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肅北

絲綢之路上的

一顆璀璨明珠

疏勒河、黨河、榆林河、石油河

從這裡發源與流經

滋潤著河西走廊廣闊的綠洲

孕育了輝煌燦爛的敦煌文化


肅北蒙古族自治縣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西端南北兩側,是邊境縣,也是甘肅省國土面積最大的少數民族自治縣。這裡歷史悠久,地域遼闊、資源富集、民風淳樸,是絲綢之路的驛站,是民族文化厚積薄發的熱土。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美在河流!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黨河,中國內陸河疏勒河的支流。古名氐置水,亦稱龍勒水、甘泉水、都鄉河。在甘肅省西部,清代始稱黨河。源出肅北蒙古族自治縣巴音澤爾肯烏拉和崩坤達坂,全長390公里,流域面積1.7萬平方公里。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黨河出肅北縣後,穿過鳴沙山,在沙棗園(也稱黨河峽口)進入黨河水庫,原河道折向東北流,灌區建成後,河水全部進入黨河總乾渠,在西千佛洞附近折向東北流。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入敦煌綠洲,經七里鎮、敦煌市沙州鎮、分散進入敦煌市三個灌渠。經莫高鎮、轉渠口鎮、肅州鎮。原向東北,至敦煌市北注入疏勒河。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黨河主要依靠冰川冰雪融水、泉水和大氣降水補給,是肅北、敦煌人民的母親河,肅北、敦煌的生活、工業用水,農業灌溉離不開黨河,著名的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都與黨河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疏勒河是甘肅省河西走廊內流水系的第二大河,古名籍端水,全長540公里,流域面積20197平方公里。發源於祁連山脈西段託來南山與疏勒南山之間,西北流經肅北縣的高山草地,貫穿大雪山到託來南山間峽谷,過昌馬盆地。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疏勒”蒙古語為多水之意。出昌馬峽以前為上游,水豐流急,出昌馬峽至走廊平地為中游,至安西雙塔堡水庫以下為下游。昌馬水庫以下河西走廊地區,是徑流的消失區,水流被引入翻區,是安西農業生產、城鎮工業和人民生活用水的水源。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巍巍祁連雪,滾滾疏勒河,她似萬馬奔騰在咆叫,如雲海翻滾在吶喊!她洶湧澎湃,氣勢磅礴,一瀉千里,哺育著玉門以西的幾十萬人民。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石油河,甘肅省內陸河,屬疏勒河水系,在酒泉市境內,源於肅北蒙古族自治縣祁連山疏勒峰鴨兒河腦,流經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東北部、玉門市東部,沒入玉門東北部花海子。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下游又稱赤金河,由於徑流基本被引用灌溉,只有大洪水時才能到到赤金鎮下游。全長150多公里。流域面積3100平方公里。靠山區降水和冰雪融水補給,是玉門市工農業和城鄉人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石油河,在肅北縣境內水源有二:一是祁連山疏勒峰石油河腦米和鴨兒河腦屬走廊南山,共有冰川15條,二是泉水。河水從雪山而下,行經35公里左右到肅北蒙古族自治縣分水梁山,從分水梁山及其周圍山口流出即滲入地下潛流。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經20公里又形成幾股泉水出露地面,匯成野馬大泉。再向北流經石包城鄉魚兒紅草原後,進入玉門市境內。2003年玉門市政府駐地在原老君廟,當時玉門油田及市屬工業用水,主要靠石油河、白楊河2條水源供水。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榆林河又名踏實河,因流經著名石窟-榆林窟而得名,是疏勒河主要支流之一。她發源於祁連山區大雪山北坡冰川群,其融雪水滲入洪積層,經長距離的調蓄,在石包城一帶以泉水出露,彙集成泉水河後流入瓜州縣境內,向北流經萬佛峽至蘑菇臺後進入踏實盆地的榆林水庫,水庫下洩水量灌溉踏實一帶農田。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美在冰川!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老虎溝12號冰川,又叫透明夢柯冰川,位於肅北蒙古族自治縣境內的祁連山西段。透明夢柯來源於蒙古語的音譯,本意為高大寬廣的雪山。根據中國冰川編目,老虎溝12號冰川是祁連山最大的山谷冰川。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透明夢柯是冰川學家王宗太在2001年重返老虎溝時給她取的名字。40多年前,包括王教授在內的祁連山現代冰川考察隊首次發現她的時候,稱之為老虎溝20號冰川。至上世紀70年代,她又被重新編號為老虎溝12號冰川,並被載入《中國冰川目錄》。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老虎溝12號冰川在規模上是中國西北地區可開發的最大的極大陸型山谷冰川。而國內已開發的甘肅嘉峪關附近的七一冰川和雲南玉龍雪山白水1號冰川面積都只是老虎溝12號冰川的十分之一。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老虎溝12號冰川最高峰海拔5483米,這裡也是登山愛好者的天堂。20世紀80年代中期,日本一支登山隊首先揭開了該山峰的攀登歷史。每年的9月中旬到10月中旬是攀登的最佳季節。而且作為中國最美的六大冰川之一,這裡冰面景象豐富,周圍景觀雄渾壯闊,電影《見龍卸甲》曾在這裡拍攝過外景。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美在峽谷!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黨河大峽谷位於酒泉市肅敦公路以東,距敦煌市西南90千米處,從肅北縣黨城灣鎮以北5千米的蘆草灣向北延伸。峽谷總長度約20千米,其中開發規劃地段長15千米,總面積約13平方千米。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峽谷地勢險峻,從南向北由寬變窄,山淺變深,河道曲折,水流湍急,河水時而奔騰穿越茂林密草,時而懸傍懸崖峭壁而行。谷中樹種繁多,林內百草叢生,鮮花盛開。是春賞野花,夏日避暑,秋觀紅葉,冬日溜冰滑雪的極好地方。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峽谷內是黨河國家AAA級旅遊景區。景區內隨處可見蒙古文化氣息撲面而來,構成了一幅幅如詩如畫的蒙古族人文景觀長卷。這些特色鮮明的文化景觀,凸顯著肅北獨特的文化創意,成為肅北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形象表達。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這裡也是大敦煌旅遊圈內唯一一處同時擁有戈壁、峽谷、草原、河流、溼地的自然風光生態遊景區,是一個集觀光度假、休閒娛樂、民族風情體驗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景區。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美在溼地!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鹽池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祁連山西端,青藏高原北緣,位於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東南部,其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 是以白唇鹿、野犛牛、藏原羚等高原珍稀野生動物保護為主的超大型野生動物類型的自然保護區。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肅北鹽池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甘肅省蹄類動物的主要分佈區,有雪豹、白唇鹿、藏野驢、野犛牛等國家一級珍稀保護動物10種,有岩羊、藏原羚、高山兀鷲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25種。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溼地是候鳥的重要棲息繁衍地。在保護區的平草湖到獨山子這一帶溼地,分佈著8個明鏡般的湖泊。每年遷徙經過這裡的候鳥有4萬多隻,一部分整休後繼續北上,近3萬隻白天鵝、赤麻鴨、黃鴨、白頂雞、黑頸鶴、斑頭雁等候鳥在此孵化繁殖。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一望無際的綠草地上,點綴著面面明鏡似的水窪,在藍天白雲下濯濯閃光,美麗的白天鵝舉翅凌空,珍貴的黑頸鶴悠閒覓食。每年的5月份各種鳥類都在這裡彙集,成了一個“鳥的天堂”。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美在天池!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德勒諾爾天池位於肅北縣黨城灣鎮與石包城鄉交界的祁連山野馬群峰之間,蒙古語“德勒”指馬鐙,“諾爾”指湖。距離肅北縣城100多公里,屬鹹水湖。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在肅北為數不多的湖泊中,德勒諾爾天池猶如鑲嵌在群峰之中的一塊碧玉。湖水及其兩岸的景色是原始、粗獷、質樸的。天池呈馬蹄形,池中水草叢生,鴨鶴成群。藍天白雲倒映水中,充滿詩情畫意。身臨其境,無不感到心曠神怡。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德勒諾爾天池周圍是典型的高原牧場,羊群像珍珠灑在那裡,兩邊的雪山上長著雪蓮、當歸等名貴藥材。湖邊風景宜人、氣候涼爽,每年的6-8月間這裡成為人們避暑、觀光、遊弋自然的理想地,被列為祁連勝景之一。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美在石窟!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五個廟石窟是古代瓜、沙地區(今瓜州、敦煌地區)以敦煌莫高窟為中心的外圍中、小石窟之一,位於肅北蒙古族自治縣縣城西北20公里的黨河西岸峭壁上。在由南向北長約300米的懸崖峭壁上,現存的洞窟共有19個,唯有中間5窟可以登臨,故被人們稱為“五個廟”,其中1個已在早年被毀。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文物專家根據五個廟石窟的窟形和現存壁畫判斷,現有的四個石 窟,其中一個開鑿於北魏,在西夏或元代曾重修;三個開鑿於五代、宋。這裡的石窟雕像、壁畫形象生動,藝術水平極高。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五個廟石窟壁畫多被煙燻畫寫,有的還被鏟挖。壁畫經歷代繪製,多層重疊。底層為北魏時期作品,表層壁畫多為五代、北宋、沙州回紇、西夏、元等各個時期繪製。五個廟石窟壁畫豐富了敦煌石窟藝術的內容,也是研究河西地區歷史文化的寶貴資料。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美在遺址!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黨城遺址位於肅北縣黨城鄉東南,城垣為長方形,夯土築,牆已坍塌,現存東牆長231米,西牆218米,北牆144.5米。四角有角墩。北牆中間偏東開一門,門西側有夯築正四稜臺形、底邊長21米的土墩遺蹟。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城址保存較好,歷史上為守衛敦煌的南大門,對研究河西古城建築史有重要價值。城內有大量紅、灰陶片。地表暴露有玉石、矛頭、箭鏃等遺物。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石包城遺址位於肅北蒙古族自治縣石包城鄉政府西南約3公里處的一個小山岡上,城堡東臨小河,南瀕草灘,西涉沼澤,北靠小丘,後有榆林河流過。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視野開闊,可以清楚地看到四面數10公里地方的情況。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石包城在古代名雍歸鎮。與雍歸鎮、紫亭鎮(黨城遺址)同為當時保護絲綢之路、預防吐蕃北侵的邊塞重鎮。根據附近殘存的紅砂陶和灰陶片等遺蹟分析,這些遺址始建於東漢至魏晉時期,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石包城遺址修建在懸崖峭壁之上,據說是唐代樊梨花的城堡。當年,唐朝大將薛丁山路經寒江關時,被樊梨花率大軍3次圍困,逼迫成親,薛丁山表面應許,繼而又3次休婚。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後來薛丁山在白虎關(瓜州縣白墩子)被哈密國將軍楊凡阻截,無法前進。只得三步一下跪,五步一叩首,三請樊梨花相助解圍,於是二人真正結為夫妻。最後,樊梨花率軍出寒江關,與薛丁山的唐軍匯合,夫妻一同進軍西域。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石包城遺址,作為一個古老而神秘的軍事要塞,不但為茫茫原野增添了難得的雄渾壯美,也見證了古絲綢之路的滄桑變遷。如今狼煙烽火早已散盡,古老的軍事城堡寄託著人們的懷古之情,召喚著人們的探險之旅。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美在草原!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身臨祁連山腳下的肅北蒙古草原,映入眼簾的是層層疊疊、鋪天蓋地的綠,好似無邊無際的綠色海洋。抬頭望去,瓦藍的天空,飄著舒捲的雲朵,風兒輕柔,空氣中有股青草的味道。陽光下跳躍的潺潺溪流,草叢中爛漫的野花以及優美動聽的牧歌,構成了一幅“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奇妙秀麗景象。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夏日的肅北草原風景旖旎,碧綠的草原與蔚藍的天空在遙遠的地平線上相撞,近處的草原和遠處的雪山相得益彰,給人一步一景的視覺美感。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肅北蒙古草原,綠的讓人心醉,宛如藝術家刻意潑墨渲染,嫩綠的草葉上飽含著清晨的露珠,在旭日的照耀下,發出珍珠般的光澤,折射出草原的魅力,讓人神往,讓人愛戀。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美在民族服飾!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肅北縣是甘肅唯一以蒙古族為聚居區的少數民族自治縣。在這裡,不僅有碧綠的草原,還有終年不化的雪山和茫茫的戈壁灘。而正是雪山、戈壁和草原,養育了獨特的肅北蒙古族同胞。他們因為常年生活在雪山之下,形成了與內蒙古的蒙古族同胞有所差別的習俗,所以被稱為雪山蒙古族。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肅北雪山蒙古族居住於高原山區,氣候寒冷加之以遊牧,馬背上活動的時間比較長,因此其服飾具有較強的防寒作用而且又便於騎乘,長袍、坎肩、皮帽、皮靴自然就成了他們的首選服飾。2008年2月肅北蒙古族自治縣的蒙古族服飾被列入民俗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肅北蒙古族的先民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曾轉戰蒙古高原,西域天山,青藏高原,他們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實踐中,不斷吸收兄弟民族服飾之精華,逐步完善和豐富自己傳統服飾的種類、款式風格、面料色彩、縫製工藝,創造了不同於鄂爾多斯、科爾沁等其他蒙古地方的精美絕倫的服飾,為蒙古族乃至整個中華民族的服飾文化增添了燦爛的光輝。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男子裝束。男子通常要在袍內穿大襟緞面短衣,綿山羊皮縫製的皮褲或單夾布褲。左側腰帶上佩戴餐刀,右側佩戴火鐮,身前掛鼻菸壺袋,內裝玉石、瑪瑙鼻菸壺。男子脖頸上戴銀或銅製的護身符,大拇指戴鑲有寶石貓眼銀戒指。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女子裝束。女子喜歡用豔麗的紅色、綠色等綢緞縫製蒙古袍,穿戴時,下襬至靴口,系彩色絲綢腰帶,露右臂,頭戴尖頂紅纓帽,胸前佩戴一對髮套,將髮辮裝入其中,身前左側掛銀質或銅質環佩,環佩上掛餐刀、紅黃銅質舊幣和針線包。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脖頸上佩戴珊瑚、松石、瑪瑙串成的項鍊和銀製護身佛龕。未婚女子不戴髮套,而是將頭髮梳成若干條細辮,再將其用頭繩橫聯,套上蒙古語稱為“胴”的布帶飾品,“胴”上用銀飾、貝殼或海螺以及各種圖案的刺繡為飾。 


祁連聖境,大美肅北


肅北雪山蒙古族所居住的祁連山地區歷來就是各民族交融、共處的地域。相似的生產生活方式、相近的自然地理環境,促使他們在服飾風格和製作上吸收了藏族服飾的精髓,這一點尤其反映在雪山蒙古族男子長袍上,其在風格、款式、穿著方式等方面都與鄰近青海省的藏族男子的藏袍有著相似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