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不能讓我生活好,把我生出來遭罪幹什麼」,家長要怎麼辦

01

最近網絡上流傳一個很火的話題,孩子說“不能讓我生活好,把我生出來遭罪幹什麼,”對你,你怎麼看?

不能讓孩子生活好,把他生出來遭罪,讓人不禁想起去年一部講述兒子控告父母生而不養的電影——《何以為家》。

故事發生在中東,12歲的贊恩是家裡的老大,家裡還有十幾個弟弟妹妹。贊恩的父母是非法移民,沒有工作,但會整天抽菸喝酒,吞雲吐霧。在這樣的家庭裡面,孩子們的衣食住行條件差是肯定的,更慘的是小小年紀迫於生計要去打黑工、擺攤、販賣違禁飲料賺錢,更更慘的是女孩,贊恩的妹妹月經初潮的時候就被送給三四十歲的雜貨店老闆當妻子,以此來抵債。


孩子說「不能讓我生活好,把我生出來遭罪幹什麼」,家長要怎麼辦

《何以為家》電影截圖


面對贊恩在法庭上的控訴,贊恩的爸爸說,“因為全世界都說不生孩子的人生不完整,因為自己就是這樣長大的,所以他才選擇了不停地生”。媽媽則滿面委屈,她說:“為了讓孩子活下去,我願意犯下千種罪,他們是我的孩子,沒人有權批評我,我是我自己的法官。”為了能讓整個家活下去,她只能這麼做,聽起來好像沒錯,還挺偉大的。但儘管各個孩子都是這樣的下場,父母們還是不停地生。因為兒子可以成為勞動工具,女兒可以充當物品兌換券。生而不養,將孩子生下來利用,那就有錯了。

電影裡的生活讓人唏噓,如果是贊恩說出這句“不能讓我生活好,把我生出來遭罪幹什麼,”這是情有可原的,因為他和兄弟姐妹的生活實在太慘,因為他爸媽生育觀念實在太不可理解。


02

迴歸到我們日常生活,有多少家庭是食不果腹的?但就在我們吃得飽穿得暖的當下,卻也盛行了一波“沒錢不要生孩子”的風氣。年輕人更是以此為由,責備父母不能讓自己生活好,把孩子生出來遭罪。

日本曾發生過一件一位76歲老父親不堪忍受兒子理由當然啃老而痛下殺手的案例。44歲的熊澤英一郎沒有工作,沒有收入,沒有愛好,整天在家打遊戲。除了衣食住行,每月花在遊戲上大概20000人民幣,都是來自父母的錢。但熊澤英一郎沒有半點感恩,還經常暴打父母。


孩子說「不能讓我生活好,把我生出來遭罪幹什麼」,家長要怎麼辦


就如他在社交軟件上發佈的言論那樣,"既然擅自生了我,那就得養我直到死前的最後一刻。"終於,在一次熊澤英一郎與鄰居小孩發生矛盾,揚言要殺掉他們的時候,老父親再也無法忍受兒子這樣的野蠻無理的言行,於是用極端的方式了結了孩子的生命。他說,終於不用再害怕兒子有一天會傷害他人了。

孩子如今成長得這樣極端野蠻,與父母對他從小的教育是分不開的。正如熊澤英一郎剛開始選擇回家待業的時候,因為當時家庭條件不錯,而父母也認為孩子還年輕,就想讓他在家中多待些時日。沒想到,正是因為父母的一步一步放縱,才養出了這樣心安理得啃老的孩子。


03

為了永久性杜絕孩子說出“不能讓我生活好,把我生出來遭罪幹什麼”這樣的話,父母應該在孩子從小的時候就開始注意教養方式了。

1、不要溺愛孩子

“不能讓我生活好,把我生出來遭罪。”正如前面所說,說出這話的人不見得就是缺吃少穿的,致使他們說出這話很大程序上是因為慾望,無限放大後的慾望。現在很多家庭對孩子寵溺得不得了。也許是因為現在經濟條件好了,又是獨生子女,也許是因為小時候自己受過太多苦,自己小時候得不到的現在都盡力去給孩子。但正是因為這種無限制的給予,造成了孩子一種理所當然的假象。他們潛意識裡會認為,自己不工作也可以。父母養我是應該的。

所以,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恰如其當地滿足孩子的要求,讓他知道付出和回報是相應存在的。


孩子說「不能讓我生活好,把我生出來遭罪幹什麼」,家長要怎麼辦


2、訓練他們的獨立能力

日常生活中,不要試圖包辦一切。家務活要讓孩子共同參與,讓他明白家庭中的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義務讓家變得更好。孩子遇到的大小困難,儘可能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家長在這期間的任務是做好思想上的引導,暗中護他周全就好。家庭遇到大困難,家長也可以和孩子商量,傾聽他們的意見,如果合理可以採納。參與決策的這一過程,不僅可以訓練他們的判斷、思考能力,還可以建立孩子處事時更大的自信心。

3、給他們一點挫折教育

正因為小時候被溺愛,沒有歷經任何的風霜的孩子,在他們長大成年之後,容易招架不住社會上遭受到的挫折,於是不自覺想逃回家裡的溫室。所以,小時候給到孩子適當的挫折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具體的做法可以是,從力所能及的小事著手,讓他在適當的勞動中感受到“累”和“難”,再給予他們鼓勵,與他們共同擊敗這些難題。在面對困難的過程中,家長要與孩子保持好溝通,給他們精神上的鼓勵和方法論上的指導。同時,也要給孩子樹立正向的榜樣,給他們面臨挫折的勇氣和動力。

不管家庭環境是貧窮的,還是富有的,只要孩子從小能正視挫折,獨立自主,他們即使是生在峭壁的小苗,也會深深地抓在土壤,成長成茁壯的大樹。


分享到:


相關文章: