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崂山兵工厂

抗战时期的崂山,青保(国民革命军青岛保安总队)在山内建了很多兵工厂。因为战争的需要,这些兵工厂有些建在古庙道观里,有些建在人工搭建的石屋中,有些则直接建在人迹罕至的山洞。

建在庵观中的如白云洞。李先良的《崂山抗战忆往》曾经回忆到:“白云洞在抗战初期,抗战部队常在此处制造枪械,后来为敌人察觉,于二十八年三月(1939年)扫荡崂山的时候,包围搜索,翻出旋床及其它制械工具器物,敌人即把殿宇一齐放火焚毁,并惨杀道士六人、火夫二人,使这个白云洞也涂上血迹”。

白云洞的位置从现在看来,不具备建设兵工厂的条件,因为离公路比较近,容易被发现。但在抗战时期,进崂山的路比较崎岖,靠近大海的白云洞反而有一种运输的优势,利用这种优势,这儿不仅建立过兵工厂,还担负过战时政府的迎宾馆,对抗战做出了贡献。

类似的地方还有太平宫。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太平宫靠近村庄和大路,应该是比较不安全的地方,但在当年,太平宫却成了青保的军需品粮秣库。原因在于其旁因巨石堆积,石缝洞穴到处连接,曲折贯通,入其中者一如走进八阵图,不得其口而出,所以躲藏的人,好比狡兔入窟。依靠这些地理优势,抗战八年,太平宫始终平安无事,是真正的“太平”。

除了白云洞,熟阳洞和神清宫也曾被作为兵工厂。这些地方都在崂山的外围,靠近村庄,主要目的是为了运输的需要。

抗战时期的崂山兵工厂

建在寺庙道观的兵工厂虽然方便,但容易被天上的敌机发现并被破坏。于是抗战后期兵工厂转移到了巨石搭建而成的山洞中,这样的兵工厂在长岭西山上最多。

长岭西山有日起石,日起石下有高石屋,被认为是青保的粮食贮存基地,另外在村西的高山深谷中,有一个至今被称为“工厂”的地方,另有一处被称之为“团场”的山谷,利用地势配合人工建设一些制造车间,既隐蔽又便于作业,山洞内至今遗留有铸造废渣块,被称为青保的第一兵工厂。

抗战时期的崂山兵工厂

当年白云洞的修械所被敌人焚毁后,为了选择一个安全而固定的地方,使敌人无法到达,兵工厂被移到了临近巨峰的‘’山腰深处猿猱难攀“山洞中(李先良语)。这里被认为是青保的第二兵工厂。

这个“猿猱难攀”的洞到底在什么地,因为缺乏相关的资料,很多人都在寻找。有的老师认为这个洞在一个名叫“六合常庵”的地方。从大鞍子北的迷魂涧向东北过几道山梁,便到达狗皮岭。翻过岭,就是六合常庵。

这个地方地势险要,海拔在800米以上,一片开阔地的后面有一个山洞,有几百米长,目前洞塌陷堵住,里面情况不得而知。开阔地周围有很多房间废墟,有10多间。

抗战时期的崂山兵工厂

从地势看,据有兵工厂的所有元素,但在抗战时期是否有能力凿如此深的洞令人生疑,又有人认为这是解放后开凿的山洞,房屋则是林场使用。个人认为这应该是后期部队开凿的山洞。

另一个说法是此洞位于虔女峰下。这个洞曾经与相熟的山友考察过,后期诸位山友又进行了多次考察。虔女峰的洞位置隐蔽,大洞套小洞,犹如迷宫。洞内有人工痕迹,适合进行隐蔽施工。可惜是洞体地形复杂,不适合进行较大规模的作业,另外洞中没有任何工厂的遗迹,所以说其是兵工厂也缺乏足够的证据。

结论,目前的青保第二兵工厂的位置仍然是个谜。

临近抗战结束的时候,为了战争的需要,青保又在砖塔岭西北一个叫蟹子夹的海拔500米的山峰处设立了第三兵工厂。此处兵工厂是青保与日伪作战最频繁时期的产物,其曾经两次被破坏并有军工人员被害,其设立的时间确定了其存在的时间也不长。

崂山兵工厂是崂山当年抗战的遗迹,是珍贵的历史遗存,可惜现在无人发掘保护,都已湮没在荒草野藤之中,逐渐的被世人所忘却。

(文图源自行者老鱼的公众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