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嫁給李瑋的是公主,現在與懷吉拜堂的是徽柔

我並沒有追過《清平樂》這部劇,只是在無意中刷到了趙徽柔和梁懷吉的視頻,他們在一起做畫的情景,就像是一幅水墨畫,如同清風拂面,荷花飄香。

徽柔和懷吉之間的發生了怎樣的故事,讓我十分的好奇,昨天用了一天的時間,看完了《孤城閉》這部小說。


當初嫁給李瑋的是公主,現在與懷吉拜堂的是徽柔

看完整部小說,心中如同壓了一塊重重的石頭,我真的希望徽柔和懷吉有來世,徽柔不再是公主,懷吉不再是內侍,徽柔是尋常人家荊釵布裙的女子,懷吉是個穿白襴的書生,懷吉騎著名馬,從徽柔採桑的陌生經過,在漫天柳絮的日子中,兩人擦肩而過之際,回首相望,從彼此的眼中讀出了無限的溫柔,相視而笑。

徽柔和懷吉此生不復相見的結局,就像是在漫天大雨中,獨自開放的荷花,給人無限的惆悵和無奈,風雨飄渺,無所依靠。

徽柔的悲劇是從嫁給李瑋開始,宋仁宗千挑萬選,為自己百般疼愛的公主,挑選了一位忠厚老實,相貌平平的人。

徽柔是不會喜歡這樣的人,她從小是被寵著長大的,在她身邊的人都是極其優秀的,無論是在學識還是在長相上都是極好。

徽柔喜歡過三個人:


當初嫁給李瑋的是公主,現在與懷吉拜堂的是徽柔

第一位是狀元郎馮京,書中對這位狀元郎的描寫是,笑容和雅明淨,融有他坦然的自信,一襲淡黃絹扇綠蘿衣,被他精緻眉目、翩翩儀度賦予了華麗的質感,可以讓觀者聯想到一些令人愉快的意象,例如陌生楊柳杏花雨,春風得意馬蹄疾。

從書中的描寫中可以看出,狀元郎是一個拔尖的人物,不但有學識,而且還是一位翩翩少年郎。

像馮京這樣有學識的人物,自然是不會留給公主,他是要留在朝堂上,為皇帝所用,宋朝的駙馬可不是什麼好差事,不能入朝為官,如果作了駙馬,那就說明他沒有了仕途。

第二位是曹評,他是曹皇后的侄子,是一位劍眉星目,楚楚風流的少年,他通音律,公主為了他還學箜篌,就是為了能與他合奏,他們互通心意這件事情讓官家知道了,官家大發雷霆,因為曹評的原因,曹家上上下下都受到了牽連。

曹評為了他和他的家族,去找公主說明了一切,他們之間是不可能的,無論公主如何極力的挽留,他依舊是那麼的決絕,他最後對公主說,他喜歡公主,但是更愛他的家人。

第三位,梁懷吉自小也讀過書,人聰明、好學、人長的也好,對公主也是百般的疼愛,公主想學畫畫,他便去學畫;公主想學箜篌,他便去學了笛子,幫公主糾正音律;公主在痛苦的時候,他永遠陪在身邊,從小的陪伴,讓公主十分的依戀他。


當初嫁給李瑋的是公主,現在與懷吉拜堂的是徽柔

多年之後,公主在白礬樓,又重新遇見了馮京和曹評,此時的他們身邊都已經有了嬌妻,公主看著身邊的懷吉,她現在只有懷吉。

公主決定將前兩位男子,從她的記憶裁剪出去,在她的記憶中只留下懷吉一人就足夠了。

徽柔如是荷花,懷吉便是花葉底下的波浪,歲歲年年,隨風逐雨長來往。

因為兩人地位的懸殊,是不會被世人所接受,註定不會有好的結局,此生不復相見。

在分別的那一夜,徽柔和懷吉按照普通百姓家那樣拜堂成親,他們互訴情愫。


當初嫁給李瑋的是公主,現在與懷吉拜堂的是徽柔

懷吉對徽柔說,“當你賞月時,我就在這宮廷的某個角落,與你沐著同樣的月光;當你遊園時,我會站在拂過你的清風觸得到的宮牆外,可以聞到從你身側飄過的花香;當你練習箜篌時,我還是處於離你不遠的地方,或許也取出了笛子,在吹奏和你一樣的樂曲。”

徽柔對懷吉說,“後宮與集英殿之間只隔著一道宮牆,宮苑內長著一株很高的桃花樹,枝葉伸出了牆頭。以後每年的立春、花朝、寒食、端午、七夕、重陽、立冬,我都會親手用綵繒剪成花勝,掛在那株桃花樹上。每逢那些節日,你就去集英殿外看看,看見花勝,就當見到了我。”

他們在彼此訴說著,對未來不相見歲月裡的承諾。


當初嫁給李瑋的是公主,現在與懷吉拜堂的是徽柔

每逢節慶,懷吉都會去集英殿的宮牆下,看公主為他裁剪的花勝。她也從不失約,當天黎明即把花勝掛上桃花樹梢,待他等到集英殿院門開啟,進到院中的時候,那些越過牆頭的綵繒花片早已迎著清風在枝頭飛舞,像一群尋香的蝴蝶。


當初嫁給李瑋的是公主,現在與懷吉拜堂的是徽柔

一年一年在歲月中,似乎沒有激起半點漣漪,在這高高的圍牆之中,一切都彷彿被靜止了一樣。

懷吉眼睛牢牢盯緊桃花枝頭,花勝依舊沒有掛在桃花樹梢上,他心中似乎有了不詳的預感,夜幕降臨時,他終於等到了結果,牆頭升起的不是彩色的花勝,而是刺目的白幡,層層疊疊地,像即將迎面蓋下的白色巨浪。

一陣哀慼哭聲從後宮傳來,不久後宮中殿門開啟,許多內臣奔走相告:楚國大長公主薨……

“她死於我們分離後的第八年,熙寧三年的春天。”懷吉的這一句話太過於悲涼,我無法再看第二遍。

《孤城閉》結束了,留給人無盡的嘆息。

當初嫁給李瑋的是公主,現在與懷吉拜堂的是徽柔

影子在公主腳下,懷吉在公主心裡

懷吉和徽柔的故事,讓我想起了金代文學家元好問的詞作《摸魚兒·雁丘詞》。

乙丑歲赴試幷州,道逢捕雁者雲:“今旦獲一雁,殺之矣。其脫網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於地而死。”予因買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壘石為識,號曰“雁丘”。同行者多為賦詩,予亦有《雁丘詞》。舊所作無宮商,今改定之。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