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古语中的“食不语、寝不言”,我们生活方式的错位在哪里?

一、果腹篇

最近如果打开手机,你会发现很容易点到软件跳出来的一些热点综艺节目推荐,进入你的眼帘视线之中。

不知何时现在的娱乐频道电视台节目组开始流行一种拍摄众多明星扎堆在一起吃饭时热烈讨论话题场景的节目风格,当然这或许是节目组导演特意设计安排的方案,需要一种类似普通百姓比较真实化的生活场景还原,为了达到一定的收视率。

较古语中的“食不语、寝不言”,我们生活方式的错位在哪里?

只不过这是邀请一些嘉宾明星参与的节目罢了,这样可以做到一箭双雕,一方面吸引明星们的粉丝关注,另一方面更容易接地气,引起其他普通人的兴趣,看吧,这些明星和我们普通人一样也有饭局和交际的需要,极大地满足大众对明星平时相互探讨话题的好奇心。当然,我们从吃瓜群众角度来解读节目组的构思安排不置可否,节目安排没有什么问题,一切都是为了节目收视无可厚非。

较古语中的“食不语、寝不言”,我们生活方式的错位在哪里?

但是如果从其他两个方面来解读,我们可以得到其中的一些侧面的感悟。

首先,如果从旁观者来看,参与节目的众多嘉宾来说,虽然是食物是可以现场吃下肚,其实也不易消化,因为吃饭讲话对身体并不好,何况还是在拍节目,周围好几个摄像机镜头对准你们这一桌人,在这种工作状态中,嘉宾却需要表现出一种轻松愉快的状态,而只有你身体的反应是最真实的,肠胃消化感受也是很真实的。

较古语中的“食不语、寝不言”,我们生活方式的错位在哪里?

大家需要根据节目组导演的事先构思安排走,围绕着一个话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畅快淋漓的发表不同的意见。同时,毕竟是在上节目,需要动脑筋思考和记住一些基本思路,不能影响临场发挥,同时要注意在节目中自己讲话语气、语调和方式,所以摆在桌上吃饭的食物或许可以称之为“道具”,这和你平日吃饭场景还真的不太一样,这就是在似乎很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和不真实的状态中游离着,同时也考验着众多嘉宾明星的应变能力和情商,如果嘉宾一不小心说了不妥当的话,虽然后期可以剪辑处理,可是节目组为了追求争议的效果还是要创造些热点,让观众热烈讨论的。

其次,将视角从刚刚的综艺电视节目拉回来到我们普通人的的平常现实生活中来看,你在吃饭中和朋友或者家人说话其实也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一种沟通的方式的需要。虽然我们尽量还是要做到吃饭咀嚼或者喝汤时避免说话或者少说话,以免呛到或者影响肠胃中的食物消化。

在《论语》里孔老夫子就曾经说过,“食不语、寝不言”,就是吃饭嘴里嚼东西时不要讲话,该睡觉时就按时睡觉,不要发出声音吵到别人。他时时处处以君子的标准要求自己,让自己的行不逾礼。他认为,“礼”是至高无上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那么,日常行为必须依照礼的原则。这一方面是孔子个人修养的具体反映,一方面也是他向学生们传授知识和仁德时所身体力行的。

较古语中的“食不语、寝不言”,我们生活方式的错位在哪里?

而我们一般人虽然不能像孔老夫子的标准要求做了那么的好,但是至少我们大部分的人是做了还不够很好,大家一起吃饭时高朋满座、谈笑风生、推杯换盏,把本来应该好好享用一顿美好餐饮的时光,有时会当做一种交际场上利益互换的手段的消遣,一种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饭局。如果是生活化的交流,通过吃饭拉拢人心和沟通彼此感情,叙叙旧倒也罢了,可是有些人会通过这个“饭局”摆成鸿门宴,或者是比斗富炫富、比谁过怎样攀比的扭曲心态也不在少数。

较古语中的“食不语、寝不言”,我们生活方式的错位在哪里?

吃饭的本来应该是培养大家彼此感情的一个最好的方式,而现在却成了大家互相较劲的一个活动场所平台,简直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让朴素、简单的吃饭过程变成了一种心理煎熬和希望赶快结束和逃离的过程;让一顿美味佳肴,本来用来斯文细嚼慢咽下去,让肠胃慢慢消化的过程,变成精神紧绷、肠胃受罪的过程。如果在饭局中遇到爱喝酒的朋友或者同事,那更是糟糕,让你在喝还是不喝中纠结徘徊,在“有礼”和“无礼”中挣扎。

二、就寝篇

再谈到如何正确的打开就寝睡觉当时,那现在有很多人更是问题一大堆。睡前如果听音乐安神入眠倒也罢了,可是很多人到了晚上反而会比白天更加地兴奋或者激动。比如可以和朋友彻夜长谈,可以通过打长途电话,现在科技网络这么地发达,不一定是双方当场见面聊天,可以通过借助网络交流沟通工具,比如QQ、微信、抖音等等,人们晚上本来应该睡觉的不多时间,也会被这些讲话或者闲聊给挤占了,进而影响第二天白天精力,使状态更加地不佳,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

较古语中的“食不语、寝不言”,我们生活方式的错位在哪里?

不过也有例外,不值得大家效仿。很多人在上大学时曾经住校期间,一室八张床分别上下铺,刚刚进入大学的年轻人总喜欢凑热闹,如果遇到一些什么新鲜事,或者看到一些什么奇闻八卦,大家开始七嘴八舌地热烈讨论,可想而知是多么的热闹,有时讨论可以一直延长到凌晨,不过第二天大家竟然还能精神抖擞地去上课,真的佩服那时精力旺盛的我们,而且室友彼此感情还在沟通中,关系变得还更加融洽,相信大家都会怀念那段青春无悔的岁月。

较古语中的“食不语、寝不言”,我们生活方式的错位在哪里?

虽然那并不是什么好的习惯,可是谁还没有年轻天真烂漫的时候?可现在我们既然知道良好的生活习惯,那尽量在睡前给自己创造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慢慢地入眠,给劳累了一天的身体一个自我修复和充电的时间,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来迎接新的一天开始和挑战。

再从禅宗方面去讨论,曾经有人向马祖禅师请教如何修行,马祖禅师答:饥来吃饭,困来眠。这个人就很奇怪,说,其他人也是这样做的啊,难道他们和你一样用功?

较古语中的“食不语、寝不言”,我们生活方式的错位在哪里?

马祖禅师回答说,不是的,他们吃饭的时候想着睡觉,睡觉的时候想着吃饭,而我,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所以不一样。

王阳明曾经以此典故写过一首诗,

“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

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所以,我们只有专注于当下,不对过去做无谓的得失,心才会清澈而宁静,也是快乐的。

较古语中的“食不语、寝不言”,我们生活方式的错位在哪里?

心理学家证明,如果一个人能够专注于某件事,身心就会处于一种十分和谐的安稳中,心中没有什么杂念和干扰,很容易引发一种超然舒缓的喜悦感。同时,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是多多益善的。

所以,吃饭、睡觉看上去是天下最容易、简单的事,其实如何正确的吃饭、睡觉也是很难达到的事,正确地践行使其实是何等地不易啊,因为它们更是一场人生的修行,需要内心沉淀下来慢慢地去实现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