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條承載著恐懼和喜悅的回家之路

這一條承載著恐懼和喜悅的回家之路

一轉眼已經16年過去了,很多記憶開始漸漸變得模糊起來。但是,唯獨當年那條走了無數遍的路卻深深地印在腦海。

由於家庭的原因,我不得不離開老家,寄宿在外婆家裡,而這一住就是五年。(在我心裡,我已然把外婆家當成了我的第二個家。)

我在外婆家讀了3年小學,直到小學畢業。這期間,我偶爾會回幾次老家。而每次回去都是走的同一條路。雖然這是一條又遠又難走路,但是我依然堅持走下去。因為我想回老家,想回去看看爺爺。

當我讀中學的時候,我基本上是一到週末就會回老家看望爺爺。而每次都是走的同一條路。

那是的交通並不像現在這樣方便。為了節省時間,我每次都是選擇走小路。這條路,我要走兩個多小時。用翻山越嶺來形容一點也不誇張。

從外婆家出發會先走一小段平緩的路。大概有30分鐘的路程。這一段是沿著灌溉渠道所修建的道路,所以比較平緩。但是,路很窄,而且彎彎曲曲。有的地方有一兩米高,看著就讓人害怕。

這一條承載著恐懼和喜悅的回家之路

走完了這一段就來到了一個山溝。這裡倚勢建造了一個很大的池塘。而我就要從這個池塘的堤壩上走過。堤壩下面就是十來米高的懸崖。每次經過的時候,心理就會感到恐懼。尤其是下雨天的時候,池塘裡裝滿了水,更是讓我感到害怕。

這一條承載著恐懼和喜悅的回家之路

過了池塘就要開始爬坡了。先是經過兩三個田埂,然後再沿著山路爬了大概5分鐘左右,就來到了一顆很大的黃果樹下面。每次我走到這裡,我都會在下面的石頭上坐著休息一下。

休息了幾分鐘,我又要開始往上爬山了。沿著小路一直爬,大概爬了10分鐘,就會經過一家人的門口。他家裡養了一隻狗,前幾次經過的時候,它還衝我吼叫。隨著次數的增加,它居然不衝我吼叫了。有時我會去討杯水喝。

從這戶人家經過以後,就要一直往上爬坡。越過一個小山包以後,又有一小段平緩的路可以走了。這段路也是沿著灌溉渠道修建的。這一段路比之前的路要好走很多。同時呢我也加快了步伐。

大概走了20分鐘,平路就走完了。從現在開始就要一直往上爬山了。這一段是整個路程當中最難走的路。因為坡比較陡,坡度大概有45度左右。而且路是從森林裡穿過,比較崎嶇,一不小心就會崴腳。

這一條承載著恐懼和喜悅的回家之路

最讓我感到害怕的是,森林裡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蟲。尤其是那種千足蟲,我是最怕的。

這一條承載著恐懼和喜悅的回家之路

這段路我走得最快,儘管路不怎麼好走。基本上是一口氣爬到山頂。到了山頂,我全身都是汗水。在冬天亦是如此。

這段路大概花了我40分鐘左右。

來到山頂基本上走了一大半的路程。沿著山頂會走上一小段平緩的山路。而後就是一路下坡直到家裡。

隨著離家越來越近,心理越發喜悅,再加上走的是下坡路,整個下坡的速度都是非常快的。這段路大概花了我40分鐘。

這一條承載著恐懼和喜悅的回家之路

從山頂開始往下走,首先會經過一片竹林。走進竹林會有一股陰森的氣息。因為旁邊有一大片墓地。每次經過這裡我都是全速奔跑而過。

走過這段陰森的路以後,整個下坡的路程還算敞亮。沿著山坡一路往下,最後到了家裡。

這個時候,爺爺在家早已經準備好了美味的食物等著我回來吃飯。就這樣,陪伴爺爺度過每一個美好的週末。

在這兩天裡,我和爺爺一起幹農活,一起做飯,一起睡覺。心理感到非常的幸福。

週末吃完午飯,我會依依不捨的和爺爺告別,踏上回外婆家的路。

就這樣,每當週末放假,我就穿梭於老家與外婆家之間。從未感到過疲憊,相反,全是滿滿的幸福和喜悅。

這一條承載著恐懼和喜悅的回家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