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昧真火把紅塵煉成石英——李金昆的詩讀記

用三昧真火把紅塵煉成石英——李金昆的詩讀記


李金昆在一首叫做《雕琢》的詩裡曾這樣寫到:“我是塊石頭/被歲月反覆地/雕琢/……除留一身斧鑿之痕/石頭/還是石頭//還是用三昧真火煉吧/把傾入的紅塵/煉成石英”,近期有幸讀到他的詩集《時間》,通讀後最深刻的感受,正如他這首詩中所說的一樣,他是在用生命和語言的三昧真火,在練就他詩歌藝術的石英。


01

三昧真火


我們知道,金昆上世紀80年代已開始詩歌創作,但後期由於工作原因,他似乎停止了詩歌創作,有一大段休整期(或許寫了,只是沒有發表,我們沒有看到而已)。但作為一個詩人,詩歌是詩人的生命方式,從這個意義上說,金昆也許沒有形式上的書寫,但一定有內心的書寫。正如他詩中所言,“還是用三昧真火煉吧/把傾入的紅塵/煉成石英。”他是在用生命和語言的三昧真火,在練就他詩歌藝術的石英。

三昧一詞,來源於梵語的音譯,是佛教用語,意思是止息雜念,使心神平靜,達到三昧狀態。三昧狀態是一種禪定境界,指使心定於一處,起正智慧,有分明心,感知是非,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石英是一個物理概念,是指物質有穩定的特性,能歷高溫也能耐高寒,是生產石英砂和燒製耐火材料的重要原料。這裡的三昧真火和石英,應該是指詩人的品質,生命狀態以及語言追求。


02

舞蹈節奏


在金昆的詩裡,三昧真火其實是隨處可見的,既若隱若現又若即若離。如:“人們快樂與憂傷交替/在欣喜時哭泣/卻在痛苦時發出笑聲……這一切造成奇異的舞蹈節奏 ”(《舞蹈節奏》)。奇怪嗎?欣喜時哭泣,痛苦時卻發出笑聲。作為一個隱逸低調的詩人,金昆不傲慢,不自負,他以有容乃大的姿態,隱忍洞穿著一切。即使 “在海上航行/突遇風浪/船被拋至浪尖又拋至浪底/人們前仰後合”,他也能感受到——“始料不及的舞蹈的節奏”。

像不像硬漢海明威,與海浪搏鬥,與鯊魚搏鬥,不把這些當作苦難,不怨天尤人,不唉聲嘆氣,而是當作大自然的恩賜,當作突然遭遇的舞蹈的節奏。他的胸懷和氣度,甚至讓人想起毛澤東的詞,“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水調歌頭.游泳》)。金昆的詩有沒有這種豪邁的氣概?

這氣概應該就是詩人尋找的精神之源,是精神之源培育的三昧真火。詩人用三昧真火淬鍊在天地間,淬鍊在大風大浪中,書寫屬於一個大寫男人的舞蹈節奏。


03

摺疊或者暖著


在金昆的詩裡,三昧真火是以多種形式存在的。有時“摺疊”,有時“檢視和翻閱”,如:“我把過往的雜亂場景/摺疊起來/留待日後慢慢檢視和翻閱//摘下造業樹上結出的苦果/半生愚痴/合當反覆地咀嚼。”更多的時候,詩人是“用心暖著”,如:“還有最深處最不捨的一點渴望/收藏到心裡/用心暖著”(《摺疊》)

暖,是愛,是有溫度。一頓飯有溫度,可以暖胃;一首詩有溫度,可以暖人;一個人有溫度,可以暖世界;世界有溫度了,萬物就和諧了,就有生命力了。

金昆的火不是像普羅米修斯那樣盜來的,而是潛藏於他自身的生命和語言之中,他用這樣的三昧真火燒塵世,也燒自己,燒出一個赤誠的我。“輕輕吟哦/捲起拍岸驚濤//長髯一飄/就是半個宋的風騷”。《懷蘇子》就是這樣一首詩,世界以痛吻我,而我報之以歌。


04

聖潔的花朵


經典的文學作品之所以能夠流傳,就是能引起讀者的共鳴。我們讀好的作品也是經常置換的,把自己置換成主人公,與之同呼吸共命運。金昆有一部分寫美好的詩,讓我思索良久,甚至常常走神。如“一朵睡蓮/幾朵睡蓮/開在水面/聖潔的花朵”(《睡蓮》);“孤獨的天鵝/它的羽毛依然光滑如絲絨”(《天鵝》);“在黑泥裡/面壁苦修/終成正果//聖潔如仙子”《荷》)。這些美好的事物,聖潔,高貴,不染塵埃,凌於清波之上,又似水上芭蕾,即使朝聖者蜻蜓也步步蓮花。好詩就是這樣,如果不考慮詩人的寫作背景,我們甚至可以把這幾首詩當作詩人的自傳文字,就像屈原在《離騷》中多次寫到的江離、辟芷,揭車和杜衡這些香草,並以此自喻。當然,金昆也不只是獨善其身,他一定希望與人共處於芝蘭之室。那麼此時,我們也可以不考慮作者,我覺得我和這首詩有共鳴,那麼我就可以把這首詩拿來,當作我心底的呼聲。我從我自己的角度理解,它有豐富的情感,豐饒的意象,不盡的韻味,更有作者美好的品質。見賢思齊,擇善而從。這就是詩歌隱藏在背後的力量,是喚醒,是昇華,是詩人無意間淬鍊的三昧真火剎那間的光華。


05

詩可以思


通讀金昆的詩,給人總的印象是通透,清澈,純淨,他的詩簡潔明瞭,三言兩語便直擊詩的內核,給人以深刻的哲思。他的書寫正如海德格爾所言,思就是詩,詩就是思。

金昆的書寫是一個真正詩人的書寫,他用生命和語言的三昧真火,引領自己和他人向內心燃燒和挖掘,“我在正確的時間/但時常做不正確/就像今年的夏天/該下雨時卻不下雨”。他堅持深入靈魂,大膽解剖自己,併為之唱出輓歌,“跟過去再見/對死人有效的話語”(《在正確的時間》)。他淬鍊自己的三昧真火,你看不見,但已爐火純青。“忘記某件事/就像關上一扇門/發出嘭的一聲/正是那聲音/使你記起“(《忘記某件事》)。短短五行,27個字,卻創造了巨大的空間,既相互矛盾,又相互驗證,用二律背反的形式,揭示了事物的真相或曰真理,讓人過目難忘。

詩人是時代的歌者。作為一個真正的詩人,我們有理由相信,金昆對於這個世界的情感是深厚的,當這情感的濃度達到飽和時,它所承載的事物就成為整個世界,而詩人必將以自己生命與語言的三昧真火燒樹上的業果,也燒暗處的塵埃,既寄情於行走的山水,也淬鍊於日復一日的俗務。我們寄希望詩人的三昧真火能再亮些,再大些,不僅把 “傾入的紅塵煉成石英,也把茉莉的花香全部釋放……”

原載於2020第5期《勝利油田》


作者簡介:劉平平,山東煙臺人,山東作家協會會員。喜歡在文字裡享受不一樣的人生。有作品發表在《詩刊》《詩探索》《中國文藝家》《山東文學》《青春》《短篇小說》《光明日報》等刊物。獲各種獎勵,有詩歌散文入選多種選本。著有散文隨筆集《我們的故事》、詩集《畫外音》,現居東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