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食——馄钝

馄饨是一道中国美食,汉语拼音是hún tún 或者hún tun 轻声;粤语:wɐn3 tɐn1,音同“云吞”;山东话:hún dùn;英文名:Wonton、Huntun )是起源于中国的一道民间传统面食,用薄面皮包肉馅儿,下锅后煮熟,食用时一般带汤。

荠菜肉馄饨

荠菜肉馄饨是一道传统的地方小吃,主要流行在江浙沪地区。肉质鲜嫩,滋味鲜香清口,咸味适中。


中华美食——馄钝

辣油小馄饨

辣油小馄饨是一道菜品,主料是猪肉、馄饨皮,辅料是盐、糖、生抽、料酒、生姜、荤油。


中华美食——馄钝

泡泡馄饨

泡泡馄饨,可算是馄饨家族里的袖珍品,即便将三四十个聚到一起也仅一捧而已。“泡泡”二字,便是喻指其外形之小巧莹润。泡泡馄饨可归入小馄饨之列,但做法较之寻常小馄饨更为精细。要点有两个:一是皮子,二为包法。机制皮子只是半成品,店家在包馄饨前,还需用空瓶(擀面杖也可)对其进行再度加工,直至将皮子擀到几近透明时才能使用。


中华美食——馄钝

虾籽馄饨

虾籽馄饨,这里的“虾籽”,并不是在馄饨肉馅里,而是在汤里放。虾籽也不是配料时与酱油猪油香辣粉蒜花一起放在碗里,而是直接大把大把洒在大锅里与馄饨一起煮,然后舀到碗里。秘制的虾籽酱油,新鲜的小米葱,香浓的荤油,搭配上嗅觉与味觉更为强烈的黑胡椒,光是佐料就已经色香味俱全。

馄饨的内馅,采用了鲜猪后座肉,去皮、去骨,剁碎后放入酱油、麻油、葱姜等,徐徐渗入冷水中,用手臂搅拌,直至肉泥发粘即成。对于吃,扬州人是很讲究美学的,菜色一定要赏心悦目,即便一碗馄饨也不例外。因此,馄饨的包法很有讲究,外形如同麻雀头,边似荷叶,底若金钱。下锅装碗后,仿佛朵朵荷花。皮薄馅靓的馄饨浸在棕褐色的酱油汤里,像一朵朵白云在天空中飘浮。绿色的香菜、青色的米葱、朱红色的虾籽散落其间,看起来煞是诱人!

中华美食——馄钝

鱼汤馄饨

由鱼汤面衍生出来的鱼汤馄饨,亦为一绝。奶白色的鱼汤无需多加调料,仅以雪菜点缀,就已无比鲜美。喝一口汤,再夹起一颗精致的小馄饨,肉香混着汤鲜,那种滋味,绝对让人回味无穷。


中华美食——馄钝

开洋馄饨

开洋馄饨,个头较大,饱满丰盈,咬开后,便可以看到其中鲜嫩的馅心。开洋,就是淡水虾米干。据说这种做法起源于锡山市东亭乡民间,以鲜肉、开洋、榨菜制成馅心,以薄厚均匀、透而有韧劲、下锅不烂的手推皮子做馄饨皮,以肉骨头吊汤,豆腐干丝、蛋皮丝为佐料。伴着悠长的吆喝声,热气腾腾的氤氲里,猪油和大蒜叶夹杂的浓香四溢,勾起人们无限食欲。

中华美食——馄钝

炒米馄饨

车桥馄饨叫“淮饺”,又叫“炒米馄饨”,是江苏省传统的地方名点,属于淮扬菜。据说已有近150年历史。入口爽滑,味道鲜美,皮薄如纸,点火即燃,放在书上,字迹清晰可辨。


中华美食——馄钝

绉纱馄饨

小馄饨也叫绉纱馄饨,是江苏地区传统小吃,皮薄馅嫩,味美汤鲜。因为皮薄,里面的馅能透过皮而看到,外加小馄饨表面皱皱的,谐音为“绉”,所以也称其为绉纱馄饨。

馄饨分为大小两种,而小馄饨又分南北两派,南派的往往是江苏人做的,皮薄馅少,汤料精致,加虾皮、榨菜末、蛋皮,清鲜不腻,肉馅细腻。

中华美食——馄钝

刀鱼馄饨

刀鱼馄饨是江苏省著名的小吃,味鲜,久煮不烂,晶莹润泽。制馅选用早春出水的新鲜肥硕的雌刀鱼,张家港市地处长江河口入海处的南岸,是鱼群回游的“黄金水道”,每年上市的刀鱼,其产量在长江下游各县市中雄居榜首。

中华美食——馄钝

宣堡小馄饨

宣堡小馄饨是江苏泰兴市传统名小吃,以产于泰兴市内宣堡镇而得名,形成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宣堡小馄饨从大馄饨(江苏地区又称扁食)发展而来,以皮薄、汤鲜、味美著称。

中华美食——馄钝

马桥馄饨

马桥馄饨是靖江著名的传统面食。馄饨馅很讲究,以猪肉青菜、韭菜和菠菜馅为主,基本每个馄饨里都有一只淡水虾,可不是虾米哦,味道鲜美,馄饨皮很薄,加葱、盐、味精、少许酱油和胡椒粉做汤,最好有猪板油,极品。因最早出自马桥镇,而得名马桥馄饨,现已风靡靖江,走向全省。

中华美食——馄钝

肉燕

肉燕又称太平燕,是福建福州的一道著名的特色风味小吃,属于闽菜系-福州菜,肉燕是福州风俗中的喜庆名菜。福州人逢年过节,婚丧喜庆,亲友聚别,必吃“太平燕”,即取其“太平”、“平安”之吉利,故“无燕不成宴,无燕不成年”。肉燕亦由此成为馈赠佳品,为福州人包括海外乡亲所钟情。

肉燕别称扁肉燕。但是肉燕皮是由猪肉加番薯粉手工打制而成。是福州一大特色小吃,肉燕有别于福建其他地区的扁肉(扁食),两者口感是完全不一样的。燕皮薄如白纸,其色似玉,口感软嫩,韧而有劲。


中华美食——馄钝

大馄饨

大馄饨的馅料有瘦肉、菜心等等,馄饨皮嫩滑、有弹性。大馄饨制作起来也十分简单,一张四方的皮子对角平铺在桌子上,用筷子挑适量的菜肉,先包上一角,再翻上两边,最后在另一角上沾点水,包起,搭牢,一只漂漂亮亮的大馄饨就包好。

中华美食——馄钝

云吞

云吞又称扁食,是两广地区的特色传统小吃的一种,属于粤菜系。不同于大部分南方地区的“馄饨”,初期被归类为饼类之中。 之所以叫云吞, 是因为粤语中馄饨的发音类似于云吞。

经过长年的发展,云吞也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外皮以及里头的馅料都跟馄饨不同。大小一般以“一口吞”为标准,按照老广记的标准,一碗标准碗云吞数量为6颗到8颗。

中华美食——馄钝

红油抄手

红油抄手是四川和重庆的地方特色小吃,属于川菜系。此种小吃柔嫩鲜美,汤汁微辣浓香。抄手类似于馄饨,皮薄而润滑,和馄饨(圆面皮)馅料不同,主料是抄手皮(方面皮)和猪绞肉。以方面皮包肉馅,煮熟后加清汤、芝麻红油(通常是芝麻红油)和其它调料即可食用。


中华美食——馄钝

扁食

扁食是古代对饺子称呼,江苏中北部(秦淮河)和福建地区因古文化区域一直保留着叫扁食,也是该地区一直常见小吃。扁食的俗称有很多,中国北方和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大部分地区通常称为馄饨,南方各地区不同叫法居多,四川的抄手,湖北的包面,皖南的包袱,福建,江苏俗称扁食、或扁肉,广东地区因“馄饨”二字较为少见,故俗写作同音的“云吞”(粤语),英语“wonton”即源自广东话。

但是扁食一词在河南,山西,江苏一带,是对水饺的一种别称,是饺子最早在河南山西一带的称呼。与本文介绍的扁食属于不同小吃。相传是药神张仲景制作,包裹药材,具有医疗效果。形状常见月牙等形状。

中华美食——馄钝

酸汤曲曲

新疆的馄饨不叫馄饨,叫曲曲,在做法和用料上也颇有独特之处。曲曲的馅料主要是羊肉,把肥羊肉剁成肉泥,用肉泥、大葱加盐、胡椒粉、孜然粉和少许羊肉汤和成馅。切羊尾油成小丁,用面皮逐个包馅,对折起来,用手将边捏好,对折起来使两边合拢,中间留眼就是曲曲。曲曲配用羊肉原汁原汤,汤清味鲜,风味别具。要是想吃酸汤曲曲,就待馄饨煮到8分熟,在锅中加入新鲜番茄和炒过的番茄酱。无论是春夏秋冬,能吃上这样一份鲜香酸爽,面筋肉嫩的新疆特色馄饨,可谓爽哉!

中华美食——馄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