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測試,你深信的那些偽心理學

筆者身邊很多朋友都喜歡性格測試。各網站也不時會推出一些“測試一下你的戀愛體質”,“看看你有多佛系”之類的。這些小打小鬧的可能大家也不會當真,只是做來玩玩,樂一下。


性格測試,你深信的那些偽心理學


但是,有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甚至在求職時也會被要求做的測試,其實是沒有科學根據的“偽科學”。那麼,我們需要釐清何謂“偽科學”,最最最簡單的來說,也就是沒辦法被使用科學論證方法證偽的假設論說,或者還是沒有足夠重複研究支持結果的解說。

說到論證方法,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就是測評工具。對於測評工具來說,在發展一個心理測量工具的時候,心理學科研人員需要考慮這個工具的效度(validity)和信度(reliability)。很多時候會拿現有被大量認證有效的其他工具做比較,也會以現實行為結果做參照來看工具是否有足夠的效度。也就是說,這個測量工具是否真正的在測量其所設計去測量的東西。用醫學例子來說,測量癌症的工具是不是真正的在反映著病著是否有癌細胞,如果不是,就不能說是在測癌細胞了。而信度則是在看這個測量工具是否可以被依賴了,如果出現同一個情況同一人卻每次結果不一樣的話,那麼就是低信度了。再用醫學例子來說,一會兒説有癌細胞,一會兒説沒有癌細胞,這樣的工具可信嗎?

心理學目前是用科學手段做測量的,很多偽心理學測試也會有測量工具,但是效度很有問題,跟算命星座之類沒有太大區別,皆因理論上站不住腳,效度就不存在了,但是每次做測試可能還好像得出結論都是一致的。這個很容易做到的,也因此讓人產生錯覺説這個測試很準。

有太多這些偽科學被因為利益相關的人說成(1)有一定的有效性但還沒被心理學界認可,(2)但是可作輔助手段了。大家不得不警惕。你如果信了那些非科學的,很容易就按照對方套路走下去了。成了自我實現的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性格測試,你深信的那些偽心理學

天賦基因說

首先,說到天賦基因,這個貌似是一個很大很概括性的說法。天賦包括很多,可以是智商,音樂,運動,下棋,以及很多很多。目前,據我對於基因有限的認知來說,智商Intelligence方面(這個概念其實也包含很多),各種研究發現基因只是有50%左右的影響力,當然這個是底子。底子好,後天可能就會省點事。至於其他的,比較多的研究是在於音樂天賦,2014年有篇研究文獻說到一些基因是於此有關(Tan, McPherson, Peretz, Berkovic, & Wilson, 2014)。2015年基因和智商研究方面的大牛Robert Plomin也有一篇提出了個重要觀點發現 (Plomin & Deary, 2015),有興趣的能讀英文文獻的可以自行根據下面文末參考文獻列表自行查找閱讀。那麼,坊間那些基因測試採集點唾液能準嗎?其實唾液提取來測基因並不是偽科學,在仔細的不同天賦內根據以往已被重複證實的基因研究結果(可能未必是結論性的)來做分析也是很科學的,很多坊間基因研究機構應該是這樣操作的。當然,很多個人能力方面不是一兩組基因說了算,而是很多的互動結果。關鍵在於,基因這個領域不斷在突破,我所接觸到的這兩篇文獻是2015年以前的,這四年內,可能已經有不少的突破。另外,學界一般認為最關鍵的是基因和環境的互動關係才是導致結果的,而不是僅僅基因本身。


性格測試,你深信的那些偽心理學

性格色彩學

有人可能認為心理學不是也研究顏色的嗎?那是應用心理學其中的一個範疇。應用心理學關注的是顏色對於人格情緒感受的影響之類的問題,而不是性格色彩學什麼的。而用顏色來分類性格的這種觀點其實是上個世紀60年代流行的。當然70-80年代後基本沒人提了,因為是被證明沒有科學根據,測量效度是很有問題的。把人性格按顏色分的話,這個紅人,那個藍人什麼的,哪來這麼簡單硬塞的啊?

就如四液學Humorism這個古希臘的說法,在心理學入門要知道的歷史中有講到可能是最古老的性格分法,也是那個年代醫學的基礎啊,看西醫的時候,如果醫師跟你講用這個作為給你檢測的輔助手段,你會繼續讓這位醫師會診嗎?如果說這個性格色彩學或四液學可以作為心裡檢測的輔助手段,我還真想看看一些用他倆作為輔助手段的研究。


性格測試,你深信的那些偽心理學

九型人格

九型人格(Enneagram )從正統心理學角度是。。。純粹的瞎編。。。沒有被心理學界認可的循證研究可言,支持者們所說的鼻祖級人物Claudio Naranjo雖然是個精神醫師(樣子雖然有點像患者),但是其所依從的老師確是一位神秘學家George Gurdjieff。神秘學家?沒錯,是神秘學家。也就是說,跟跳大神區別不大。人家玩的是身心靈。。。Aum......

後來是 Helen Palmer, Don Richard Riso 和 Russ Hudson這幾位把心理學扯進去的。。。扯是扯進去了,但是根不正,怎麼長都是徒然啊!


性格測試,你深信的那些偽心理學

DISC人格

DISC來源還有點心理學正統根據,不過這個是從那位創造出神奇女俠和測謊儀的William Marston在1928年出版的研究結果作為基礎 (Marston, 1928),再經過Wallace, Clarke和Dry(1956)發表的一篇選人壽保險銷售的研究才出現了DISC的雛形,再有Merenda和Clarke(1965)做出個量表。但是後來被John Geier在70年代開始玩私有化,然後就發財了。。。只可惜,不像目前心理學界常用的大五人格和HEXACO等理論等得到不斷的驗證和應用上的各種關聯性和因果性的研究,私有的嘛,就只能繼續賺錢了,到底有多管用,研究方面就比較缺乏。不過,這個DISC是一個行為基礎的分類,直接連到個性或者性格上感覺有點在打擦邊球,目前學界人格研究方面很多關注在於人格特質,是相對穩定的。


性格測試,你深信的那些偽心理學

MBTI

MBTI。。。是的。。。被心理學方面認為是偽科學。不少人說什麼學界常用的大五人格測試結果都沒有MBTI來得好用。其實,這個是一個嚴重的誤區。因為MBTI真的不科學,甚至有學者總結說MBTI的效度和信度跟塔羅牌看星座等等沒什麼區別。早在上個世紀就已經被美國軍方所詬病,不過後來死灰復燃而已,主要就是商業上的推廣。具體怎麼有問題,就是因為它的兩極化應該在量度結果中有明顯的結果,但是大家其實都是正態分佈。而因為這樣,這個兩極的衡量需要有真正的相對性才行,結果並非如此。

為什麼是偽科學?這是MBTI根源性的問題,這其實是一個沿自於希臘神話人物個性被Carl Jung(榮格)搞了個雛形。後來被兩位非科班母女作為桌游來發揚光大。現在,可能只是在讀管理學那群人裡會被使用,心理學學者們早就發現這種分類法很有問題。就拿其中一個舉例吧:“外向”和“內向”,其實大部份人都是在中間部份的,偏了點外向,你就E了,可是,你沒那麼外向啊。然後每個人拿著自己的標籤對號入座,把自己催眠成個E,但是勉強沒幸福啊!什麼九型人格和MBTI不是「未被」主流心理學認可,而是一直都「不被」認可。


性格測試,你深信的那些偽心理學

16PF

16PF的問題就是,在研究這個分類方式的Cattell的那個年代,這16個因子根本沒有其他人通過實證研究成功重複做過出來。可重複性不存在的話,這科學性就很難說得上了。不過,那個年代因為心理學家們努力想看是否真的有16個因子,所以一個不小心就發現了來來去去都只有5個因子,也就是後來的大五人格。有興趣的,可以看Digman(1990)這篇大五人格發展的歷史綜述,你會發現大家去研究這個16PF在其中是一個很大的助因。


心理學有實證的有那些?

MMPI這個就正規了。。。精神科和臨床心理方面的診斷會用到它,對於被測者的整體人格以及精神/心理病態表現都有包含。只不過是很長,就算簡短版的還是很長很長(我個人總覺得一長了,回答認真度真實度就會被降低)。

另外就是上面也提到過的大五人格(Big 5 Personality),或者後來出現的HAXECO。這些其實都是人格心理學稱之為的人格特質(Trait),也就是相對穩定的一些特質。共同點就是不會把人分為三六九等,因為這些理論堅信的就是:我們任何表現只不過是在該表現維度上的一個點而已。


不過,很多人還是喜歡被一些分類模型來把自己的人格框在其中,感覺沒個標籤什麼的傍身,心裡就不自在。。。


參考文獻:

Digman, J. M. (1990). Personality structure: Emergence of the Five-Factor Model.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41(1), 417-440. doi:10.1146/annurev.ps.41.020190.002221

Marston, W. M. (1928). Emotions of normal people. London, UK: Kegan Paul, Trench, Trubner & Co. Ltd.

Merenda, P. F., & Clarke, W. V. (1965). Self description and personality measurement.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1(1), 52-56. doi:10.1002/1097-4679(196501)21:1

Plomin, R. J., & Deary, I. J. (2015). Genetics and intelligence differences: Five special findings. Molecular Psychiatry, 20(1), 98-108. doi:10.1038/mp.2014.105

Tan, Y. T., McPherson, G. E., Peretz, I., Berkovic, S. F., & Wilson, S. J. (2014). The genetic basis of music ability.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5, 658. doi:10.3389/fpsyg.2014.00658

Wallace, S. R., Clarke, W. V., & Dry, R. J. (1956). The activity vector analysis as a selector of life insurance salesmen. Personnel Psychology, 9(3), 337-345. doi:10.1111/j.1744-6570.1956.tb01072.x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