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五行学说之五行的源流与依据

五行学说最早是在道家的学说中出现的。它强调五行的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

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就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在我国周朝的末年,就已经有了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五材说”。从《国语·郑语》中的“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和《左传》中的“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到《尚书·洪范》中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的记载,就开始将五行属性抽象出来,推演到其它事物,构成一个固定的组合形式。

解码五行学说之五行的源流与依据


大约在战国晚期,则提出了五行相胜(克)相生的思想,且已把胜(克)、生的次序也固定了下来,形成了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的模式,自发地体现了事物内部结构关系及其与外部作用关系的整体把握思想。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五行学说的理论得到了一个很大的发展和提高,主要是将其推向和应用到了实际应用的领域。《内经》就把五行学说应用到了医学范畴,这对研究和整理古代人民积累的大量临床经验,形成中医特有的理论体系,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后来,五行学说逐渐渗入到天文、地理、星相、武术、养生、气象、占卜、政治、军事和农业生产等各个行业和领域,而且都对各个行业和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巨大的推动作用。

事实上,我们纵观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无论其形体如何庞大,结构如何复杂,抑或其形体多么微小,构造多么简单,甚至只是一个单细胞,都一定是在阴阳五行的范畴之内,所谓“跳出三界外,还在五行中”是一个绝对的真理。

解码五行学说之五行的源流与依据


为了使大家对五行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现将明朝万民英先生所著的《三命通会》中“论五行生成”的文字抄录如下,大家可以细嚼慢咽地阅读。说句实话,我们研习易学,有很多经典古籍是必须去阅读的,但必须带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批判的眼光去阅读,绝对不可盲从。因为古圣先贤也是人,也有出错的时候,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不能求全责备。

《三命通会·卷一》之“论五行生成”是全书的开篇,它说:

“天高寥廓,六气回旋以成四时;地厚幽深,五行化生以成万物。可谓无穷而莫测者也。圣人立法以推步者,盖不能逃其数。观其立数之因,亦皆出乎自然。故载于经典,同而不异,推以达其机,穷以通其变,皆不离于数内。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者,咸有所自也。水,北方子之位也,子者,阳之初一,阳数也,故水曰一;火,南方午之位也,午者,阴之初二,阴数也,故火曰二;木居东方,东,阳也,三者,奇之数,亦阳也,故木曰三;金居西方,西,阴也,四者,偶之数,亦阴也,故金曰四;土应西南长夏,五者,奇之数,亦阳也,故土曰五。由是论之,则数以阴阳而配者也。

若考其深义,则水生于一。天地未分,万物未成之初,莫不先见于水,故《灵枢经》曰:‘太一者,水之尊号。先天地之母,后万物之源。’以今验之,草木子实未就,人虫、胎卵、胎胚皆水也,岂不以为一?及其水之聚而形质化,莫不备阴阳之气在中而后成。故物之小而味苦者,火之兆也;物熟则甘,土之味也。甘极而后淡,淡,本也。然人禀父母阴阳生成之化,故先生二肾,左肾属水,右肾属火。火曰命门,则火之因水而后见。故火曰次二。盖草木子实,大小虽异,其中皆有两以相合者,与人肾同,亦阴阳之兆。是以万物非阴阳合体则不能化生也。既阴阳合体,然后而春生而秋成,故次三曰木,次四曰金。盖水有所属,火有所藏,木有所发,金有所别,莫不皆因土而后成也。

解码五行学说之五行的源流与依据


故金木水火皆待土而后成。兼其土数,五以成之,则水六,火七,木八,金九;土常以五之生数不可至十者,土不待十以成,是生成之数皆五以合之。明大衍之数,由是以立,则万物岂能逃其数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