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來風滿樓"是誰寫的?為什麼這麼有名,作者卻鮮為人知?

作者:平兒,我不是《紅樓夢》裡的平兒,我是聊歷史的平兒。若要轉載,請聯繫我授權哦~~~


許渾是武后朝宰相許圉師的六世孫。有句話說:"許渾千首溼,杜甫一生愁。"是因為唐代詩人許渾的作品中多雨、水這樣的意象。

可惜的是,他的作品入選課本較少,因此在如今的知名度大大比不上李白杜甫等人。即便如此,他的"山雨欲來風滿樓"也是很多人都聽說過的,算是他最著名的一句。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全詩。


咸陽城東樓 / 咸陽城西樓晚眺

唐代: 許渾

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關於這首詩的標題,目前主要有兩種。《才調集》《唐詩別裁》等作"咸陽城東樓",《法書贊》《真跡錄》裡是"咸陽城西樓晚眺",《全唐詩》裡也用"咸陽城東樓"這個標題,但是,在註釋裡說:"一作咸陽城西樓晚眺,一作西門。"仔細分析本詩中的內容,可以發現,只有傍晚向西邊眺望的時候,才能看到夕陽,因此,正確標題為"咸陽城西樓晚眺"的可能性更大。

"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一登上高高的城樓,我的愁緒就油然而生,浩瀚無邊;在城樓上看著對面的蒹葭和楊柳,彷彿像是見到了江南家鄉的汀州。


這裡的"高城",應該指的是"咸陽城西樓""萬里"二字用來形容愁緒,說明詩人許渾此時內心的憂思不止一星半點,而是浩蕩無邊


此時應該才剛到秋天,因此楊柳還是有點綠色的,詩人在城樓上遠眺對面,看到了水邊的蒹葭和楊柳,覺得好想是江南的汀州。水邊的土地稱為"汀",水中的陸地稱為"洲","似"字則表明了"汀州"是虛寫,是作者的主觀想象,因為他思念家鄉,所以會覺得眼前的景象像極了故鄉。跟那句網絡流行語"從此,我愛的人都像你"挺類似的。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磻溪邊的烏雲剛剛出現,夕陽就在慈福寺閣旁邊開始下沉;山雨快要落下來的時候,呼呼的風颳滿了城樓。


在這首詩的下面,詩人許渾自己註釋有:"南近磻溪,西對慈福寺閣。"那麼,這句話裡的"溪"指的應該是

"磻溪""閣"指的應該是"慈福寺閣"。再加上後半句寫快要下雨了,因此"雲"指的應該是"烏雲"。

"山雨欲來風滿樓"是從古至今膾炙人口的名句,除了它形象細膩地描繪了快要下雨時的氣候變化,更多的是它的引申意義會啟發後人思考,那就是,當社會局勢急轉直下的時候,之前總是會有風雨飄搖的預兆。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夕陽西下,鳥兒飛落在長著綠草的秦苑中;秋天來了,寒蟬在樹木枯黃的漢宮中鳴叫。


這句詩裡面其實隱含著一種對比。表面上看,詩人只寫了秦漢宮殿如今凋敝淒涼的景象,但是,秦漢之前的氣派奢華基本是眾所周知的,因此,今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滿眼荒涼更添憂愁。

許渾除了為自己思念故鄉憂愁,更是為大唐的國運擔憂,因為大唐也曾經有過盛世繁華,像之前的大秦大漢一樣,但是秦漢如今早就物非人非了,那麼大唐的將來也很堪憂啊。


"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來來往往的行人不要問之前的事情,我從秦漢故都咸陽東來也只看到渭水在流淌。


這裡的"行人",也有指許渾自己的意思,勸慰自己不要太過憂思。王朝總歸是會有興衰替隆的,秦漢那麼強大不也滅亡了嗎?自己在這裡擔憂也是沒有用的。只有渭水會不停流淌,沒有封建王朝會一直存在。

你喜歡許渾的這首詩嗎?對於"山雨欲來風滿樓"又有何感受呢?


本文配圖來源於網絡,如果侵權,請聯繫我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