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導藝考培訓機構的選擇依據,不應該是這些“喜報”

中午接到一位家長朋友諮詢,談話中得知這位家長,從去年就打聽、諮詢、瞭解、上網查閱有關編導學習的信息,看過很多機構課程介紹,但給她印象深的不是課程而是如出一轍的宣傳。

她說,無論網頁或課程多麼花哨,宣傳主題基本上就是請大學名師+代言考生+保“證”包過關。

這位家長朋友是一位公考培訓講師,顯然,她十分清楚,大學名師的用處在哪裡,也明白代言考生作用幾何,更知道過關證、包過關的價值有多少

我很感謝這位家長的心得分享。

我想,之所以有套路的存在,是因為有識別不了真相的吃瓜群眾在助力。

他們利用人們只看表象不察本質的習慣去取悅人,這樣即可百發百中。這讓我想起一位前輩所言:中國百姓的智慧讓他們可以得出很多諸如“當初看著就不對勁”這樣的事後“真理”之言,但臨事的時候一般都會忘得乾乾淨淨,被騙只是時間問題,尤其容易被“名師”“大師”“考官”“招生主任”“專業名人”“大教授”這種“崗位”矇騙,這是包括吹噓“保證過關,名校過關第一”在內的高人們得以“遍地英雄下夕煙”的社會條件。

在今天,考試教育培訓行業無視規則、無視規律是一種常態,無視考生客觀條件就能助其昇天,這是一種無知。

從根本上講,沒有個人努力就可以成功,在我們的認知世界裡其實從來就沒有客觀存在過,某些編導藝考機構宣傳某些奇蹟一直是以一種修辭的方式存在,這決定了它永遠不會讓考生及家長滿意。喜歡誇大或有選擇的誇大,是我們這個社會的一個重要傳統。如果說選個優秀輔導班沒有大困難,但大學志願的選擇就需要各位異常小心了。大學宣傳十分重視廣而告之自己培養過的名人,這實際上在利用你的天真:他們有培養名人的本領,我去了也會成名人的,至少滿足我蹭名人的虛榮心。

小心,這是我們獨有的一種宣傳修辭方式。

再過一段時間各地高中,特別是已經擁有優質教育資源的重點高中,又開始“我們最牛X”的比拼了。

無非就是:

1、祝賀某某成為全省全市全縣全校全村狀元。

2、祝賀某某被北、清錄取。

3、祝賀我校升學率或我校某某班本科率、名校率、超多少分率。

4、祝賀我校升入名校的人數突破多少多少……

由於筆者才疏學淺,對大街小道條幅、橫幅、廣告牌“找話說”這一文化不是很懂行,只能列舉這些。

這就是《超人總動員2》中的一個重要情節的現實版:你的眼睛被這些信息填充,最終讓你的大腦無任何獨立思考的可能性,只認同這些內容並傳播這些內容,讓更多人像你一樣相信這些內容。

也許有很多朋友就會說,這些內容不是事實嗎?我想說,

關鍵點不在於是不是事實,而是有“選擇性灌輸”問題。稍加留意即可明白這一宣傳邏輯背後的真問題:

你很牛逼,你為什麼不把全校的同學都培養成狀元或準狀元呢?

為什麼只說重點班呢?被犧牲的非名校陪讀生就沒有價值嗎?

教育資源睏乏的學校可以原諒,那些佔據絕對教育資源的學校,天天叫著喊著說自己是重點重點重點的學校,你出個狀元,出幾個名校還值得炫耀嗎?

要關注的“真事實”在這兒呢!朋友你不覺得這是個問題嗎?

一個把自己應該做到或分內應該完成的事情說成榮耀,這好像不是什麼值得炫耀的宣傳點。

遺憾的是,我們每年都被“Screenbully”。

編導藝考輔導機構更是一個具有野蠻生長屬性的領域,每年在宣傳上更是鉚足了勁兒,

把某些高中學校的宣傳把戲學得有模有樣。

某些家長已經很難擺脫“被屏霸”後遺症,因此,不加思考便相信,甚至以此為標準去為自己孩子選擇培訓學校或輔導班。先不說,往年成績能不能作為選擇的依據,我們就說某些家長在面對虛假、低劣造假的宣傳謊言及行為時那種無力感,甚至無知感,讓筆者為他們孩子將來的專業學習感到無比的恐懼。

事實上,每年每個孩子只有到了考場上才會有測量遺憾大小多少的機會,考場遺憾對於藝考的孩子來說,很大一部分是由家長當初決定造成的。

我們經常說,不是騙子的騙術高明,而是很多人的智商讓人捉急。

最後我們來看段家長與影向編導藝考教育機構課程顧問的對話:

編導藝考培訓機構的選擇依據,不應該是這些“喜報”

編導藝考培訓機構的選擇依據,不應該是這些“喜報”

編導藝考名校重點專業備考線上1V1指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