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济南五音戏吗?


你了解济南五音戏吗?

一、沿革

五音戏,原称“肘鼓子”(俗称“周姑子”),又称“秧歌腔”、“五人班”、“五人戏”等,是山东地方剧种,在济南约有200年历史。早期由章丘县青野村周姑子戏祖谭湘子始起,师传七辈。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盘凳子、五人班、五音戏3个时期。盘凳子时期。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在章丘县青野村一带,每逢喜庆节日,群众自发组织各种扮玩活动,盘凳子亦是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演出形式,它用流行民歌或小曲,配以简单故事情节,不化妆、不择场地,演员坐着演唱(即坐唱),系乡民自娱自乐形式,被群众称为“周姑子腔”,俗称“周姑子”。五人班时期。清朝中叶,青野村山穷地薄,农闲季节为谋生,几个人(多数为5人)结合一起,流动于邻村从事盘凳子演唱,这即是五音戏的雏型。清朝末年,在梆子戏等剧种的影响下,对演出形式探索改革,由撂地搬上舞台(乡间土台),演员面涂“官粉”、彩色,旦角饰红袄,生角披布衫,配以简单锣鼓伴奏。20世纪20年代初,农村连年遭灾,城市畸形繁荣,五人班遂流入济南。在城市的长期演出中,又吸收京剧、昆腔等剧种的营养,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板腔和锣鼓伴奏体系,表演程式臻于规范,化妆和服饰日趋完善,演出剧目增多,颇受市民欢迎。五音戏时期。30年代初,五人班在济南城区、章丘、历城等地,拥有相当数量的观众,出现了各种流派戏班和具有影响的演员,并赴省内外城乡频繁演出。1933年,邓洪山等5人在上海百代公司灌制唱片后,“五人班”被正式定名为“五音戏”。抗日战争胜利后,流落在济南的艺人,生活穷困潦倒,五音戏面临困境。解放后,经过民主改革,五音戏得到新的发展。50年代初,各戏班相继离开城市。直到80年代初,在章丘境内,尚有部分老艺人从事传艺和组班演出。

你了解济南五音戏吗?


二、专业团体

靳氏戏班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章丘青野村的靳成章、靳成花兄弟,在本村成立第一个周姑子戏班,成章演生、成花饰旦。由于条件有限,仅能在本村、邻村、山会或庙会,以演出小戏为主,即一生一旦或一生一旦一丑。如《王小赶脚》,反映乡里俗情,唱舞兼备,深受群众喜爱。民国时期,该戏班增加了明洪钧、冯兰亭等。20年代,曾因经营不振,戏班被迫解散。30年代初,重组戏班,在济南等地流动演出。李德兴戏班李德兴,艺名珍珠子(俗称“根柱子”),章丘平陵大官庄人。1901年领班进济南城区,初期在南岗子席棚内演出,后移于明湖居、鹊华居、风顺等茶园。李工彩旦、小旦,音质清脆、尾音韵艮、扮相俊俏,是五音戏早期享誉济南的演员,曾长期同靳氏戏班合作,晚年收邓洪山为徒。青野村科班1920年,由章丘青野村“周姑子”艺人集资成立,马夫远、马景兰任班主,靳成章、靳成花、苟进亭和贾向仲任教师。有学员50余名,年龄10~15岁,入科前由家长同班主签约:在学艺期间,学生患病、伤亡概不负责,损坏财物由家长赔偿,坐科期间(3年)不准回家,每日凌晨4时上山练嗓,午夜零时方可休息。科班教学方法为边学戏边随师演出。学生入科未及两个月,在白泉村首场演出了《走南坡》。由于教学手段严酷,多数学生中途离科,结业时仅剩明洪钧、明先柱等5人。该班是“周姑子”创办的第一个科班,只办了一期,学员出科后,随师在济南、章丘等地演出。王家柳子科班1930年冬成立于章丘王家柳子村。其宗旨为防止青年聚赌,由王传伦倡导并出资,特邀本村长者王洪明负责兴办,靳成章、靳成花应聘为师。入科学生30余名,由教师口授传艺。曾在海山村演出《站花墙》。该班仅办一期。邓明社20世纪30年代初,由五音戏艺人邓洪山(工旦)、明洪钧(工生)二人搭档创办。邓洪山,历城县人,生于1904年;明洪钧,章丘县人,生于1910年。邓洪山9岁登台,14岁进济南,挑班演出不久便一举成名,艺名“鲜樱桃”,在济南风顺、游艺园、共乐等戏园演出达30余年,有较大的影响。其间赴淄博、天津、北京等地演出,曾得到京剧艺术家梅兰芳、程砚秋的赞赏和指点。1933年,经戏剧家马彦祥介绍,邓洪山带领冯兰亭(章丘县人,司鼓)、李云祥(章丘县人,打锣)和两个侄子赴上海灌制了六出戏的唱片,并接受赠予的“五音泰斗”锦旗一面。该社演员还有明先柱(艺名“灵芝草”,章丘人),邓的儿子邓吉利(艺名“红樱桃”)、侄子邓吉祥(艺名“小樱桃”)。邓明社在济南的声誉为五音戏诸班社之首,演员阵容齐整,表演技艺颇深。长期以来,五音戏班的组合或分离较为频繁,50年代初,邓、明各自重新组班,不久便相继离开济南。青野五音剧团1946年,政局动荡,五音戏艺人难以糊口,明洪钧、赵明玉由济南返回青野村,白天务农,晚间为群众演唱。同年9月,由明先本、白继贵提议,成立了青野五音剧团,聘请明洪钧、赵明玉教戏,杨玉志和杨孔志为伴奏师,边学边演,经常为办喜事人家演出。解放后,滚动演出于邻村,曾在该县历届会演中获奖。“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被迫停止活动,后演出了《送镰记》、《送猪记》、《红灯记》等现代戏。1978年恢复正常演出。1984年冬,在村委会的支持下,由马汝燕、明先本、白继贵等投资,办起本村五音戏戏校,首批学员20名,年龄13~16岁,教师除由本村老艺人担任外,还聘请了邓洪山、明洪钧任教,当年演出了《彩楼记》、《吴家花园》等传统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