物濫用的幌子。

不少明星等公眾人物也紛紛被爆出吸毒、藥物濫用,很多州甚至將娛樂用大麻合法化,這無疑會對青少年造成錯誤的引導。

再次,美國打擊藥物濫用收效不算大。

近幾年,雖然美國政府“著急”了,頻頻出招打擊阿片類藥物濫用,比如30多個州都出臺了法律,將阿片類藥物處方限制在特定天數的供應。

 (圖為美國各州對阿片類處方藥的法律限制 圖源:澎湃新聞)

5.千萬別在中國製毒販毒!

無論國外一些國家怎麼引導大麻合法化,在中國,對毒品都是“零容忍”。 

中國曾飽受毒禍之害,在中國人被稱作“東亞病夫”的年代,社會上游蕩的是毒品鴉片的影子,這種切膚之痛,中國人不會忘記。

根據中國刑法第347條,走私、販賣、運輸、製造鴉片1000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50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數量大的,可處以15年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50克差不多是一個雞蛋的質量,對應的最起碼是15年有期徒刑,中國可以說是對毒品打擊最嚴格的國家之一。

2018年至2019年5月,全國檢察機關共批捕毒品犯罪案件139084人,毒品犯罪案件量在全部刑事案件中,僅次於危險駕駛和盜竊犯罪,排第3位。

而且不論是誰,在製毒、販毒這件事上,都不能惹中國。

2007年9月,英國籍毒販阿克毛走私4公斤多海洛因進入中國後被捕,一年後的2008年10月,阿克毛被判死刑。在此期間,英國政府曾與中國展開“瘋狂談判”,首相、大臣、反對黨成員等各方都紛紛對華施壓或求情,但都無濟於事,2009年12月阿克毛被執行注射死刑。

2018年11月,加拿大籍被告人謝倫伯格因走私222.035千克冰毒被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15年,並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15萬元,驅逐出境。

宣判後,謝倫伯格不服,提出上訴。2018年12月,遼寧省高院對上訴案進行了審理,遼寧省人民檢察院出庭檢察員提出,一審法院認定被告人為從犯和犯罪未遂並從輕處罰明顯不當,發回重審,最終謝倫伯格被判處死刑,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此前,已至少有兩名加拿大公民因毒品犯罪在中國被判死刑。而在當時的案件審理過程中,時任加拿大總理哈珀曾親自向中國領導人求情,加拿大總督也曾試圖干預,但中方仍堅持執行死刑。

中方回應說,販毒在中國是一項非常嚴重的犯罪,我們必須保證所有人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

中國對毒品的防範到了什麼程度?

在中國吸毒販毒,不僅要沒日沒夜地躲避緝毒警察,還要小心左鄰右舍,就拿“朝陽群眾”來說,這些北京朝陽區的普通居民,因舉報和參與破獲多起明星吸毒案件而聞名全國。

而對於芬太尼類物質,中國也早已加大了防範,對想從醫用途徑獲得毒品、私下製毒的不法分子佈下了嚴密的法網。

首先,中國嚴格管制芬太尼作為藥品的使用。

國家禁毒辦數據顯示,2012至2015年間,僅發現芬太尼類物質6份,而到了2016年,發現的新精神活性物質中,芬太尼類物質就達到了66份。意識到新精神活性物質變化多端,芬太尼類物質易於合成,從2017年3月1日起,公安部、衛計委、國家食藥總局決定將卡芬太尼、呋喃芬太尼、丙烯酰芬太尼、戊酰芬太尼四種物質,列為非藥用類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制品種。

 (圖為《非藥用類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制品種增補目錄》 圖源:澎湃新聞)

今年5月1日起,我國又將芬太尼類物質進行“整類列管”,意味著所有芬太尼類物質在我國均被視為毒品,受到嚴格管制。這是我國首次對某類物質實行“整類列管”,為打擊和懲治涉芬太尼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據。

當然,由於芬太尼類物質亮點也不少,如果發現管制物質中有包括在醫療、工業、科研等方面的合法用途,監管部門也會採取措施,及時調整管理目錄。

不要說芬太尼,就是普通群眾到藥店買新康泰克這樣的感冒藥(因含有麻黃鹼成分,可能會被用來非法制造冰毒),也要帶上身份證,登記下姓名和聯繫方式後才能購買。

其次,為了更好的監管相關制芬太尼的原材料,國務院於2018年修訂了《易製毒化學品管理條例》,對兩種芬太尼前體NPP、4-ANPP進行了監管。

所謂前體,就是容易製成毒品或在製毒的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物質,如果不法分子想制芬太尼,那不好意思了,一旦沒有這個前體,即使只差簡單的步驟,也制不成。

再次,對於製毒售毒的漏網之魚,等待他們的還有嚴苛的偵查打擊。

*公安部組織13個省區市開展打擊網絡販賣芬太尼類物質等新型毒品違法犯罪集群戰役,清理整治互聯網涉毒信息,切斷不法分子網上聯絡交易渠道;

*國家郵政局督促物流寄遞公司落實實名寄遞、開箱驗視、過機安檢“三項制度”;

*海關總署部署重點關區加大對高風險國際郵包的查緝力度,提高查驗比例和頻次,有效攔截芬太尼類物質走私出境。

所以在芬太尼問題上,對於美國的多次無情甩鍋,究竟是真是假,我們一目瞭然。

據美國緝毒署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中方宣佈整類列管措施後的第二季度中,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僅查獲4起來自中國的芬太尼類物質走私案件,充分證明從中國流入美國的芬太尼類物質在原本不多的情況下又大幅減少,中方採取的舉措是確實有效的。

即使這樣,美國的芬太尼濫用致死人數仍居高不下。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美方一再指責中方是其國內芬太尼類物質的重要源頭,卻從來沒有向中方提供準確的數據和有效的證據,通報的情報線索也十分有限。

反而是中方通過強化核磁共振波譜儀的管控來有效解決芬太尼制販問題,這類設備還主要是由美國的廠家生產的。

所以,美國與其不斷毫無依據地甩鍋中國,不如多從自身找找原因!

參考資料:

1.李紅梅《芬太尼是啥,為何美國人吃掉了80%?》|人民日報,2019.5;

2.王啟帆《美方為何如此關切這款阿片類藥物》| 澎湃新聞,2018.12;

3.陳恆《美國人是如何成為癮君子的?》| 觀察者網,2018.12;

4.申鵬《為什麼我們對毒品“零容忍”?》| 微信公眾號“平原公子”,2019.4;

5.雷孟德《止痛的代價:奧施康定的成功與隱憂》| 澎湃新聞,2018.4;

6.《劉躍進:整類列管“芬太尼類物質”能堵塞法律漏洞》| 人民網,2019.4;

7.《世界週刊:“致命”芬太尼》| 央視網,2018.12;

8. 《藥企非法營銷醫生濫開處方 美國芬太尼濫用危機到底是如何產生的》| 央視新聞客戶端,2019.8

欄目主編:張武

文字編輯:盧曉川

題圖來源:IC PHOTO

圖片編輯:徐佳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