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故事之“寒食”介子推

晉獻公在位期間,由於專寵驪姬,導致太子申生遭到迫害而死,二公子重耳與三公子夷吾流亡。與公子重耳逃亡的隨從有狐偃,狐毛,趙衰,先軫,魏犨,介子推等人。由於重耳的母親是狄戎族,因此重耳首先逃亡狄國。

春秋故事之“寒食”介子推

重耳一行人在狄國生活了十二年,在此期間,晉國司馬里克連殺兩任國君和一位大夫,接著三公子夷吾上位,成為晉惠公。

剛登上王位的晉惠公夷吾喜憂參半,喜的是成為一國之君的夢想已經實現,憂得是二哥重耳還活在世上。重耳的實力,名聲,地位等都遠高於自己,重耳一天不死,他的王位就一天坐不踏實,於是派人去狄國暗殺重耳。

接到密報的重耳急忙帶領自己的隨從逃亡。由於事發突然,他們並沒有準備充足的口糧。一路向東,很快吃的東西所剩無幾,幾個人好不容易來到了衛國的楚丘。重耳本以為以自己流浪公子的名義可以在衛國討口飯吃(春秋時期各國對政治避難犯都比較包容),可是衛國國君看見公子重耳一幅落魄相,同時晉國已經有新任國君夷吾了,於是就拒絕了重耳等人的造訪。

幾個人飢腸轆轆的向前行走,來到了五鹿這個地方,大家都餓的走不動了,這時重耳唉聲嘆道,如果上天能夠賜給大家一口肉,那麼眼下的;路將會好走很多,隨從中沉默寡言的介子推默默的記在心了。眼看已經日落西山了,大家忙著在田地裡尋找野菜充飢。

春秋故事之“寒食”介子推

這時,介子推端了一碗熱騰騰的肉湯給公子重耳。重耳大喜,三五下喝了這碗肉湯,舔了舔碗,接著問哪裡的肉啊,好香,還有沒有?介子推拉起了自己的褲子,對重耳說“主公,剛剛你吃的那碗肉是我剛從大腿上割下來的”。這碗肉挽救了即將垂死的公子重耳,重耳熱淚盈眶,對眾人說道,“他日我若復國,定不會忘記你的救命之恩。”

隨後,公子重耳幾經波折,終於當上了晉國,即晉文公。可是,當晉文公重耳先後兩次慶功賞賜各個有功之臣的時候,居然把介子推給遺忘了。

春秋故事之“寒食”介子推

原來,介子推在侍奉公子重耳回國之後,便悄悄的回家侍奉自己已經年過古稀的老母親了。介子推平時為人比較低調,因而自始至終也沒有被人察覺。介子推的鄰居解張看到了晉文公重耳的封賞,於是就替介子推鳴不平。

晉文公重耳看到解張的信時立刻派人去請介子推。

可執拗的介子推對來使說公子重耳能夠成為晉文公,這本來是天意。我能夠幫助他是我的榮幸,現在主公派你來,反而讓人認為我的賞賜是討來的。你走吧,功名於我如浮雲。

派去的人回報給晉文公說介子推不肯受封,帶著他母親去綿山隱居了。晉文公念及介子推的大恩,深感慚愧,於是親自帶人來到了綿山,可是找了很久也沒有找到介子推。這時有人對晉文公說,“主公,介子推是孝子,不如我們放火燒綿山,介子推看到大山起火肯定會出來。”無奈之下,晉文

春秋故事之“寒食”介子推

公下令放火燒山。可是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也不見介子推出來。等到山火熄滅,眾人上山尋找,發現在一棵枯死的大樹下,發現了介子推和母親的屍骨。

晉文公當場大哭,命令人將母子二人葬於綿山之下,並將綿山改為介山,以此紀念介子推。接著,為了警示自己的過錯,晉文公命令下屬把介子推母子抱著的那棵樹砍下來,製成一雙木屐,每當他穿著這雙鞋,就會想起那段患 難與共的往事,不由得慨嘆:“足下,悲乎。” “足下”後來成為古人相互尊敬的稱呼。後來,綿山一帶設縣,就命名為介休,就是介子推喪生的地方。如今,這個地方就是山西省介休縣。

同時,晉文公為了懷念介子推,命令每年火燒綿山的三天全國禁火,這樣,這幾天家家戶戶就只能吃涼食了,後來逐漸演變成“寒食節”,漸漸的“寒食節”也為全中國的一個節日。 清明原本是節氣,寒食才是節日,但是由於寒食節緊接著就是清明,因此到後來兩者一塊過。掃墓原本也是寒食節的內容,後來二節合一,清明節就成了專門掃墓祭祖的節日了。

春秋故事之“寒食”介子推

介子推和寒食節的故事到此也就結束了,可當你重新翻開那段歷史時,你會折服於公子重耳的堅韌寬厚,佩服狐偃的智謀,先軫的戰略,魏犨的勇猛;可是你也會為小人物介子推的忠義而落淚,這或許就是所謂的春秋大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